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服了现在的小学老师了,标准答案只有一个,其他方法一律不对。

  • D
    DDP
    举例1,数学题900÷25,要求用简便算法计算。我闺女写的答案是:
    900÷25=9×100÷25=9×(100÷25)=9×4=36
    老师给判错,说除法必须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简便算法,标准答案是:
    900÷25=(900×4)÷(25×4)=3600÷100=36

    举例2,语文修改病句,原句“李东和我热烈地握手”,闺女的答案“李东和我热烈地讨论”,老师给判错,标准答案是“李东和我热情地握手”,说这道题出题者想考的是怎样握手。我在考试卷子给批复“热烈地讨论”怎么不行?转天老师找我闺女问,我上课的讲解你没给你爸说吗?

    这俩货是不是更年期跟一切较劲,还是大部分小学老师都这么操蛋?
  • g
    grammyliu
    太可怕了,还好我没孩子,要不得被气死
  • a
    asd316
    为啥要900*4看不懂
  • a
    anson1908
    Posted by: HUAWEI BLA-AL00
    额,这个早晚会有早晚要面对
  • d
    doraamon
    太可怕了,教出什么样的人生?
  • M
    MarvinD
    问题根源我认为不是老师操蛋
    而是老师操蛋你拿他没办法
    要是有途径去投诉/解决/反应这种问题, 操蛋就会逐渐减少
  • D
    DDP
    商不变的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商不变。
  • k
    knightchl
    语文回答确实是错的,数学标准答案匪夷所思。
  • M
    MarvinD
    好比开倒车, 要是能刹住的话没大问题

    要是刹不住, 或者一致说倒的好, 那才最糟糕。
  • 大胖胖
    很多语文老师不都这样,词语解释只能按标准答案,写同义词就是不行。
  • D
    DDP
    “热烈地讨论”哪里错?老师都没好意思直接说不对,说出题人的思路是想考怎样地握手。我怎么揣测出题人这次想考什么,下次想考什么?
  • D
    DDP
    近义词反义词这种例子在这个傻逼老师这里数不胜数,我都懒得举例子了
  • c
    choudi
    80后上小学那会儿,家长大多是嗡嗡嗡被耽误一代人,小学老师已经可以说是比大多人强的知识分子了。

    现在的小学老师,和会上论坛的家长水平相比......
  • A
    Alloyo
    我怎么觉得老师这么批没问题呢?
    数学题是两种解法,分别用的是不同的思路,如果是要小考除法的原理定理公理什么的,用你女儿的方法可以不给分啊

    语文更无厘头了,改病句不是改叙述,当然改成讨论也没错,但是如果有上下文,讨论和握手是截然不同的叙述,把副词改正,即便有上下文,也是通顺的。你要较真说就一句没上下文,那你就得多费点心思把道理和女儿讲清楚,遇到有上下文怎么办
  • f
    freez
    数学那题lz闺女的答案我觉得没问题
    语文那道题值得商榷,因为一般修改病句是要求不改变原句意思的
  • p
    playboy23
    还是沟通问题吧,简单粗暴一个大叉是不行,如果有解释到:“答案对,但是现在学的知识点是商不变的规律,这道题900容易拆分,如果不容易拆分就麻烦了,所以判你错” 这样我可以接受
  • 查理王
    标准答案这种问题已经被骂了几十年了,毛用没有。我觉得更恶心的是解剖尸体式语文教学法
  • I
    IwEru
    我觉得主要是题目不够严谨,大部分有歧义或者多种解法就不要怪答案多
    要是楼主的数学题加上解法要求,语文题像14楼说的有一句下文,估计就不会有这么多正确答案了。
  • V
    VODKA
    语文这题肯定是你错,修改病句不能改变原意,你这都把意思改了,那你干脆直接改成"李东和我一起去吃饭"好不好?

    数学这么做倒是没问题,老师傻逼了。。。。。
  • l
    larrydping
    老师都没错,数学这个也许是刚学了这个知识点,要求用这个知识点解题,没准就是这个章节后的习题。
  • 松鼠2号
    他们因为不行才当的小学老师
  • D
    DDP
    现在是期末复习阶段,900那道题是期末复习卷子上的,题目要求只有用简便算法。这学期学了结合律,分配率,商不变的规律,我闺女用的是结合律,怎么不行?
    语文是单独的修改病句,单独一句话,不是阅读,没有上下文。
  • 生生不息15
    语文老师感觉没问题.
    数学那题我记得小时候老师都是在勾上打叉,算半对.(表示答案是对的,但是解题没用当前所学内容)
  • D
    DDP
    那我还可以说这句话原意是强调“热烈地”呢,你把热烈改成热情,意思也完全变了呢
  • D
    DDP
    数学看你楼上回复
    语文连老师自己的讲解都是出题人想考的是“怎样握手”这么牵强的解释,你表示可以接受?
  • 第三人称单数
    大哥,主干还是要懂的呀,到了高中改病句也是这个思路

