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讲古,朝代会变更,我们中国的文明不会亡。

  • 好人卡收集器
    你一个美国人,完全看不懂也没人怪你。
  • H
    HHH
    回复151#好人卡收集器


    不是有没有人怪的问题,我只是证明“普通人"+"接受过一定的(高中)中文教育”这两个条件而已,即使入了美国籍也没脱离中国文化这个圈子也是事实,离开学校后我也不觉得有多少“普通人”会跟古文打交道,所以我的古文认识和理解水平并不会跟在中国工作后的人有多少出入。先不说几千年的承传,随便一篇文章把它变繁体字你觉得有多少人能看明白呢?这就是我想跟LZ说的,连文字承传都断了,说几千年前的文字是不是太遥远了呢?简体字有一定的历史作用,但现在写字很多都靠电脑了,适当恢复繁体字不是问题吧?中文是代码,字里包含了很多文字演变,发音,词义的很多东西,通过简体字来了解中华文化本身,是不完整的,如LZ所说,每个人都是中华文化的承传者我很赞同的,但要说到捍卫,是否应该从繁体字开始呢?
  • d
    difro
    历史虚无主义啊 iOS fly ~
  • H
    HHH
    回复154#好人卡收集器

    不具普遍性,例如我老婆就看不懂了,北方的我觉得不在少数,广东福建这些地方因为靠近香港台湾所以见繁体字习以为常。
  • v
    vinko












  • l
    linxlintt
    要是我内心肯定一万个草泥马,这无知自大的蠢货杠精,客都不会作…
  • l
    linxlintt
    只要稍微培训下就能很快掌握,和需要考古学家解释单个字同时学习一门语言的语法,难度差得不是一两个级别。
  • H
    HHH
    回复159#linxlintt


    不需要政府推动,不禁止就行了。自由发展,繁体简体谁爱怎么用就怎么用就行。我记得我小学三年级是教过怎么认繁体字的,不知现在小学课本有没有,有兴趣的自己去找繁体字文章书籍看就是了。我小时候看武侠小说都是繁体字的。
  • l
    linxlintt
    所以国学没有断,相反,是前所未有的繁荣,当代认识繁体字的人,怕是比整个大清朝加起来的都多。
  • s
    scautc
    回复162#linxlintt

    对啊,回字有多少写法的问题交给学究们就行了,未来的孩子们有他们更需要学习的东西,不需要再给他们加包袱了
  • H
    HHH
    回复162#linxlintt


    挺好的,这几年国学起来,有人开始用繁体字了,我觉得很好,特备是书写艺术字之类的,繁体字就是比简体字好看。深奥的我不懂,但繁体字逼味足是肯定的。
  • g
    gongrui
    和文字相关的书法是没什么可发展的了,已经是历史遗存,好好继承并传承下去是最重要的。
  • s
    shadowmage
    一个想法,不一定对哈。楼主你拿出的是甲骨、金文这种东西来举例,这个解读从汉开始就分了不同流派不同见解,很容易心思争论。
    像我跟楼主差不多结论,但是没有推到3000年那么久,跟2.0举例都是拿《兰亭集序》《丧乱贴》这种,我相信,立马争论就少了好多,读过三字经跟千字文的差不多就不会有特别大的分歧了。当然,再古点的什么《上林赋》之类,可能也行,不过现代人很少见过实物什么样。
  • c
    cdch414
    我就在你说的北方,我周围的人看台湾繁体字可以说没什么压力,写可能不会写。当然你一美国人看不懂繁体字很正常。 iOS fly ~
  • l
    linlight
    我根本不相信接受过九年制义务教育的人会一点繁体字都看不懂 iOS fly ~
  • y
    yhkang
    这不正好是个镜子么。

