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简单再聊聊新药研发的流程吧,各位看看这到底值多少钱……

  • 黑水鬼
    你就说说交给政府公关费多少吧
  • j
    joowoo
    成本99%都是政府公关费,政府说让用就可以用,不让用就毙掉了,研发成本基本和蒸一笼馒头差不多,只不过外行不知道,光大患者一直都被蒙在鼓里
  • 加藤鹰
    放个图
  • a
    aweiwei
    2楼的无知其实也代表了普通吃瓜群众的态度,好多话张嘴就来。
  • T
    TG春上春
    每次坐飞机头等舱里面最多的就是药企的,说是公司有规定不许坐经济舱。不知道这些钱是不是都算在研发费用里。
  • a
    aweiwei
    大型药企一般是超过多少小时之上的不许坐经济舱,同时,什么级别以上的不许坐经济舱。
    出差必须住指定酒店,直接挂账,而且必须提前一天到,两天以上的报销洗衣费。

    主要也是为了公司的形象。

    当然,这些费用再怎么奢侈,同海量的研发费用比,可能连1%都占不了。
  • 无印凉粉
    啊喂喂的帖子,屁股就不要这么歪了
  • l
    leica
    2楼傻逼
  • A
    Ayin_sennet
    ​​​我转个评论





    话题是那个热门药神电影引起的。

    核心问题是,药价太贵了。人们花不起这个钱。 多数人都这么看。 认为”钱不是问题“的人,在世界上是少数。

    如果事关多数人痛楚,多数议论会很煽情。 煽情之处就有理性议论出现。而很多理性不为别的,只为呈现自己的理性形象。

    理性是这样展开的:药物研发成本是几十亿。 成本摆在那里,价格当然会贵。


    我承认药物研发成本很高,但是您得告诉我个数,我们才能知道药价高不高。


    【成本】

    知道药物研发成本很难。 每个药厂都会告诉你花几亿几十亿美元,加上数年数十年时间。不过没有一个药厂会告诉研发真实成本。 这个问题事关医药政策,所以有人专做这个研究。我们看看最近的研究。

    塔夫特大学得药物开发研究中心(Tufts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Drug Development)是长期门研究药物研发政策,研究成果一直被各方引用。Tufts 的 Joseph A. DiMasi等人在2016年1月在健康经济学杂志上发表的论文,提供了对10家药厂研发的106种新药成本研究的几个数据:



    图源: Journal of Health Economics Volume 47图源: Journal of Health Economics Volume 47



    每个被批准的新药的平均成本(包括了与被批准新药相关的但不成功的成份研究成本)是13.95亿美元(税前,2013年美元)。而考虑机会成本的平均成本是25.58亿美元.

    所谓机会成本是如果资本投资在其他资产上所能获得的收益/利息。这个利息假定是8.5%。

    而加上批准后的后续支出,则成本上升为$28.70亿美元。

    做过研究的人可以去看看这个研究的严谨程度。这里不讨论了。但是需要指出Tufts研究结果是一直受到争议的。这种长期存在的研究中心,大家都知道有大家不太知道的资金背景。

    另外呢,他们没告诉你药厂通过这些药,赚了多少钱。

    我们看另一项研究。是俄勒冈医学科技大学Knight癌症研究中心的Vinay Prasad和纽约大学Sloan Kettering癌症研究中心的 Sham Mailankody两个教授做的。他们的研究发表在2017年12月的重量级刊物JAMA(美国医学学会杂志 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上。



    图源: 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图源: 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他们研究的对象是2006年1月1日到2015年12月31日期间经过FDA批准在美国上市的10种抗癌药物的研发成本和收入。这10家药厂之前没有其它抗癌药在美国销售。 研究的数据来源则是药厂向美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呈交的财务申报文件。我们看看结论数据:

    十家公司的中位数研发时间是7.3年( 5.8年 -15.2年)

    其中5个药物获得了FDA的加速批准, 另外5个药物走普通批准流程

    研发成本的中位数是$6.48亿美元, ($1.573亿至 $19.508亿美元)

    考虑到年息7%的资本成本(机会成本),则研发成本的中位数是$7.574 亿美元, ($2.036亿到 $26..017亿美元)。 如果资本成本是年息9%,则研发成本的中位数是$7.936 亿美元, ($2.191亿到 $28..271亿美元)。

    尽管口径不太一样,这个数字远低于Tufts的数字。要知道这个研究的对象是研发成本更高的抗癌药物。

    那么这些药物给药厂带来什么收益呢?

