住宅地产感觉还在刀耕火种,其他行业已经铁犁牛耕了

  • m
    mzmdelia001
    持续了20年的地产周期,都在说市场,说价格,说金融属性,没人关注盖房子本身的技术。甚至形成了一些观念:只要你能拿到土地,拿到更低息的贷款,甭管盖多烂的房子,甚至空在那里10年,也能获得许多行业难以企及的财富。既然躺着就能赚钱何必站着赚钱,既然卖地段卖学位就能赚钱,何必拼物业、拼服务、拼技术积累。
    产品上:2002年能卖毛坯房,2020年还是卖毛坯房。2002年5毛钱的物业,2020年我们有了楼栋管家服务,优惠算你3块8的物业。
    房型上:一线城市如北京,手枪户型、跑道户型、30厘米进深的阳台(为了合规)、黑卫生间、黑卧室等毫无产品意识,甚至故意恶心人的要素频现各类商品房、政策房。不愁卖。
    建造工艺上:2002年是木匠支盒子灌水泥,如今绝大多数还是,工业化装配式应用比例极低。2020年的羊头房企,安装个新风、智能对讲、仿生壁纸、地暖恒温,广告中就声称是XX大宅。你想要的科技住宅,抱歉没有量产版,想要的话学盖茨。你想要的生态住宅,抱歉没有,想要的话学Sawmill定制。90度无柱客厅,抱歉没有。机器人钢筋加工,没有。恒温恒湿恒氧系统,没有。

    带着从工地掠过的眼睛去参观汽车工场、物流企业,看焊接车间、涂装车间,机器人分拣,工业化、信息化、高精度化仿佛不再同一个次元。

    住宅的金融属性挤占了太多产品属性。
  • 非礼即视
    衣食住行,怎么都绕不开
  • h
    hiter
    说得很对
    特别是这一轮新房限价
    各种偷工减料压缩成本的手段都来了
    真是几百万买各种垃圾
    就这,还不愁卖
    买了过两年还涨不少
  • R
    RyanLiangSZCN
    你要说问题在哪里?
    我觉得根源还是在教育。
  • 大板凳
    这行业进化的慢了点,说明有些行业科技含量虽然低,但也不是轻易就能更新换代的。
  • 弌?夜灬卟哭.
    限价摆在那 以前绿城比周边贵30%以上 现在一样的价格了 品质当然就这样了 现在买房子买的是地段 是学区 并不是房子本身
  • 懒牦牛
    我们依旧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首先是满足基本需求,此后才是逐步提升行业标准;

    别看北上广深、沿海各种繁华的一面,实际目前住宅阶段正符合我国国情;

    就好比买车,我们现在买奔驰GLC、GLA这些韭菜车够了,有面子有一定的小享受就够了。S级,不符合我们的真实财务状况。
  • m
    mzmdelia001
    所以说金融属性太强,商品属性反而微乎其微了。
    导致制作这件“商品”的技术停滞不前。
  • 弌?夜灬卟哭.
    像杭州 现在卖地的时候就会公示这块地需要盖多少房子 限高多少 装修上限多少钱 需要配套建设那些东西 开发商表示也很难 看看那些开发商的股价就知道多难了
  • m
    mzmdelia001
    2010年以前很多房子还有比较大的阳台,因为开发商会偷面积“算赠送”,但一线城市陆续出了阳台也要算面积的政策,“阳台”就缩水到摆不下花盆,甚至是“阴台”了。
  • 白色三叶草
    建筑业产业化是大趋势,也是必然的归宿

    构件部品化,场外加工装配,也是大势所趋

    作为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建筑业也在一直吃人口的红利

    君不见,现在工地上钢筋工、架子工这些,年纪轻轻就肯下工地的人还有之前那么多吗?

