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我学心理学的这8年经历
- tanriqiang2014Mark一下,可以慢慢看
- fisher321我也有独自一人骑着摩托流浪远行的念头。
- coffexx问个问题,有人说心理学学的好的人,小时候都会有这样那样的一些不幸福感。
- smilebeanMark一下,看了这个帖子,觉得要好好关心孩子他爹,两个孩子出生后,所有的精力都在孩子身上,“理所应当”的认为老公也应该同等精力地关注孩子,“理所应当”的忽视了另一半
- sunny.yg感谢LZ的分享
- 397738481写的真好,催更 iOS fly ~
- sevthmark iOS fly ~
- 小菜花马克一下,感谢分享HiPDA·NG
- jjchenxy马克一下,慢慢看 iOS fly ~
- fatdragoncat上周末去复训,是一个训练情商、管理自身状态的心理课。
我上个课的时间已经超过2年了,中间经历了好几轮的复训,助教都当了好几波,这次去终于搞明白管理自己的情绪和状态原来是件很简单的事件,就是3件事:
1、踩油门
2、松刹车
3、打方向
道理简单,具体操作要写估计得2,3万字,等这个回忆录的时间线到了2020年再说吧。
第8集,心理咨询的高峰与崩溃
一直没有更新这集的原因在于,不论我如何回忆,都会觉得这是一片空白的岁月,我有记录日记,但我不想去看,是心里很抵触那种,事实这是我心理咨询业务最繁忙的时间,也是我拿各种心理咨询证书最频繁的时间段,在这期间我拿到的证书有:
1、三级心理咨询师证
2、曼陀罗绘画心理训练初、中、高阶证
3、国家战略人才库入库人才证
我的心理咨询客户量也达到了一个峰会,最高峰的时候,我同时运行着3个团队心理咨询,每月一会,相当于每周周末都有团体心理咨询,是我自己强行逼自己休息一周,不然就是4队,然后还每周2,周4晚各开一个沙龙,分别讲时间管理和曼陀罗绘画
先讲一下曼陀罗绘画是怎么回事。
第1代的心理咨询师,代表人物当然是弗洛伊德,他有两个特别有名的弟子,阿德勒和荣格,这两个人也算是第1代的人物,阿德勒知道的人多些,荣格知道的人比较少,但弗洛伊德是特别喜欢荣格的,荣格也特别喜欢弗洛伊德,他们两人第1次见面就聊了整整13小时,很快这两个人就建立起了近似于父子的关系,而当弗洛伊德建立起精神分析的国际协会后,荣格就被他直接指定为继承人。
当然后来他们闹掰了,具体原因不多解释,心理学家里这种学生叛出师门自立门户的事太多了,甚至不这么做反而是件奇怪的事。
荣格不同的地方在于,他少年时候就已经得过精神分裂,神奇的地方在于,他居然靠自己的意志力把自己给掰了回来
而当荣格和弗洛伊德闹翻了以后,荣格的病就复发了,然后他就退隐山林,跑到瑞士的山里,自己盖了屋子,每天画曼陀罗自我治疗。
顺带说一下,荣格自己家没啥钱,祖辈六代神父,但他老婆艾玛·罗森巴赫一方面是他的头号粉丝,另一方面是沙夫豪森万国钟表(IWC)的产业继承人。
有兴趣可以搜一搜,这家公司到今天仍然挺牛的,所以荣格这辈子可以专心做学问,从不担心金钱问题。
当我学心理学以后,很快就发现,学心理学这玩意,你要是没有钱,也没有一个富婆包养你,那会活的很惨
有一次美国一所大学邀请了弗洛伊德和荣格去美国讲学,结果弗洛伊德只能坐2等船舱,而荣格的老婆早早给他订了头等舱。
所以很多人问我,自己孩子大学想学心理学,好不好,我就会给他们讲这个故事,答案当然是有钱随便学,没钱,自求多福吧。
再说一下,曼陀罗当然是源自于佛教的,前面说过,荣格的学派,有一半是建立在吕洞宾写的《金花的秘密》之上,实际上这个人是专门研究世界各个宗教的,所以从佛教引入了曼陀罗绘画,一点也不奇怪,后来荣格的朋友坎贝尔受其影响,也一直研究世界各国的神话故事,写出巨著《千面英雄》,再后来卢卡斯看了《千面英雄》后,完成了他的剧本《星球大战》,而坎贝尔在书中总结的“英雄之旅”模型,成为了好莱坞剧本的典型模板。
如果只看心理咨询的层面,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这些第1代心理学家创建的理论和工具,其实已经因为效率太低下,品质也完全靠天吃饭而已经几乎被淘汰了,但在电影、小说、文化、生活等方面,已经完全融入到今天生活中去了。