    第一题喷没毛病
  • 不是他
    傻逼题目多,无解
  • 八子
    数学题正常情况下你们心算难道不是第一种方法?这神了才同乘4呢,我干嘛不乘8啊
  • T
    Tobar
    语文这个是这样的

    首先,你的找出句子的主干,也就是我和李东握手,而不是我和李东热烈着,然后再讨论修饰的词语正不正确

    至于找主干为什么是握手而不是热烈着...这个有严格的定义,不是随便找的

    这语文老师感觉自己业务水平就不行,说不清楚为什么错
  • t
    tripx
    这不止是小学老师的问题,国内的教育体制就是以他们定的的规则和标准出题,答案也必须是他们的标准,不允许你有创造性和想象力。然后孩子长大后基本没有发散性思维了。
  • z
    zerlier
    数学就算了,搜丘成桐有惊喜

    语文是可以解释的,因为原句主干是 XX和 XX 握手,这个并不是病句,所以问题在于状语“热烈地”;否则,你任何改病句都可以直接把句子改掉了不是吗?蜥哒哒是一条臭狗改成宽衣不是金科气指?
  • D
    DDP
    你这个说法令我信服,我会讲给我闺女听。我觉得你的水平比这个更年期妇女高多了
  • L
    LTFYH
    语文没问题,那句话主干是李东和我握手,而不是李东和我热烈的。
  • p
    phpku
    第一题只能说题目出得不太好,既然是考察考点的两题老师批改没啥问题,到时出去考试了才被被人扣分楼主找谁骂去
  • m
    m781
    大部分小学老师的来源,我不好说,反正我们高中班上有几个学渣现在都是小学老师
  • 生生不息15
    如果是这样,支持你喷这个数学老师.换我我也不爽. 这么教感觉误人子弟.

    语文这个爬楼看下来已经有人很好的解答你问题了,老师业务能力确实不强. 但是没到误人子弟那么严重.
  • e
    eioie
    怎么说呢,希望楼主女儿高考也能这样杠。

    第一题数学显然是为了应用课堂教的方法。你不用这个方法那算个啥?谁不会算?
    语文不说了,楼上都解释够多了。

    [本帖最后由 eioie 于 2018-12-24 21:05 编辑]
  • D
    DDP
    先别急着胡喷,看我22楼
  • 旨旨x
    你知道么,语文主要教你如何揣摩圣意的,当然只能有一个答案。
  • s
    skeles
    数学这题考的是你解题的方法而不是答案,根据解题步骤得知你对老师课堂讲解懂了没有,算个数谁都能算,但是你没用所学的方法,老师就不知道你女儿听懂了没有,以后遇到比如750➗25这样的题目就不好用你女儿的算法做了,如果给对,其实是没好处的,这种题目考的是解题的思路,而不是最后的结果,只是这老师沟通太差,我儿子的老师一般是给半勾,扣你一点,虽然你会做了,但是你女儿会自己去搞清楚需要考察的方法,事半功倍,直接打叉确实粗暴了。
  • n
    nokia3315
    这不就是训练孩子从小揣摩上意吗
  • e
    eioie
    你自创除法结合律么?泥潭真是人才济济。
  • D
    DDP
    看我22楼
  • z
    zerlier
    笑了,750÷25就是可以啊

    750 = 75*10 = 250*3 = 25*30

    说白了这种东西根本毫无纠结的价值,就是一个简单的因子判断,跟速算边儿都不沾,随便玩玩拓展一下对数字的敏感而已
  • D
    DDP
    我说了是“除法”结合律了?
  • e
    eioie
    说穿了你女儿做的就什么都不是。
  • D
    DDP
    别瞎逼逼,数学你说出我闺女哪错了我服你,就像29楼解释的语文。否则只能显示你很无知,先去百度结合律,发现只有“乘法结合律”,好,抓住那个楼主漏洞了,回去喷那个楼主去!
  • V
    VODKA
    除法乘法是一回事,用结合律没问题。。。。。
  • D
    DDP
    你真是傻逼,自己屁都不懂就会瞎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