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

  • f
    freerock
    第一名10W++
    第二名10w
    第三到第一百名瓜分剩下的不到9w辆?

    这个市场太畸形了
  • z
    zq7323
    通过拆解和生产平台分析,已经证明了这车就是雷诺escape的再生版,可惜那是一台淘汰mpv,而且这么一改mpv的优势也丧失殆尽
  • z
    zq7323
    对的,市场说话是王道,拭目以待。
  • z
    zq7323
    楼主对一未经本土市场检验的,零口碑的一款未知来历的,未知生产平台的拼装车如此热情拥戴,要么是一贯冲动,要么太有钱,所以不太把钱当钱
  • z
    zq7323
    他还真不是车托,他对这车了解的太少,给他参考资料还不屑看
  • z
    zq7323
    楼主想换车的时候,大七已经无影无踪了
  • s
    soochowwangwei
    买车不看底盘发动机,反而盯着电子设备,不愧是电工论坛
  • a
    atoomagic
    mobile01上,我感觉都是车黑
  • a
    amanda1221
    XD阿!~如果是做平板电脑或者其他电子设备.

    台湾货没啥问题...

    但是汽车的设计测试和制造,从工业设计上来说绝对不是请各设计师,设计一个样子不错的外壳就行的.

    看似生硬的汽车,里面的灵魂是相当重要的.

    一辆车的利润怎么计算,使用的材料,人工和最后的成本

    你花了这点钱绝对得不到同等价位更多的东西.

    请相信在国内的汽车领域,一手车的价格决定其品质和级别的

    一分价钱一分货在汽车行业绝对是不会改变的.
  • a
    amanda1221
    关于汽车价格

    国内的确偏高,polo当年在日本花11万人民币买到的polo是电动窗,6碟cd

    而国内14万的是手摇窗,磁带无音响

    宝钢提供的钢材质量也不够稳定,这是导致国内polo上市价格偏高的最主要原因.

    宝钢运来的polo车身,再德国人的标准检测当中,首批报废率是50%

    也就是宝钢生产的polo车身平均2个车身有1个就被直接报废掉.

    德国人检测后生气了,当场把不合格的用铲车全部销毁,不允许宝钢拿回去返工.

    所以当时第一批polo,每个车主要多承担一个车身的成本...
  • 河边的泡泡
    电子系统多好是不牢靠的.
  • a
    amanda1221
    当时polo全球同步上市,厂里做过比较.

    国内在采用了小部分的国产部件后,售价还是远高于日本.

    主要原因是车身报废率其高,当然也就这些德国人认为有问题,国内的工程师认为没啥问题的.

    然后就是自动化程度低,好在现在新的流水线上来了,现在生产自动化程度提高了很多.

    除了检测等必须人工参与的,基本可以达到全自动化生产了.

    最后,苛捐杂税.
  • t
    taicaile
    堆砌参数吗 当年wm 现在的安卓 山寨的大都参数比大厂的好看
  • f
    false
    新车评有一组文章,分析纳智捷SUV/MPV的技术来源。
    推荐一下:http://www.xincheping.com/Carbarn/948.htm
  • 都市乖乖宝
    这伙居然不是力帆?!
  • t
    taicaile
    最终 正如上面那位力挺大7的 我会持续关注一段时间 仅限于关注哦
  • a
    amanda1221
    要不要把魔都5w的牌照算上去
  • q
    qin_1314
    我也觉得你们这些车神搞笑了,车好不好自己开了才知道。网上的汽车评测都巴不得把汽车当赛车开,特别欧美评测。而且每个人自己要求不一样。你们摸都没摸过这车。怎么就不听楼主说说。楼主是关注,想考察啊。一味自以为是的喷。。。笑死我了。看来电工的逻辑性不如我们医生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