好象讲历史讲太久了,回到我自己,在看了这些种种的历史故事以后,我遇到曼陀罗绘画的老师陈灿锐,他是上面那个大胡子申荷永的学生,但他并没有跟随老师搞沙盘,而是在博士论文的时候,就开始研究曼陀罗绘画,这方面的指导书当然是荣格自己治疗自己时期的著作《红书》原版是A4纸大小的书,包括绘画和手写的文字,完全是一本艺术品,国内的版本原本也是这样的,但后来不知道为什么图都改的小小一张,完全失去了作品的力量。我曾经买过一本旧版的国内版本,足足花了500块,后来送人了。
再回到学曼陀罗,学这个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想摆脱沙盘
一方面固然是想摆脱沙盘需要太多道具的拖累,但现在再回头看,其实也是想摆脱当时的老婆,她也在学沙盘,而且处处以导师的语气对我说话,我已经受够了,不想再每天被证明自己有毛病。
学习的过程挺简单的,因为我已经有沙盘和心理类型的基础,陈灿锐本身又是师从申荷永,和教我心理类型的江雪华老师出自同门,理论知识是一回事,只是表现形式不一样,很快我就上手了,而且当时正好社会流行《秘密花园》,到处都有人拿着彩色铅笔涂色,而曼陀罗绘画的训练也是彩色铅笔涂色,于是我的心理咨询工作很快就热火起来了。
我这样单打独斗的自由职业者,最重要的优势就是灵活,市场有任何变化,只要我想跟,当天就能立刻跟,不到半年时间,我1个人的客户量,就已经超过了老婆整个心理咨询机构7个老师的客户量总和,而且我还没有租任何固定的办公室和场地,没有员工,那是我第一次发现,原来1个人的自由职业者,虽然工作很辛苦,但在净利润上,是有着极大的优势的。
也是从这里开始,我不再只关心心理学的技术,也开始关注商业方面,一个自由职业形态的专业人仕,如何营销、销售自己。
这段岁月我想来想去没有太多回忆,但查看日历却会发现,前后大约1年半的时间,我与妻子的关系,从经常吵架,到几乎完全没有任何交集,她似乎除了客户和机构,与我的家已经没有任何关联了,今天打台风,让我回忆起当时的一件小事,那也是一个台风天,天气预报是有大暴雨
有一次台风天,孩子放学,天气预警要下大暴雨,当时她在离孩子学校只有1公里的工作室,我在20公里外的爸妈家里,所以我让她趁台风还没到,赶紧先去把孩子接到工作室,她以还有客户要来为理由拒绝了,事实上客户(是个孩子)还在学校,就算他父母接上他了,也应该立刻回家,而不是来做什么心理咨询,最后是硬逼着我开车20公里赶去学校,一路堵车,正正赶上大暴雨,最后带着孩子两个人,几乎像开船一样,来回3小时才回家。
还有一件小事,是儿子收养了一只小猫,养在家里,我虽然嘴上说不太喜欢,但实际上连猫沙也是自己去海边一点点过滤出来的极细的沙子。但后来小猫跑了。
因为妻子的工作室,其实就是我家,家里是个小复式,带顶楼花园,然后猫就养在家里,有时工作室里会有一些父母怕猫,每每这个时候,妻子就会把小猫关在天台,我对此一直极为不满,吵了很多架,大约5个月后,猫长大了,有一次她把猫关在天台好久,我听到小猫一直在上面叫,等最后忍不住去找时,猫不见了,再也找不着了,我很失落,不仅因为猫丢了,而且突然就清醒了,我过的是什么狗屁日子。
我的家,居然被人侵占成了工作室,我原以为好歹会对她的机构收租金,结果发现根本没这回事,别人可以白用我的地方,我被赶到去睡阁楼,原来我就和那只猫一样,已经无家可归了。
这中间我还发现她移情她的心理咨询师,也是申荷永的学生,但这与我学心理学的故事无关,就不多说了。
我的婚姻关系结束了,3年后我们正式离婚,房子归她,孩子归我,我知道这样很傻,自己损失很大,但我受够了这样被拖着吸血的岁月,早点断臂求生。这段时间里,我从心理咨询师的圈子退出了,所有团体心理咨询小组到期后全部中止,不再开新团,停掉了所有的沙龙、活动、培训,切断了和心理咨询圈所有的关系。
我离开心理咨询圈有一个很小的标志性事件,有一天,我带了着其中一组曼陀罗绘画的团队咨询成员参加了一个活动,也是一个曼陀罗绘画活动,这个机构的创始人是胡茵梦,就是李傲的老婆之一,离婚后成为了所谓灵性导师,在那个现场,有几个所谓的大神,各个穿的长衣飘飘,据说每年要花上百万到西藏、印度修行云云,但不论面相还是言谈,都焦虑的一塌糊涂,当时我突然就觉得,我在干什么,怎么身边都是一群从家里逃出来,花着老公的钱,却在外面找别的男人说老公坏话,她们真正关心的是自己,还是想要一个温暖的家?