    能认同中国的,即便有些许争议,也能大致认同。

    不认同中国的,即便是铁证如山,也能胡搅蛮缠。

    如果你有空翻一下整个帖子,大概怎么回事也就一目了然了。
  • m
    man9900
    回复150#yhkang


    你的基本逻辑就是“我说的就是对的,我的理解就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照你这么说,为什么还要说传统文化有糟粕呢?你继承的糟粕也是传承传统文化?你看了会金文,认为自己能看懂,至于真看懂还是假看懂,这要靠自觉,别人看会玉匣记,算不算传承传统文化?
    前面已经有人说了,你一开始的发言就已经偷换了两个基本概念了。既然都玩偷换概念了,还谈什么逻辑?
  • s
    shadowmage
    确实。不过呢,像我在以前古埃及那个帖子里回的一样,现在我们对《兰亭集序》的理解,就大致是那么个样子,能见过褚遂良勾出来的已经算不错了,至于真迹那是想都别想。
    那么,如果现在突然有人跳出来说《兰亭集序》是后人伪作,两晋时的字根本不是这样,那我们有《快雪晴时帖》《丧乱帖》等等来打他的脸。但是具体到《兰亭集序》这一具体作品,有人要是拿出一幅细节不一样的《兰亭集序》出来,让普通人品评,别说普通人了,专家被打眼也不是一个两个,所以有争论也属正常。论坛毕竟还是有自由的空气,不能因为别人意见不一样就给他们扣上敌人的帽子。
  • y
    yhkang
    见仁见智。你维持你的信仰就行了。
  • m
    man9900
    奇怪,一开始的时候说”作为一个现代的中国人。在接受过基本的常规中文教育,便能够基本无障碍地识读理解一件3000年以前古代中国人留下的文字古籍“,到后来怎么变成谁反对谁就是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了?
    我明确的表示,三千年前的文字古籍,现代人能看懂的基本不多。我反对的就是你这个“作为一个现代的中国人。在接受过基本的常规中文教育,便能够基本无障碍地识读理解一件3000年以前古代中国人留下的文字古籍”的观点,跟传承没关系。
  • y
    yhkang
    这里有一个研究方法的误区:

    认同文化传承究竟是一个“泛概念”还是一个“专业概念”?

    我个人认为是“泛概念”,也就是说:

    1.认字的中国人不是孤证(具备一定的广泛性)。

    2.认识兰亭序90%以上的字,和认识一个青铜器上10%的字。这两个事情的重量是一致的。只不过文化传承的年代进行了延伸。

    3.到这一步,已经能够充分证明“中国文化传承有绪,并无断绝”。

    4.后续专业部分的论证“兰亭论辩”等,只是供有兴趣有意愿的人士进行更细致的讨论。
  • y
    yhkang
    请你再仔细看看我在整个帖子中的论述过程。

    前提:就白盘铭文。

    1.普通人能辩识部分古代文字。

    2.能通过楷书释文的古汉语基本了解当时的四大元素。

    结论:中国文明与文化传承并未断绝。

    就是这样,希望你能理解这个简单的论证方法。

    你如果觉得这个论述方法有瑕疵。可以提出你就此命题的论证方法。
  • m
    man9900
    回复177#yhkang


    认识古代文字和通过现代文字理解文章,这两个是怎么建立联系的?看见过猪跑步,所以就知道猪肉的味道了?
  • b
    buhaozhuce
    china is a civilization pretending to be a nation.
  • y
    yhkang
    你如果觉得这个研究方法有问题,你可以就此命题,提出你的论述方法。

    或者彻底推翻这一命题。
  • m
    maxhu
    认不了也不能代表什么

    以前变体字 异体字很多,还有各大书法家自创的字
  • 电冰箱
    历史上就是如此啊,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学汉语读汉书,行政制度生活习惯都接受汉化,从三皇五帝算起的都认为是自己的祖宗,你就算华夏文明的一份子,就有合法继承权。
  • j
    jacob
    你媳妇是不是9年义务制教育都没完成就去美国了?开玩笑别介意。不过我真的挺难理解一个中国人或者中文教育出来的完全看不懂繁体的,说每个字都认得或者会写,那绝大部分人做不到,可是繁体字写的文章,身边真的没见过有完全读不了的。
  • W
    Wade Zhao
    不会。