    研究覆盖时间段内, 这些药物的批准后销售时间中位数是4.0年(0.8年到8.8年),10种药物的总销售收入是$670 美元。 而10种药物总研发成本是72亿美元,如果考虑到但机会成本,则为91亿美元。

    换句话,仅仅在四年之内,药厂获得的收益已经是成本的9倍。 即便算上机会成本,药厂的投资收益是成本的7.36倍。

    要知道美国药品专利保护的期限是20年呢!

    诸位科学理性人还认为药价是合理的吗?

    顺便说一句,Vinay Prasad的这篇出来以后,震动相当大。当然有利益各方的各种辩护,不过似乎也没有拿出事实数据以正视听。


    【事情还没有完】

    还应该考虑的是药厂的成本支出和结构。

    纽约附近三州顶级药厂研究部门麋集,药厂研究人员的待遇可能赶不上华尔街,但是绝对远远超出平均美国人的生活水平。以前药厂风光的时候,纽约左近行走的气宇轩昂的华人精英,不是华尔街的,就是药厂的。 问问他们就可以知道药厂各部门是何等臃肿庞大,开支是如何没有节制。金融危机后,各厂大幅裁员,而研究似乎也没有停滞。

    当然药物研发成本的定义外人没有实据,很难拿捏。我们看看硬数据。



    图源:华盛顿邮报,2015年2月11日图源:华盛顿邮报,2015年2月11日



    2013年Dataviz 的 León Markovitz 统计了美国各大药厂2013年的研发支出(蓝色)和营销广告支出(红)。于是我们可以发现,几乎所有的药厂的营销支出都大大高于研发支出。其中Johnson & Johnson的175亿美元,而研发开支不到营销开支的一半,只有82亿美元。当然J & J可以辩解说,我们还卖洗发水,当然广告支出多。不过其他药厂的也都如此。Novartis的营销支出时146亿美元,而研发支出时99亿美元。只有Roche的情况好些,但是营销开支也与研发开支不相上下。

    这些营销支出钱花在哪里?华盛顿邮报说,主要是花在大夫身上,说服他们开处方用药。2012年数据说,美国药厂花费在消费者身上的营销费用是30亿美元,而花在医疗行业专业人员身上是240亿美元(华盛顿邮报,2015年2月11日)
  • 2楼确实是傻逼
  • 久多良木健
    你这个其实也不准确,100个研发最终出来的只有一个,其他99个的成本呢……
    还有疾病的罕见度,药是要分摊到所有病人身上的
  • a
    aweiwei
    说几个案例吧。

    我以前在中关村生命科学园,里面有不少药物研发机构(有大有小),尤其是二期园区的招商,很多都是小的药企。
    有一次北京局的开会,座谈会形式的,其中有个药厂就是卖了自己之前在上地的大楼(2个亿吧),把研发扔在生命园里,把生产扔在昌平的一个工业园里。为什么,就是因为9年了,一直在烧钱,真烧不起了,真的撑不下去了。这还是只有两个同时在研的项目。
    另一个药厂也是类似,但更极端一点,把厂子搬到山东了,为啥,很简单,山东批件比较简单,没北京那么严,而且成本低。
    那时候还没有雄安那一说,固安那里也在招商,通州那里也在招商,后来好多药企就要去固安,为什么,人力成本低啊(员工租房也便宜)。
    生命园里还有NIBS和BPRC这两家有政府/军队背景的企业/研究院,也有不少在研项目,也是烧钱烧的厉害,除了国家的钱之外,也得有国外巨头药企来输血才行。

    上面的例子也提到了,一个药企的新药平均研发周期是接近8年,而专利早在开始研发之前就申请了,要注意哦,只有20年的时间哦!你这个药上市能独占卖几年呢?

