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时间凌晨2时42分,SpaceX的猎鹰9号v1.1火箭在尝试第三次进行海上回收火箭宣告失败。
此前,SpaceX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曾经多次在大西洋上尝试海上回收,但均未成功,仅有一次在2015年12月在佛罗里达州卡纳维尔角成功实现一次陆上回收。这也是SpaceX太空探索技术公司首次在太平洋上尝试火箭回收。
据外媒报道,虽然着陆前火箭速度并不快,但着陆过程中一条腿失灵,火箭倾倒砸在了回收平台上,回收失败。此外,着陆现场海况也较为糟糕。
SpaceX最新数据显示,火箭着陆过程很轻柔,但是火箭三号支架没有完成锁定,这可能是导致火箭倾覆的原因。火箭着陆几乎正中靶心,偏离驳船中央不到1.3米,非常精准。海上回收和陆地不同,海上回收不稳定性很大。

不过,此次在美国加州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的主要任务如预期顺利完成,它将1.8亿美元的美国-法国Jason-3卫星成功的发送至轨道,用于研究全球海平面上升。
按照此前的说法,这是猎鹰9号v1.1火箭最后一次发射,以后会全系换用推力更大的猎鹰9号FT,也就是去年12月成功陆地着陆的那颗。
我们在小学地理就学过,地球又称“水球”,海洋面积占比达7成,如果海上无人自动回收能完成,将方便许多。
同时从技术和经济的角度,陆地着陆需要申请,时间、价格都不可控。而海上移动着陆则可以选用最经济最省燃料的地点,进一步降低成本服务“廉价太空”。
虽然遭遇失败,但SpaceX已经规划了下一次尝试,美国东部时间2月6日,发射在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进行,此次将换用全新、尺寸更大、推理更高的猎鹰9FT火箭,取代此前(包括此次)所使用的猎鹰9v1.1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