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觉得呼喊上升通道已经关闭的人都是给自己的不努力和差劲找借口

  • N
    Naiman
    扯**蛋

    屁民只要努力就能把自己拉扯到中产的的上升通道,你举一个例子给我瞅瞅

    现在的高中生、大学生,毕业以后能努力工作把自己拉扯到中产阶级么?

    买彩票中奖还特么能变富翁呢,你咋不说中国只要一直有福利彩票就一直有上升通道呢

    煞笔
  • N
    Naiman
    瞎扯

    上升通道缩窄、阶级固化都伴随着一个共同的现象,阶级向下移动

    经济发展放缓,上层要维持奢华的生活和对经济的控制就只能把矛头转向对内剥削,新增的经济总量赶不上上层的胃口,那中下层阶级的蛋糕就会越来越小

    所以中产阶级的焦虑不是升不上去,而是无法维系自己现在的地位

    一个一线城市有车有房的家庭中产阶级知识分子家庭,是很难把他们上小学的孩子培养成一个同样能买得起车子房子的中产阶级知识分子的

    同样的,一个北漂打工族月入两万能活得潇洒,他的孩子到了他的年纪就几乎肯定没法达到他的成就了

    所有对上升渠道的抱怨,都是对自身阶级下滑的焦虑,因为自身阶级下滑,所以想要往上爬,所以才对所谓的上升通道如此的敏感
  • 残忍小红帽
    骂人不太好。我觉得你说的不无道理,但是前两条太绝对了点。人类这个社会从来就不存在努力就一定能成功的情况,不努力一定不成功是有的,努力的人中还是有一部分人能成功的。第二就是现在的高中生大学生毕业后完全不能把自己拉扯到中产阶级么,我觉得也太过于绝对了一些,现在在创业大潮下(我并不支持)也有一些90后已经进入中产阶级的行列了,这个在创投圈也还是挺多的。所以我觉得前两条作为佐证你的观点的话不是很对。
  • k
    kidthief
    如果你看过lz的上一个关于前任的帖子就知道了
  • 林语堂
    你这才是张嘴就来,你去看看我什么时候回过楼主的其他帖子。

    这个帖子因为正好跟楼主自己的逻辑自洽我才说出来。
  • 武松
    我是2000年大学毕业的,毕业后第一份工作月薪4.5K。当时上海内环的房价均价大约也是这个价格。

    今天内环房价均价大约在8万不止。985毕业生第一年能拿到的月薪平均在10K左右。

    十七年里,工资翻了一倍,房价涨了20倍。
    凭良心讲,我很难认同到中产阶级的上升通道没有变窄。

    容易给人错觉的是,中产阶级的绝对数量在增长,因为我们这批人是中坚。事实是,同样的起点,靠自我上升到中产阶级的通道大大变窄了。

    本帖最后由 武松 于 2017-6-13 18:14 通过手机版编辑
  • k
    kidthief
    所以你认定lz被女朋友劈腿是因为他不努力和差劲而不是因为女朋友的问题?
  • s
    sank2000
    你狗把所有上升通道都关闭了,泥潭说的。
  • 林语堂
    你把本帖的标题套进去看,这逻辑是不是一样的?

    这不是我的观点,是我按照楼主的帖子标题推导出楼主应该持有的观点。
  • N
    Naiman
    全民创业叫上升通道?别搞笑了行么

    上升通道应该是啥样的?能不能上升不说,我努力了,就算不能提升自己的阶层,你这通道不能是滑梯直接让我出溜到底层去吧?

    这跟上升通道狭窄不狭窄都没关系了

    80年代高考是上升通道,那个通道多狭窄?83年全国17到20岁的适龄青年9100万,高中在校生700万,通过预考参加高考的170万,本科录取生不到10万,重点大学录取生加起来能有2万么?我估计够呛

    但只要你进入到这10万人里,基本日后一个中产不成问题吧?最起码本科生毕业一年定级正科,别得罪人别受处分别倒霉遇上运动三五年副处没问题吧?