    我也参加过几个医药界的商务峰会,基本上都是巨头药企在诉苦,而投资公司对这些研发的投入兴趣都不大。原因也很简单,前期投的话,风险太高,回报时间太长。后期投不起,人家药厂自己咬牙也能坚持。


    上面有说营销费用的,那不是很正常么?药企的新药凭什么让大夫用啊?除了经济利益之外,更多的医生还得考虑治疗风险吧。药企需要做大量的学术推广才能说服医生开药啊。新药这部分推广不都是从零开始么?你还得考虑传统老药的固有地盘啊。
    国际上对医疗腐败抓的都非常严,国内外这一点做得都很谨慎小心,很多国内知名的大夫已经不太需要这方面的回扣来赚钱了。对于三甲医院的大夫来说,名声比钱重要,何况人家还有自尊。
  • k
    kkaiosh
    这个问题不应该是看财报吗?为啥都在讲道理
  • a
    aweiwei
    我以前做市场就得看各大药厂、生物公司的财报啊,都写的一清二楚。

    但你指望人民群众去看财报么?看得懂么?
  • t
    toner98
    同意你的观点,但也不是所有大夫都需要自尊。

    这个群体有好有坏,哪个国家都一样。营销支出有学术临床推广也有回扣,是不是,多或少,谁也说不好。

    主要是有个bar,老板奶大腰细腿长,是三甲主任,奈何太素,批判一下。
  • 估计噶估计噶
    你说的除了最后一句我全都同意,只是现在的医生我见过的肺癌领域的,十有二三不给你检查全面(我只说基因检测这一块)就急着给你推荐不一定适用的靶向药了,安罗替尼上市后,现在开始一窝蜂推广安罗替尼了!
  • a
    amm
    都是成年人了
    开发新药成本高这个屁股想想就明白了
    但是哭穷就没意思了
    药企是企业,追求利润是企业根本
    你就说你开发新药为的是啥?不是为了赚钱?
  • a
    aweiwei
    是的,有些大夫确实很恶心的。

    我们曾经和北医三院合作过,院长乔杰吐槽过,好多做产筛的患者,一听做无创产晒要3000多,嫌贵,大夫就递过去一张名片,说你找这家单位,就说是我介绍过去的,只要2000多,把化验单拿回来给我看就行。然后大夫赚1500,山寨检测公司留800。

    这种跑单几乎没法避免。就只能看大夫本人了。
  • B
    BIOer
    这贴里那么多蠢货正代表了当下多数人的素质

    对知识产权的尊重为0
  • A
    AliaAnonyma
    一种观点

    Pharmaceutical Companies Spent 19 Times More On Self-Promotion Than Basic Research: Report

    www.huffingtonpost.com/2012/08/0 ... ting_n_1760380.html
  • s
    sharonsl
    Posted by: Xiaomi MIX 2
    药企成本高根本不用质疑,我只有一点怀疑:当一种会致命的疾病有两种药可以研发,一种是可以很快治愈该疾病,另一种是需要长期服药只能控制该疾病,药企会选择哪一种?我感觉在高成本的压力下可能别无选择。
  • a
    aweiwei
    你觉得投资方、药企的管理层会如何选择?

    注意哦,还要考虑对手如何选择。
  • S
    Severus
    这个问题好幼稚

    1、资本家逐利天经地义
    2、政府有义务为医疗费用兜底
  • l
    lolincage
    福特安全带案例,发现赔偿因为安全带隐患造成的损失比解决这个问题更便宜之后选择继续让安全隐患留着,死了人赔钱。

    没人监管就选择利益最大化的哪一种选项。
  • 岩波书店
    泥潭游戏机不皮角就不会过,到了药倒尊重知识产权了
  • t
    thanatosssss
    这贴的人不单反映尼国大多数人素质 还反映智商………
    按普通企业的科技储备思路去推测药企……

