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poleon 最近大家经常可以在不同平台上看到这样的报道,大致内容就是:团购网开始洗牌,各种团购纷纷裁员关门.
然而与大趋势成反比现象的是,Chiphell刚刚在十一国庆期间组织了一次CHH历史上涉及产品单价最高,团购总金额最大的团购:ASUS PA246Q,100台,总计金额399,900.00元.为什么CHH的团购一直在PC领域里能够长期保持在顶峰状态?又是什么样的原因会导致团购网纷纷洗牌?让我们一起回到那个纯真的年代,追忆下团购的初期模式和理念吧.
早期的团购目的非常单一:消费群体自发发起,通过数量的聚合随即向厂商下订单要求低于零售的价格出货.看似简简单单的一句话,里面却饱含着众多细节上的辛劳,经历过大大小小团购主办经验的我向家表述一下这种在我看来纯天然团购上的难点:
1.周期的控制.整个团购的流程基本分为:报名;收款;发货三个流程,每一个流程都存在自己的时间消耗周期,每一个环节的周期长短都要适度把握,长了,团购参加者的耐心会下降,短了,无法把团购人气最大化聚合,并且容易造成差错反而耽误了总的进度.
2.收款与统计的方式.如果只有10个名额,收10次款那么什么都好说,不管什么方式统计起来也不会有任何难度.可如果是100人,甚至200人的团购名额,那么收款和统计的工作绝对不会亚于任何一个初级财务的毕业考试.
3.汇款风险.给厂商汇款并不是毫无风险的,毕竟如果厂商失约意味着消费者的金钱完全打了水漂.有些厂商可以先付款后发货,有些则必须先发货后付款,这里面的风险评估最终承担者都是主办方,除了差错将会造成无法挽救的结局.
4.后期售后立场.作为团购主办方,售后肯定无法过多介入,但完全不介入一旦发生纠纷也会影响主办方的口碑,这一点上主办方所扮演的角色就好像柏阿姨一样(上海新老娘舅,俗称调解员),只有这样才不会得罪双方,让厂商和消费者都能满意.
说完了传统团购模式我们再来看看现在,自从团购人气影响到互联网之后,精明的网站站长与厂商们就想到了利用团购作为卖货与抛货的障眼法.简单来说就是商业化的团购.我们都知道团购本身主办方是不存在金钱得益的,既然如此谁又愿意整天扮演慈善家呢?那么当团购和利益挂钩起来,原本作为消费者武器的团购也就彻底变了味,后来的大批团购网涌现和如今的洗牌也就理所当然了,毕竟消费者不全都是傻子,就算被骗过一回两回也不可能永远只做傻子.
最后话题依然回到Chiphell的团购,刚刚已经提到了,没有人会永远扮演慈善家,Chiphell的团购当然也存在利益挂钩.有人喜欢赚快钱,现金进账就是最大的成就.有人喜欢赚口碑,持续发展厚积薄发.Chiphell不管是在商业合作上还是历届团购活动上,自始至终都以两个词语为核心:口碑与影响力.这就解释了为何Chiphell的团购永远都是那么的物超所值,并且每一次的团购都是那么的高人气.如今的PC网站之中,能够一次团购总金额40W,并且全部为用户先款汇至站长个人账户之中的,除了Chiphell很难再找到同级别的了,从第一次团购只有几人参加,经过4年多的发展,Chiphell的团购经历了许许多多次成功并已积累了良好的口碑和影响力,未来我还会继续保持这种良好的团购氛围,将团购始终当成是网站的宣传还不是盈利点去对待,40W已经成为历史,现在的问题是:什么时候Chiphell的团购总金额会超过40W刷新自己的新纪录?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
PS,每次团购还是会遇到会员疑惑为何要先款而不是走淘宝中介,虽然道理说出来之后各位都能理解,但是我觉得还是有必要老生常谈一下:真正的团购怎么可能让主办方垫资,除非金额小,不然在不赚钱的前提下还要自己掏钱垫资的主办方恐怕打着灯笼都很难找到了.
再PS,Chiphell现在的团购与国外正在流行开的C2B非常相似,可能很多朋友都知道B2B,B2C,C2C的含义,至于C2B,大家Google或者百度一下就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