    用工成本上升就会倒逼产业化升级,这是一道非常简答的选择题

    此外,剪力墙装配式住宅也只是过渡,最终应该是可灵活调节布局的框架装配式

    我们的邻国走的很远也很好
  • e
    elfling
    因为韭菜们没办法在乎这些,有的住就不错了。
    房价的推手有且只有__ __,都懂得
  • 矜持一些
    真有人以为是开发商把房子卖那么高价格的吗本质上造价并没有变吧。。。
  • 暗牙
    实际上,售价8万的房子跟售价1万的房子,同样是清水无装修的话,建筑成本没有多大区别。
    差价是地价、位置
  • a
    ascari
    裝配式很垃圾

    這根本不是優點

  • 一九八四
    现在这个社会很多行业都在走劣币淘汰良币的路~
    lz说的房地产,都是在比谁的融资能力强,谁的销售套路多,没人会去比房子质量多好。
    又比如健身、美容美发、婚纱摄影等等都是,在资本推动下,大家都是单纯为了赚快钱,想出各种各样的套路让你充值加钱。
    而那些传统本分的小店基本都退出市场了。
  • x
    xlk8024
    房子在中国是金融产品,不是消费品
  • f
    flyme
    建筑的发展是非常超前的,只是民用建筑当然都是指标最大化,效益最高化,周期最短化运作。板式楼房户型几乎没得变动了,都卡着规范做,除非规范大改~
  • p
    paniszt
    主要原因是住建部更新了计算规范,各地方最多补充些条款,少了些外门邪路,挺好的。
    印象里最搞笑的是有的业主以为自己家的飘窗是假的,结果把真飘窗砸了,画面太美
  • m
    meisqq
    聊聊建筑材料其中的加气块。
    从红砖转加气块,用了多少年?到现在为止市场还在上加气块生产线,30万方的生产线现在一年还有几十条的需求量。
    从前年开始,装配式建筑的要求,6米的加气板一下子火起来了,从18年开始,每年6米加气板30万方的生产线年需求量在200条以内,去年猛增到300条左右,今年需求继续。
    其中有近30%是老的加气砖生产线增加6米板材线,其他基本上都是淘汰低下产能新建的。
    就以上这种情况,还仅仅是某些地区强制30%以上建筑使用装配式建材要求下的。
    可想而知,整个市场仅仅是这块的进度有多么的慢。
    想想其他建材的进步,等儿孙那一辈再说吧。

    归根结底还是不克制和无序的供应关系,现在就算有的地产商想要高大上,也得市场接受啊!
  • d
    dsp
    就是这么豪横,让其他行业眼红
  • t
    timtu
    房子,能住就行了。
    30年河东,30年河西。

    能住30年就不错了
  • a
    ascari
    裝配式是低端的代名詞


    只有省料省人工為了速度快的才會使用

    比這個爛的還有鋼骨架的裝配式

  • 卡卡夫
    一线城市都很多偷工减料的
  • m
    meisqq
    感觉就是为了某些行业模式更替,然后可以拉动一轮gdp。
  • s
    solar_cs
    没别的感觉,房子质量越来越差。
  • m
    mzmdelia001
    是啊。还包括民用建筑玻璃,多少年都没用新技术了。

    大规模工业化装配式建筑,一致性明显高于现场浇筑质量平均水平,给人的仍然是以前预制板的老印象。
  • a
    anyun73
    建安费就这么多。
    而且现在房子更多的是金融属性,不愁卖
    既然居住属性不重要,那干嘛要在居住属性上投入呢。
    装配式现在是有比例要求的。(所以为了达到比例,装配式楼板用的多)
    但是,装配式唯一优势的是工期。
    就但从最近看的装配式楼板的质量来看,混凝土强度没有现浇楼板好,而且由于装配式工厂的经济性问题,钢筋用的是非常节约的。
    而且对于接缝和节点来说,装配式的节点始终抗震上是不利的。
  • m
    mzmdelia001
    你这都多少年前的认知了。
    省料省人工肯定是初衷。
    但大规模工业化装配式建筑,一致性明显高于现场浇筑质量平均水平,给人的仍然是以前预制板的老印象。
    不恰当的比喻,装配式就是汽车焊接车间的机器人焊接,用最高的效率制作精度较高的产品,虽然没有顶级焊工的水平,但高于手工焊接平均水平。
  • a
    anyun73
    顺带说到钢筋加工问题,钢筋加工最大的问题不是是不是智能化。关键还是连接质量。现在已经比过去好很多了,至少套筒使用的蛮多了(成本下来了),比不规范的钢筋焊接,连接特性有所保证。
  • a
    ascari
    完全不考慮現場的環境及氣候因素

