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小镇抗疫杂记

  • j
    jacob
    老虫师傅家的lot得多大啊…要这么多树皮…
  • f
    fock
    恩,当天就在楼上亲眼目睹
  • g
    guxu
    听了今天本地官员的发布会,本地应该是危急了。他们先说好消息,今天的数据比上星期只坏一点点,没有坏很多,这就是好消息了。

    医院系统里有两百多人因为新冠缺勤,除了是自己阳性或是接触过阳性的人之外,还有的人是要在家看小孩,不能上班去救治病人。所以学校不复课还有这个副作用,医院说他们在考虑开办为医护人员看小孩的服务。

    测试试剂紧张,医院自己的检测能力被限制,所以他们只给医护人员和病人检测。无症状自己想检测的一律送检测公司,出结果慢很多,好在无症状检测的阳性率很低,慢点问题不大。

    周边地区包括其他州的地区因为发生医疗挤兑,上周一直有其他医院联系本地,要求送病人过来,但本地也是爆发热点,压力已经很大,所以把他们都拒绝了。据说转院的病人都是病情相对稳定的,空出床位给病情严重的。各地的转院全部用直升机,另外一个贴里说的准备对危重病人放弃治疗的那个德州的郡也是用直升机往别处送病人,也许是附近已经没有能用救护车送的医院了?
  • p
    preplus
    这不算医疗挤兑,没有大批人员跑到医院要求住院,还行吧。
  • g
    guyjoes
    这已经是非常严重的医疗挤兑了,在美国以及大多数发达国家,有完善的分级诊疗制度,不是像国内那样有个头疼脑热就可以直接到大型综合性医院挂号看病的,除非急诊,否则没有家庭医生或诊所的转诊和预约,到了大型医院也无法接诊,是不可能出现你想象中的大批人员跑到医院要求住院的场景的。
  • p
    preplus
    这么说行不?“这种分组诊疗制度比较有效的阻止了医疗挤兑。”
  • g
    guxu
    新冠病人很多都是自己去急诊的吧,分级不分级有什么区别?
  • g
    guxu
    我说的是周边地区发生挤兑,显然他们已经无力接受要求住院的病人了。
  • w
    woy
    据说检测结果要5天?这5天都传染多少了。。。
  • g
    guxu
    医院自己测当天就能出结果,送到检测公司去的话两三天属于正常,弄丢了也是有的。

    前两个星期本地还有立等可取的检测,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而且我也怀疑这种快速检测的准确率,我那个同事和至少四个阳性的人一起聚会,然后全家出症状,去快速检测居然是阴性,她百毒不侵吗?
  • j
    jacob
    不是还有一些检测点是纯粹骗子开的呢,只采样收钱,不检测…
  • g
    guyjoes
    美国的医院与中国的医院不同,没有那么大的门诊和急诊量,配备的医疗资源也不如中国的医院门诊,也不像中国多年前就已经建立有专门针对这类传染病的发热门诊来分流,所以,新冠病人主要还是要类似平时那样走分诊制度,大部分首诊由GP或walk-in clinic接诊,这样就不会出现大家都去大医院挤门诊,同时也在初诊这个层级就挡住了大部分病人,
    很多人其实应该在电话预约这个环节就进行了问卷初筛而被打发掉了。能够真正去医院住院的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 g
    guxu
    疫情开始不久,我们这里的医院就开发热门诊了。
  • g
    guyjoes
    美国医院的检测能力非常有限,在目前的疫情下满足自己医护人员的自检和急诊病人的检测都吃力了,主要依靠的是第三方的临床检测公司,比如最大的LabCorp和Quest,这两家就占去了全美检测能力的一半多,前一周检测公司的平均检测结果时间为6~7天,上周为大约9天,出现了比较严重的backlog,前天LabCorp计划大力加强检测能力,按照其计划,在扩容完毕后争取能使检测时间缩短至2~3天……
  • g
    guxu
    好像检测是不要钱的,不好骗啊。不过检测抗体是收钱的,不如去开这个。
  • g
    guxu
    前面半段和我上面说的情况一样,后面半段不准确。
  • g
    guyjoes
    有不少在路边支个摊假冒Drive-thru的,反正美国人民淳朴大方,还有华人假冒检测被抓的
  • g
    guyjoes
    后半段来自美国FDA前任局长Scott Gottlieb和LabCorp官方
  • g
    guxu
    好像官方不是这么说的(没有backlog的情况下平均也要6~7天),要不发个链接看看?
  • h
    hhl681
    当地时间27日,美国14家酒店业及其他旅行领域公司首席执行官(CEO)联名写信给特朗普总统以及国会议长。要求国会通过立法,加大在全美范围内新冠检测力度,才能有效控制疫情传播。这些酒店业CEO包括万豪、希尔顿、凯越等品牌的负责人。联名信中强调,更有效充分的检测能力才是保证经济恢复的关键。近几周美国的新冠检测效率明显降低,很多机构新冠检测反馈结果要等上两周时间,严重影响疫情防控效果。(央视记者 刘旭)
  • 三姨爹
    应该是这个
    https://www.labcorp.com/coronavi ... 19/labcorp-newsroom