    不但对知识产权没概念 对疾病治愈都没个概念

    你研究出来安全治愈的药物了 对这个领域其他公司就是ko级别的打击 而且是aoe 直接把钻研这一疾病领域的所有药企 或至少相关部门 都打掉了 没有竞争了 就连你们这种能想到拖着卖钱的人当老板 也肯定是选择卖治愈的药 因为就算你比缓解的药卖十倍贵 也会有更多的人来买的…

    尼国的人啊 没个底线 又觉得别人也都一样
  • a
    aweiwei
    有时间单独再谈仿制药吧。

    正规的仿制药肯定要尊重知识产权啊,要等专利失效了之后才能仿,一般都成了老药了。

    印度是直接宣告专利无效不让申请,所以人家的药企直接仿。但仿制药也不是那么简单的,需要各种处方、工艺的调整,最后还要做一致性评价。

    印度在国外上市的仿制药也都是在当地专利过期的才敢做,美国上市的新药仿一下试试?
  • x
    xiao3301
    问下,我家人9291耐药,刚开始吃了两周安罗替尼,这药效果到底怎样?这情况合适吃这个么
  • s
    smder
    2楼本来想着政治正确呢,结果被楼下一致骂傻逼。
  • a
    aweiwei
    各位可以考虑一下我前面提到的一个例子,老年痴呆症的药,为什么十大死在三期的药里面有三家这个品种?老年痴呆的机理现在还不是很明确,仅仅是一些推测,就能让全球相关领域的最顶级的科学家耗费巨资去做哪怕一个缓解病情的药。而且这些药都已经上了三期啊,这说明什么?药企真的拼了啊。且不说烧了多少钱,你们看看这些药死了之后对相关研究的重大打击有多大……
  • t
    thanatosssss
    哪个皮角贴里蹦跶的欢的药贴里尊重知识产权的 读书人你帮我找出来 我去喷他…
  • A
    Ayin_sennet
    我觉得没什么不好意思的,药厂现在就是成本高,风险高,利润高。不用费劲说什么研发一种药不容易,赚大钱的事情有容易的吗。
    目前来看有可能降低药价的就是3个环节:1.降低税费,2.降低营销成本,3.减少审批环节
    但是这样也不会影响药企的利润,可能利润率还会变高。
  • 久多良木健
    因为这玩儿意儿没有止损一说,死也要死个明白
  • A
    Ayin_sennet
    每个被批准的新药的平均成本(包括了与被批准新药相关的但不成功的成份研究成本)

    应该是已经包括了失败的样本
  • 哈机兽J
    还有一点 现在医院医生对比于药企还是太强势了 类似最近的肿瘤药集体降税 本意让税费让利给患者 但是医院和商业公司是不会去承担的 最后还是转嫁到药企 对于药企来说反而不是什么好事 一个处方品种能够真正用到患者身上 还是要看医生的决断 这里的客情 学术 物流费用 懂得人 自然懂
  • j
    johentai
    这已经超越了药品研发,资本运作本身,是一种非零和博弈。
    药品无论开发成功失败,都能养活这个产业,养活科研机构,继而保证未来的可能性。老百姓可能买不起昂贵的靶向药物,但是一个个底层的工作岗位肯定会从高昂的研发费中有所获益,可能就是通过公司报销洗衣费,产生一些岗位。
    相比起研发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来说,无疑人类社会是更好的选择。
    我觉得不能时时刻刻把自己当成受害者,无论是承担高风险的药企,还是得了绝症的病人。
  • a
    aweiwei
    说起拜耳了,他家申请专利的整套方式,简直是业内的典范,滴水不漏,全面覆盖,让其他企业几乎无从下手。之前我部门的一个小姑娘做过分析,把一个技术的专利分析做了个汇报,给研究院看了,院长都深受打击,TMD真不好绕过去啊。
  • 忠肝义胆卡普空
    创新药的产业模式就是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以大搏更大,十次输九次,但一次成了就吃到饱。就像楼主说的关于阿兹海默的新药,药企之所以不计成本前赴后继的往里面烧钱,因为一旦谁最先获得突破,那所能获得的收益简直大到不可想象……