从那时起我就知道了,自己真正渴望的就是一个温暖的家,我想服务的客户,也是渴望家的温暖的人,而不是只想疗愈自己,而不顾伴侣死活的人。
我不想再听一帮只是花钱找人诉苦,却不肯承担家庭责任的人说废话了
我的心理咨询工作终结了,我的婚姻也over了,我以为往后的岁月,就是漂泊江湖,四海为家了。
于是我开始研究,怎么才能背一个双肩背,就能一边工作,一边生活,然后就撞上了知识付费时代的来临。 - etoadmark一下
iOS fly ~ - rdhyhD版神贴,感谢分享,关注等更 iOS fly ~
- 臭猫不吃鱼我也想离婚
- harriet_yang蹲坑等更新
- leica龙猫的性格不适合婚姻吗?我有这种感觉
- fisher321学心理的大都有心里问题,两个例子,一个是我lp,一个是楼上邻居。
- fishergz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全部归结于性的各种压抑表现
荣格则把重点延伸到了集体潜意识层面
于是分道扬镳
太乙金华宗旨由卫礼贤翻译到西方,荣格为此做了集体潜意识的解读,合成了金花的秘密一书,并不能说荣格的思想来源于此.
感谢楼主的记述,得以一窥国内心理学圈子的轮廓123.epub(2.66 MB)
- topeak有什么书可以推荐吗?
- hookgaomark iOS fly ~
- vbbgg12我经常一个人夜晚骑车,骑到三四点钟才回去
- creechang马克西姆一下
- liuju8956期待楼主更新,顺便问一下,楼主书在深圳吗
- 心中之神很多地方很像啊 ,但是区别就是我有焦虑却什么也做不成
- fatdragoncat对,常驻深圳科技园
- palm850回复278#fatdragoncat
持续关注,看看能否解决自己现在的困境 iOS fly ~ - bigocean非常佩服楼主。
- yyysuo我突然发现我对楼主历史搞得这些套东西天然免疫,看来我是没救了。
- yinglovebunny我要向你学习
- fatdragoncat
- 大马嘿嘿,怎么说呢,心理学以前的各路大神其实都过气了,经典的心理学试验,纷纷被证伪无法复现。
用作咨询体系,叔本华的理论是最易接受的。但是,真正的心理学现在开始依托分子生物学。也就是你们外在内在分析半天的东西,其实可能取决于基因、大脑皮层的发育,外伤甚至是激素分泌的水平。
不用太沉迷旧学问了 - fatdragoncat
- 玻璃虫好文,值得收藏。 iOS fly ~
- kvc
- hero30学习学习,混乱而迷乱的心灵
- vastking!!误入,感觉自己也快焦虑症
- woden_chou收藏,谢谢
- n900isbest
- fatdragoncatNLP是神经语言程序学(Neuro-Linguistic Programming)的英文缩写。
这个名字本身是一个隐喻,古典心理学大多是建立在一些很玄幻的假设上的,比如弗洛伊德的性压抑常说,阿德勒的自卑理论,而NLP的创始人一个是数学系的学生,一个是语言学教授,他们在整理沙提娅等心理治疗大师的个案视频过程中,发现只要模仿大师的某些语言、语气、表情、姿势,就能在不懂任何心理学理论的基础上,达到与大师接近甚至相同的效果。
之所以称为神经语言程序学,是将人的肉体比喻为电脑硬件,将我们的口头语言比喻为编程语言,神经则比喻为信号传输总线。
NLP的假设是:人本身没有问题(指肉体),有问题的都是框架(即大脑的OS系统)”,之所以出现心理问题,是因为现实与大脑中的理想总是不一致的,当个体固化了自己的OS,无法调整自己以适应现实的时候,就需要重新编程升级自己的OS,升级的手段就是语言,所以称这个心理治疗过程为Programming
