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开始,上头某科室猛刷存在感,要求全市系统内青年干部每月参加业务能力测试。
为了督促大家学习,鼓励先进,鞭策后进,要求各单位通报各自的头10%和末30%。
此外,为了应付审计,各单位不得核批与工作无关的加班(还是审计明白,你这破考试和工作有毛线关系),所以这考试都安排在工作时间。
好么,四月五月的两场考试(其实三场,四月考试因系统问题,五月重考了一次),还有为了稳定考试安排的考试系统压力测试,全部安排在工作时间了。
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场景,这头我在核实企业的相关资料,那头鼠标拼手速点考试题目。
题量不多吧,四月份45分钟120题,五月份45分钟150题,政策,概念,计算这些。单选多选判断。

反正我二十分钟可以做完单选判断的概念政策题,计算全部瞎点。多选全部ABCD。
到了六月,下头反响太大,于是要求基层就考试开座谈会。
最后汇总上报了几条意见,题量问题,考试频率问题,命题与业务的关联,考试时间安排问题,试卷统一的问题(要排名,但是题目是题库随机抽取)。
盼望着盼望着,上级部门从善如流,六月考试如期而至。果然减少了题量,45分钟100题。然而,这他妈和考试通知下发的考试资料怎么不一样呢。根据考试通知,要求大家根据考试资料好好考。资料里说六月专题是A内容,结果又出了三分之一的B内容。
经过复杂的加权计算剔除了B内容,终于计算出了考试成绩。
看了内网公布的考试成绩我又懵逼了。可能某科室根本不知道,我市系统内部有两个和我同名同姓的,考试结果只有名字分数,没有单位。
一个80多分,一个50多分,可能还有个缺考了,按常理呢,我自认80多分没问题,但是那个50多分上上下下都是我同年进系统的年兄年弟,或者说难兄难弟,难不成我该去那里对号入座。。
嗯,等着单位张榜公布后30的末学后进,看看有没有我。
题外话,据说后30要集中补课,我都迫不及待了。自己手里一摊事情,最近又被抽调加入了某专项工作项目组,实训。所谓实训,就是旁听某全国大比武课程,然后参加大比武的去考试拿名次,我们集中办公干活。
领导非常艰难地挑我参加了这个项目组,项目组三个要求我除了年龄40岁以下,其他都不符合,没办法,我们分局就没符合的了,只好把我推去顶包。
其实学新东西我挺喜欢的,就是那句,你两头兼顾兼顾。。。嘿嘿。
所以,还是考试后30,拉我去补课补考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