  • a
    ascari
    還機器人焊接

    你對現場是不是有什麼誤解

    另外鋼筋熱熔接,人焊的比機器人好

    這是神戶的結論

  • a
    anyun73
    装配式没有你想的那么好,
    顺带工业民用建筑的机器人焊接这个不是具有条件的。
    现阶段最靠谱的还是落实好钢筋加工厂的工厂化生产。
    而且连接形式不止有焊接。
    同时工程施工常用的焊接形式有很多种,不是每种都可以机器人焊接的,再加上考虑成本。
    现在施工质量问题最大的还是工期压力过大
  • m
    mzmdelia001
    我没说建筑用机器人焊接。我是比喻。
    意思是未来工业化的装配式质量强于参差不齐的现场施工。就像汽车工业的焊接机器人质量高于普通焊接工人质量。同时生产率更高,成本更低。
  • m
    meisqq
    是的。
    比如6米加气板,里面会加入钢钎,现在钢钎焊接基本上都是机器人了。
    生产线中的插钎工艺也是自动设备。
    最起码可以保障板材的质量,这也是以后装配式建筑的质量基础。
    一步步来吧。
  • a
    anyun73
    装配化的优势只有两个:
    1、工厂化的质量可控(但是需要提升规范要求),构件质量养护较为方便。
    2、装配化工期缩短,施工总体成本降低,提升施工项目的周转能力。
    缺点也很明显:
    1、装配件,特别是混凝土装配件,工厂化生产以后,强度基本上卡的很死,C30就卡到30出头MPa。同样的现浇混凝土可能达到35+MPa。
    2、装配式节点连接强度、耐久性问题。
    3、装配式抗震不利。
    4、装配式需要提升施工的测量放样控制精度。
  • k
    kingofgu
    你说的是那个常年在检测报告造假的神户吗……
    而且焊接工人的水平也参差不齐
    一流焊工超过机器人我没什么意义
    但是中国建筑工地上的大量焊接工人的平准水平就难说了
  • a
    anyun73
    而且高度的装配式对于复杂综合管线是不利的。这个要注意。
    就是装配式、工厂化必须要明确适用条件的。这种不能盲目的。
  • r
    rsfc098
    现在比较牛的是什么方式的?

    比装配式更先进的是啥?
  • m
    mzmdelia001
    是的。建筑工业化是最重要的一个点。
    另外还有的就是需求端导向方面。
    顶级定制豪宅不算,普通住宅对于人的需求满足方面,建筑商投入的研发精力和成本比例,相比其他行业有些滞后。基本还是供给端导向。
  • a
    ascari
    沒有比現場澆築更先進的

    預裝配只是為了快,省人工,節省時間上出發的
    畢竟還沒有Big hero 6中的科幻式

    3D打印目前的強度不夠

    先進性的基準點在於質量

    而不是為了快

    70天建大樓只是口號而已

  • m
    mzmdelia001
    所以民用住宅建筑BIM也在推啊,不过房子金融属性过强,建筑商没有内在动力。
  • 大男人
    这真是胡说八道,一旦说厉害了我的国就是高铁,就是各种逆天建筑,然后一说啥不行立刻就抬出来发展中国家。。。。
    根本就是没有竞争,躺着也能赚钱,谁去进步啊
  • h
    hiter
    是的
    之前很多房子的“产品“属性还是比较强的
    结果现在就剩”金融“属性了
    结果就是”产品“属性越来越弱化
  • 想个ID出来真难
    你是再说那些奇葩房型吗,,,除了极少数城市受地形限制,比如重庆,基本都是在平地上盖楼吧,四方四正的土地,,,盖出来的房型,那真是五花八门,怎么奇葩怎么来,反正就是别想住的舒服。。。
  • a
    anyun73
    BIM算是热门板块吧。
    但是现在按照做的来看,
    除了管线碰撞能解决,别的还是吹的太过了。
    而且BIM除了二次开发,基本没法用.
  • 6
    6961098
    胡说八道, 装配式建筑的品质比现浇的高多了, 日本、德国很多高端小区都是装配式的。

    而且装配式建筑的建造成本好叫比现浇的要高了, 如果真像你说的, 什么都省、成本又低, 还要需政府的补贴才能推动?
  • m
    mingyueming
    住宅装配式不是已经强制推行一阵子了嘛,地产行业还是在进步的,只是进度有点慢,代价有点大而已
  • w
    whereyou007
    我们这边现在倒是很流行大阳台,客厅和卧室双开间的,阳台能有十几个平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