    看不懂繁体的人挺多的,我身边很多人都看不懂,最后我自己都有点纳闷了,我懂那么多繁体字是从哪学的呢?确实没在教室里讲过,我也没上过什么课外班,也不记得读过什么大部头的繁体字书啊,难道是天生的?
  • j
    jacob
    要么是因为70后从小多少会接触到一点繁体?我也没特别学过啊,但是看台湾版的书完全没问题。
  • y
    yhkang
    大前提:这个世界是物质的,是客观的。但是文化具备“非物质”的特征,具备主观性:“认同与共识”,而且这个概念并不一定是线性的。

    因此:
    1.信奉华夏文明没有问题。但自称正溯就不行。逻辑很简单:你的堂/表兄和你关系再好,彼此不管多认同,你也不可能接受他,把你一脚踢开,继承你的祖屋。

    当事人是你,你觉得是“好事”,你不“愤怒”?

    (你的思维实验原文是“极限”情况,没有办法反对,因此在假设上成立。而你这里是说的实际生活,合法继承人还在,因此不成立。)

    2.你的标准不一致。就如同你第一条讲现实问题,第二条却在用假设来讲述现实问题。毫无意义。因为,不用你这么绕圈子。最简单的方式是:假设人类已经完全没有文明,文化,国家,继承概念。那么不就是彻底的空?

    因此,你这就叫双重标准。
  • 哈木瓜
    回复190#yhkang


    那么,涉及到灵魂的拷问来了,我们现在究竟是以谁为主呢?究竟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还是“全盘西化”?不要咬文嚼字,纠结于90%或是10%。这是一个基本判断,也是讨论的前提。否则就沦为鸡同鸭讲了。
  • y
    yhkang
    你的逻辑上人为割裂了人的物质性与精神性。因此是荒谬的。

    前面的“思维实验”的假设前提:原来的中国人不在了。(物质上灭亡了)才有后面的“继承”推论的成立。
  • y
    yhkang
    这个问题更简单。

    1.你我都不具备“准确判定***比例”的能力,更不具备广泛的代表权。

    2.因此,你提出的问题,我们两个的答案都是只能对自己的判断负责,因此,没有“正确”答案。只有各自的判断和立场。

    我的判断和立场:中国文化传承有绪,运转健康,与时俱进。
  • 哈木瓜
    巨讨厌这种不能就事论事好好讨论的,只会人身攻击,什么荒谬啊,一派胡言啊,你不懂逻辑啊,什么叫人为割裂,我们俩个都是人在讨论问题,不管说啥还有不是人为割裂的?那我也说你混淆了人的物质性与精神性,因此是荒谬的,这不是绕圈子话么?怎么能无缘无故下一句结论性的断语,然后来推出另一个结论呢?
  • y
    yhkang
    因为我举了最容易理解的实例。

    证明了你提出的“文化”概念上,既有物质性,也有精神性。

    而你一定要把精神性彻底地脱离物质性讨论。

    因此,逻辑上的确是荒谬的,因为你自己无法自洽。
  • 哈木瓜
    算了,这种正确的废话,不知道你想讨论啥,还是负有引导舆论的伟大使命。不要扣啥中国文化传承的大帽子,讨论的源头那句话说的很清楚:“行政制度生活习惯”。当然你要胡搅蛮缠,硬是从六部制度、御史台制度、大学士制度里考据一点文化传承出来,也是有的,这是我说的90%、10%的原因。
  • 哈木瓜
    “因此,逻辑上的确是荒谬的,因为你自己无法自洽”,你口口声声讲逻辑,这句话在逻辑上不荒谬吗?无法自恰也是结论,荒谬也是结论,结论能拿来证明结论吗?
  • y
    yhkang
    通过实例,证明了你的逻辑无法自洽,因此你的逻辑实际上是荒谬的。
  • 哈木瓜
    我也举了最容易理解的实例。

    证明了你提出的“文化”概念上,物质性和精神性是不同的。

    而你一定要把精神性和物质性混淆讨论。

    因此,逻辑上的确是荒谬的,因为你自己无法自洽。

    看懂了没?我改两个字就可以原封不动的还给你,因为这是在说车轱辘话,加个“不”就能原话驳回去,有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