    上市公司的信息发布很小心地玩猫腻的,那个话术不得不服
  • s
    shidisong
    现在从国内运过去一些检测试剂盒,开个路边摊,收费检测,还来得及吗?
  • g
    guxu
    里面说的是两三天,和六七天差得有些多。
  • h
    howlet
    前几天NYT的报道说,移液器吸头(一次性耗材)的短缺引起了检测时间延迟。

    https://www.nytimes.com/2020/07/ ... upply-shortage.html
  • g
    guxu
    正规检测都是免费的,只有不和外界接触不知道是免费的人才会上当吧。

    要么去疫情失控,正规检测消耗殆尽的地区去,用绳命去挣钱
  • g
    guyjoes
    早先检测资源紧张时,有人利用病急乱投医的心态和信息不对等来支摊行骗,NY有个华人小伙子本来就是实验室的检测人员,偷了真正的试剂出来假冒检测点,收现金,后来被抓了。

    你如果从国内过去只怕这个财难发吧,现在检测点也是要授权证书的,而且Drive-thru现在都只负责采样,样品要送到有资质做molecular的centre lab检测,不管是否收费都是走保险,如果收到账单了就不是免费,收费标准与相关方利益分配是保险公司与各家去谈的,就算你的试剂盒已经拿到了EUA并且顺利进口,你还要去招聘采样人员,联系专业冷链,centre lab,谈保险公司,签合同……忙得过来吗?
  • W
    Wade Zhao
    这个好像以前讨论过,我又忘记了。

    都说美国是分级诊疗,但也都说急诊可以直接去,那么为什么大家还要遵守分级诊疗制度呢?有点啥头疼脑热都直接去急诊不行吗?好像是说保险报销额度不同?
  • g
    guyjoes
    回复1274#guxu

    LabCorp是说自家的检测时间,而且其官宣的2~3天也是有水分的,作为最大的第三方检测,其使用的检测仪器系统很多都是高通量的Hologic,Cepheid等平台,但是无法马力全开,按理在其这个官宣的前一天,FDA还批准了其Sample pooling的EUA,就是可以采用之前在武汉北京已经用得很普遍的混合采样方式,至少可以提高效率5倍以上,但瓶颈依然是检测耗材,拭子,枪头,试剂等的消耗并没有减少,这些耗材的供应链在暴增的检测量面前十分脆弱,所以很多专家都在呼吁要建立国家检测试剂储备(疫情都半年多了才想起这个来,反射弧太长了点儿)。

    至于Gottlieb提到的6~7天的检测时间也已经是前一周的老黄历了,今天从我同学处得到的信息是在得州除了住院或急诊等的检测,已经delay到半个月了。

  • g
    gzpl
    就你懂得多。
  • p
    pablozhang
    穷屌丝就是懂得多
  • g
    gzpl
    除了懂王就到你了。
  • v
    veblen
    我们在国内的门诊搞习惯了,在美国不是urgent care 就是 Emergency,不知道有没有被BS,就是帐单就是太感人了。
    所以,这些人应该不会BS我们,就是财神爷上门啊。
  • g
    guxu
    测试公司不是就地检测,而且要把样本送到某个地方去集中检测,而这个集中点很多都不在同一个城市,路上经常能看到检测公司的车,就是送这些东西的(当然新冠检测只是其中一部分),德州这种重灾区,现在忙不过来可以想象。

    至于普通测试情况,除了内部消息之外,从本地医院的朋友和去做了测试的同事那里听说,即使是现在爆发,送出去的检测大部分结果在一周内就能回来。

    仔细看了下穷叔的原帖,我的理解有点偏差,其实我们说的差不太多。
  • g
    guxu
    新冠对各个行业的冲击很大,本地有一个可以说在世界范围内都有影响的博物馆,疫情开始后暂时闭馆,裁员。重启后开门,但客流量只有过去的20%,显然美国人也有很多怕死的。政府资助有限,现在快撑不下去了,说再找不到钱就要永久关门大吉。