    说到底药企就是依靠高风险高收益的模式来逐利,其所能获得的暴利没必要去黑,但其自担的高风险也没必要去拔高。
  • 估计噶估计噶
    降低税费意义不大,就拿克唑替尼用于治疗肺癌的一种药来说,今天有患者跟我说,0关税后,这个药的价格是51500一瓶/月,之前的价格是53500/月,关税降低了2000。降低营销成本的可能性也不大,之前楼主在帖子里面说过,药企要开学术活动把这个药的作用讲给医生,这是必不可少的,这里我不度哦说了。较少审批环节吗?我觉得上市前的审批不能少,该有的要有。但是审批过程中的费用是不是可以政府承担,这一点我不了解纯属个人意见
  • A
    Ayin_sennet
    2000也是钱,不少了。
    营销这点在中国确实挺难的
    减少审批不是取消审批,我记得川普就怒喷过FDA,号称要改革审批制度。
  • b
    bigwizard
    爽总说的没错

    但国内也有实际情况,研发成本指望现在的医保体系?有点接不住,烧不起

    还是走印度路实在
  • a
    aweiwei
    不了解老年痴呆研发的童鞋,可以参考伟哥对辉瑞的影响。

    此外,我从另一个渠道看到了关于药物研发费用的预估,是Nature主刊2010年3月第9期的,一个欧美成功上市的药品(注意,能卖了才能叫药品哦,之前只能叫药物),平均研发费用是17.8亿美刀,平均研发周期是13.5年。我前面也说了,一个药物的专利就20年。

    药厂要在5、6年内,通过纯利把这些研发费用赚回来,注意,还得持续支出几乎同等水平的推广费用哦,还要交税(美国几乎是40%,欧洲只有20%多一点),还要继续支出人力物力……
  • a
    aweiwei
    难道你以为欧美没喷印度不保护药厂的专利么?天天喷月月喷年年喷。

    国内要是也走印度的那种无耻道路,对不起,会被制裁的更惨。

    美国的生物界也喷过药厂,明明可以通过预防避免的病,但药厂就是没兴趣投钱。美国奥巴马政府的精准医疗才投了多少钱,10亿美刀而已,还不够药厂塞牙缝,但药厂一个个都强烈无动于衷(明白这意思吧)。本来奥巴马政府认为精准医疗在十年内就可以取得极其客观的后续利益(每年至少节省300多亿美刀的医疗支出),但现在……
    我国也是类似的,我以前的单位还承担过一个中国工程院的项目,写一个白皮书,召集过卫计委相关部门领导开会,医保为什么不把体检纳入进来呢?明明一千元能搞定的事,为什么要等到变成不治之症花费几十万还人财两空呢?各位觉得原因是什么呢?

    此外,川普喷过药物的审批制度,觉得只要做了二期就可以上市了,三期么,让市场说话吧。结果被喷的体无完肤。各位觉得三期能省么?你去医院看病,大夫给你开药,说这是个新药哦,验证过了吃不死人,应该是有效的,但不知道比XX药强在哪里,也不知道效果好在哪里,便宜点给你开了吧。你估计砍了医生的心都有了。这是去超市买大米么?
  • A
    Ayin_sennet
    关于三期临床这事我觉得没什么,充分告知患者利弊,做好法律手段免责就可以,疫苗还有致死性副作用呢,打之前你还不是要签知情同意书。

    如果你要不差钱那就吃做过全套实验的药物。穷人有穷人的用法,富人有富人的用法。
  • a
    aweiwei
    除了中国之外,你以为国外没有滚钉板的医闹么?

    这事必须有强制审批,没有什么市场规律说话这种借口。
  • 华莱士
    老年痴呆和帕金森 这两种病比癌症更消耗社会资源 如果能有药物治疗甚至是有效缓解 都是难以想象的商业空间

    1 发病比例高 65岁以上 老年痴呆发病比例5%以上 帕金森2%左右 所以患者群体庞大
    2 患病周期长 都需要人照顾 对于社会医护资源的消耗太大了
    3 两个病都发现了超过100年 至今发病机理不明 这么多年投入了无数的资源进行研究 至今还在瞎摸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