虽然听起来很奇怪,但在应对各种恐惧症,诸如社交恐惧、高空恐惧、广场恐惧等情况时,总是能在30分钟内搞定,所以曾经大为流行,后来由于过度的传销传播,加上创始人各种奇葩的操作,就臭大街了。 - fatdragoncat首先要说明,心理咨询师和精神科医生权限完全不同的。
只有精神科“医生”,才有资格开药。
心理咨询师,不论哪个流派,都绝无开药权。
所以现代心理训练,主要针对的客户都是正常的健康人群,只是帮助他们应对艰难时刻如离婚、丧亲等,或者是更好地面对挑战,比如升职、创业、考试、比赛等。
有些心理疾病是肉体出了问题,如抑郁症患者的大脑分泌出了问题,自闭症则是大脑的神经元连接出了问题,面对这些疾病,心理咨询就只是辅助手段了,而且往往这类疾病不论怎么治,也顶多能缓解,而无法根治。
很多人动不动说自己抑郁,其实表达的可能是自己很沮丧、失落、悲伤,但不能表达出来,这种找个入门的心理咨询师聊聊,表达出来就ok了,甚至只要找几个酒友撸串喝酒骂人,效果也差不多。
真正的抑郁患者其实并不悲伤、沮丧,而是纯粹的没有情绪,最常见的表现是连起床这件事都做不到,或者需要3-5小时才能有足够的行动力从床上起来,这种情况就是需要服药,并且终身服药,和糖尿病患者需要终身打胰岛素是一回事 - Bookworm2009也想自学呢,看看楼主怎么做到的
- n900isbest
- Greathit马克慢慢看。。我觉得我的心里也谈不上绝对健康,只是没出什么问题。也有些焦虑。
- 今朝有酒回复294#fatdragoncat
楼主好,我曾经有几年抑郁症逐渐加重,到了洗衣服和扔垃圾这种简单的事都难以进行,有较严重的暴食减压现象,看过神经医生(小地方医院感觉水平不太好),后面吃了2个多月的百忧解,换了份工作,动力多了不少,日常算是能正常进行了,所以就停药了。到现在大半年了,日常还好,但还是会有暴食的情况,稍微重要的事情会需要积蓄挺久的动力才能进行,而且这时会很难入眠,想请问下,这种情况需要继续吃药吗(医生就模棱两可的态度,感觉不是很上心)?
楼主写得很好,光是看这流畅的逻辑和文笔都是一种享受,加油 - fatdragoncat推荐你做3件事
1、阅读《我也不想这样》
2、明确确定一个身边人来决定你是否需要服药
3、【允许】的心理训练
《我也不想这样》作者细川貂貂
作者用绘本的方式记录了原本阳光积极的老公,在患了抑郁症之后的几年生活经历,对你应该会有所帮助。微信读书就有这本书,可以直接看。
我不是精神科医生,对于用药我没有发言权,但从你描述自己的状态来看,你目前的症状是极大的缓解了,但抑郁症你得当糖尿病一样来对待,就是要终身与之为伴了,需要化敌为友,状态好就做事,状态差就趴下。
抑郁症对人的冲击有两个部分,
第1部分是纯粹生理的,就是什么也不想做,这个部分主要靠药物治疗,问题在于抑郁症会导致连药也不想吃,而药的起效是有延迟的,多的可以长达一周,所以这时需要身边有人来监督和强制服药。
第2部分是心理的,对于自己“什么也不想做”有很多想法,比如说内疚、愤怒、憎恨等等,这个部分是心理调节、心理咨询能介入的部分,其中特别有效的一个心理调节技能是【允许】,简单说就是大声对自己说“我给予自己允许,在我不想动的时候安静地躺着。”
【允许】这个心理训练技能看起来很简单,甚至有点2,但不论是我自己用,还是给客户,都是一个非常能够消除自我批判、自我设限的工具。 - fatdragoncat焦虑本身是一种健康的情绪,只有对未来还有期待的人,才会健康。
比如高考这样重要的考试前你才会焦虑,平时的小测验就不会。
而且焦虑还是行动力的重要来源
心理不健康是指因为焦虑过度反应,比如将自己的焦虑投在孩子身上,给孩子报一堆班,逼孩子次次要考第1,这才是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