    可是,本地房地产市场继续火爆,房子出来不要说还价了,买家都要竞价才能买到,弄得像加州一样。租房市场也火爆,因为想买房的人买不到房,只能租。因为学生秋季是否会返校还不确定,大学城的房地产市场可能低迷,拣便宜买房大概只能去那里了。
  • p
    pablozhang
    灭亡前的疯狂。
  • g
    guxu
    我们这里的市立医院算是比较大的,后来把周围四县八乡的医院都收归旗下。过去也没了解过这些,最近老上医院的网站窥探新冠消息,今天无意中看到他们旗下的红河谷医院。

    红河谷医院位于一个不知名的小镇上,也许应该叫村,因为总共只有三千人口。地图上看周围好像也没河,只看到两个湖,和我们小区里的两个人工湖一样大。医院有25个普通床位,没有ICU。公立医院,非营利机构,但这并不意味着看病便宜,他们一年从病人身上收取医疗费2400万刀。我们医院当然要大很多,一年医疗收入50亿

    非医疗收入都近两亿。
  • 流浪的民工
    ER也是有分诊的,进去有个护士站,护士在你的资料上做记号1-5级,1-2级直接要回家等电话通知,3-4级在ER里面等待,等待时间从1小时到24小时,之前等到48小时死在ER的也有,如果分诊护士给你5级,不用等待,直接进手术室,因为属于情况危急的状态。我上次滑雪事故,被判定为4级,等了1-2小时,才做上X光。
  • p
    pablozhang
    所以现在的ER广告都直接显示等候时间。我带朋友的孩子去过看发烧的,等了三十分钟就见了医生了,拿了几颗退烧药让回家多喝水,账单只需一千过点,最后付现金两百过点吧。 iOS fly ~
  • W
    Wade Zhao
    所以还是贵闹的。

    可不全是慢性病才分诊,看过太多人说头疼脑热都要先联系家庭医生,看不了才能转诊,应该就是钱闹的吧?
    还以为是靠制度,闹半天就是简单的靠钱来限制,简单粗暴有效
    所以肯定不是发烧咳嗽的新冠就直接去门诊,那些保险不好的老黑老墨必然是扛不住了才直接去门诊,还是“分流”了
  • g
    guxu
    因为穷叔提起了发热门诊,我今天去查了下。本地和周边郡医院的发热门诊,任何有症状的人都能自己去,不需要预约,不需要家庭医生介绍。同时大字提醒:如果症状严重,请直接去急诊。
  • w
    wujie396
    医疗企业真是绑架了美国。希望国内多推广福州医改经验,不能让私营资本家阻碍民生
  • g
    guxu
    症状不严重的人去发热门诊,你激动得连中文都看不懂了?
  • W
    Wade Zhao
    不严重去发热门诊,那不就是根据症状分流了吗?
    另外不严重去发热门诊,如果开了药或者让回家喝热水,不知道和去找家庭医生,费用是一样的吗?如果去急诊价格高,很多人干脆连发热门诊都不去了吧,这就是三级分诊嘛。

    你不要激动,我上面说的不全是讽刺,这个设计确实有一定道理,看实际操作就知道了,确实减少了拥挤和资源挤兑。而且设计的比较“巧妙”,明明是按钱区分,但又让你说不出啥。
  • g
    guxu
    这也能推论出来?说你激动你还不承认,都开始胡言乱语了。。。
  • h
    hch1018
    老虫师傅这段没看懂啊,学生不确定返校能导致这么大房产供需缺口嘛,放假回家也有住的地方啊,怎么不返校还得买房子了
  • g
    guxu
    我没写清楚,我这里火爆,大学城是另外一段,那里的房地产应该低迷。
  • p
    pablozhang
    也可以说就是钱闹的,看保险吧,有的保险比较宽松,你如果能约上专科也可以看。 但是有的不经过家庭医生转诊的话是不报销的。

    你要分清门诊和急诊,一般家庭医生就是等于国内的门诊,当然一般起码都要隔天才能看,我试过看当天的是要加收30刀,不过反正也是保险付无所谓了。 你预约门诊的时候就会问你是否有气短之类的紧急症状,有的话直接去ER,家庭医生不给看。 没有保险的一般就在家里撑着,撑不住了就送ER呗,现在说没有保险的新冠治疗都是免费的,就算不免费活下来了出账单实在付不了就赖着好了,也比死了好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