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相关,中午又好为人师,估计还被人鄙视了,反省一下

  • s
    so_cool
    这两个故事不管真假吧,看得出孔夫子是通人性的,跟后世的存天理灭人欲不是一路人。
  • z
    zgj201790
    我的理解是你又到这为师了iOS fly ~
  • t
    taboosean
    一般寓言只有写文章的时候当引子可以用用,本身在说理起不了啥作用。没人会爱听的。
  • w
    winini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么恶毒的典故又是谁呢
  • 斩断意识流
    回复3#zgj201790

    D版发言不针对具体的某个人,不算好为人师,只算抛砖引玉
  • 斩断意识流
    回复6#winini


    这并不是骂人的话,是肯定始作俑者,用陶俑代替活人,祖先并没有怪罪他,他难道没有后代吗(他的后代不也活得好好的)?现在这句话的理解错了。
  • 浅浅笑
    子贡赎牛我个人理解是不要把道德的标准无限拔高,或者把个人的私德当作公德,违反常情、悖逆人情的道德是世上最邪恶的东西。
    貌似和工作范围划分不是一码事,工作的事情很多理不清楚,另外你同事不也在抱怨不想多干吗 iOS fly ~
  • 斩断意识流
    回复10#望穿秋裤

    都是老师,然而现在很多老师除了几本专业书,平时并不读书
  • 斩断意识流
    回复11#浅浅笑

    他们义务干的工作在很多小单位都计入酬劳,非常好判别
    如果整个单位都像他们那样义务干,很多有能力干活的人也就不会去干了,怕别人说自己为了酬劳,讲究个人私利,这样长期下去,反而使得大坏境变坏了
  • 斩断意识流
    回复4#三奥之云

    就是,不应该
  • 斩断意识流
    回复17#tiret

    马王堆帛书《老子》出土之后,大家才知道《老子》里面的流传至今的很多语句都是错的,两千多年来无数人都在瞎扯淡
  • w
    wilburt
    撸主这时候说这个,如果不是被当作秀逗的话,至少也觉得书读呆了。

    君子有天下的担当,可以这么做事。生活中都是凡人小民,这样要求人家迂腐不通。
  • 刘家宝树
    用陶俑的都骂绝后了 人殉肯定更应该唾弃了
    子不语怪力乱神 孔子连鬼神都不讨论 还会维护人殉这种迷信活动?
  • y
    yangds
    我有点理解于丹了
  • w
    woy
    我就知道孔子吃人家元宵只给一文钱,汤都喝没了。
  • j
    jinseng
    前面那句没错,但后面那句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也并不是不通人性的做法。

    灭人欲的意思是“控制自己的欲望”,不是消灭七情六欲。

    人类的主要痛苦就是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控制自己的欲望(贪婪和理想),就不会那么痛苦。

    为什么儒家要强调控制自己的欲望呢?因为这和提升我们的幸福感有关。当需求得到满足的时候,我们会获得一种幸福感。但人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于是就产生了焦虑和痛苦。而痛苦的根源主要来自于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正是这种差距给人类带来源源不断的痛苦感受。佛教认为:生老病死,四大皆苦。面对人类的痛苦,佛教给出的办法是“出世”,“四大皆空”,用逃避现世的方法解脱痛苦。基督教的办法是认为人生来就有“原罪”,人生在世只有积极地赎罪,死后才能升入天堂,摆脱痛苦。其实这也是一种逃避现实的做法,但比佛教积极的地方在于:信徒们生前要有所作为,积极地赎罪,甚至直接花钱购买赎罪券,死后才能升入天堂。

    而儒家的办法与以上两者都不同。儒家采取的是积极入世的态度,具体的办法就是:存天理,灭人欲,控制自己的欲望。这和儒家自孔孟以来追求的内省自律、克己复礼是一以贯之的。

    甚至就连王阳明都没有反对朱熹的这句话,而是研究如何践行朱熹的这句话,得出的结论就是:知行合一。

    知道了善恶观念是如何产生的之后,即“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这句话的意思是:善恶都是心中的意念,因此要控制自己心中的恶,也就是控制自己的欲望,而去“致良知”,就是做善事嘛!

    儒家其实跟佛教、基督教一样,都很朴素的,都是劝人向善的。

  • w
    wilburt
    回复23#jinseng

    我觉得儒家并不是你表面的理解。
    孔子那里,还有一种道法自然的和谐态度,我早就说过,人要尊重自然尊重天道,首先就要尊重人性的自然设定。所以孔子讲究的是中庸克己,对待欲望的态度在守礼的前提下比较自然。从心所欲而不逾矩。食色性也,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精致的美食和音乐。

    弟子中性格差别很大,孔子也不会强行斧正变成同一规格的标准儒家产品。子路仍然武勇,子贡发财钱越来越多。



    孔子死后儒分为八,曾子这一脉比较兴旺。然而曾子就已经体现出迂腐僵化风格,儒家已经开始严重变形扭曲了。

    宋儒的天理人欲交战,可以说承续了这种风格,讲究极端的净化。阳明也可以算这一脉。仿佛一丝人欲的灰尘,都会污染良心的明镜。也可以说,宋明理学有佛学中毒的症状。
  • j
    jinseng
    后世的儒家其实和孔子差别不大,非礼勿视,非礼勿听,尊重自然的人性的前提是礼。孔子对于礼法的追求近乎于执着,远不如孟子一脉的开明。孔子的思想最接近于儒家原教旨主义思想,纲常礼教都是从这来的。后期儒家接受了一些佛老思想,才稍稍提升了一些儒家的境界,并且稍稍具备了一些哲学的意味着。到了明代,朱元璋干脆把孟子从官方祭祀序列中清除出去。

    宋明理学其实是被庸俗化了,并没有想象的那么不堪。
  • w
    wilburt
    回复25#jinseng


    后世儒学讲究反省的工夫。哪怕吃块肉,都要反省有没有私欲掺杂。
    孔子吃肉绝对不会这个样子。
  • 心中之神
    名人有效仿性的 不好用在普通人身上小尾巴~
  • 飞虫
    以儒、释、道为基础的传统文化闪耀着人性的光辉,是整个国家文化的本源和基础,虽然它们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在新的历史时期,它们会发出更耀眼的光芒继续向前,为人类与消费主义、物质主义的决战贡献自己厚积而薄发的力量

    当下的tg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是正确而有远见的
  • 飞虫
    这个有来源出处吗
  • 吟风流泪
    学习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