    但是就算你考不上,你的阶级会下滑么?的确农村家庭供养一个壮劳力不干活光学习是个很大的负担,但是会让你家变赤贫么?工人阶级会复读几次就失去城市户口被赶去种地么?就算日后工人们下岗了,当时的人们可是不知道自己日后的悲凉处境的,走上高考道路的学生们就算失败也不至于说血本无归吧?

    创业是这么回事儿么?全民创业就更别提了,一个小康家庭想创业那得全家借钱上阵,光靠一个大学生自己有戏么?创业失败率有多高?一旦失败那一家人都回到解放前的占一大部分吧?你管这种跟彩票没啥区别的玩意儿叫上升通道?而且就算特么创业成功了,也就是个个体户啊,能拉到风投翻身把歌唱的全中国你掰扯掰扯能有几个?
  • 残忍小红帽
    别跟他一般见识
  • k
    kidthief
    问题是女朋友劈腿这种事情原因是各不相同,然而高考确实一视同仁
    你付出多少,就能收获多少
  • 林语堂
    且不说高考是不是真的就一视同仁了,单就你把通过高考等同于阶层跨越,已经是曲解了
  • k
    kidthief
    中产阶级大多在35岁左右没毛病
    问题是现在这届毕业生在十年之后能不能达到中产阶级才是问题
    房价确实病态,除开资产方面,做到企业中层还是靠自我努力还是没什么问题
  • n
    n3wyjn
    就事论事,出了社会才是考验你的时候吧高考只是第一步而已
  • a
    aironline
    看过,不过和我的问题无关。林语堂的发言和圣母有毛关系?广阔心胸和嘴炮放一起说是什么鬼?
  • z
    zerlier
    所谓上升受阻,是说大部分中产阶级无法通过普通合法的社会机制让自己的孩子至少成为同级水准

    我觉得这个说法很有道理,事实上,我个人感觉,这个现象确实已经开始出现了

    而且这个观点可以从这一点自然推出:泥锅的人从A+n阶层提升到A阶层,基本上离不开来自小于A阶层的人的提携,A阶层越高越明显。推论:从而,以A阶层能调动的人脉,A阶层的后代大部分只能提到A+1层,除非A阶层本身很低
  • 武松
    LZ这种的确让人有一种何不食肉糜的感觉。也不明白有什么好傲娇的。

    当一个外地来的普通大学生努力工作呕血熬夜到毕业两年就拿到年薪30万,然后发现刨开吃用开销还要熬十年才能勉强凑个外环首付,房价还在年年以20%的涨幅增长时,那种绝望你能体会吗?

    已成为中产的有什么可傲娇的?坦诚地承认一句自己占到便宜了就那么难?喷别人不努力来衬托自己这种行为反正我是觉得很low
  • 武松
    加入中产阶级无非两个要素:第一拥有房产。第二拥有职业上升空间
    房产不说了,职业上升空间,和我们这一代比,现在的这批大学生同样变窄了。我外企呆的多就说外企,我刚工作的时候,中高层管理者很多是老外,经过十几年时间,现在这些位置大多被中国人占了,准确来说就是我们这批七零后八零初。而且现在经济状况越来越差,人力成本越来越高,很多公司开始撤出中国,除了少数互联网行业,大多数公司的岗位固化越来越厉害,尤其是中高层职位的流动性越来越低。
    现在这批大学生,要在公司的职业生涯上和七零后八零后看齐很难,上面的屁股把位置坐死了,上升机会小很多。

    所以,自我奋斗式的中产阶级之路对现在的大学生来说,呵呵。不说了
  • i
    iceliking
    说了半天,请先定义一下什么是中产阶级吧
  • N
    Naiman
    1. 非资产阶级
    2. 过上体面有尊严的生活
  • k
    kidthief
    同样不能否认这段时间依然可以说是流动性最大的一段时间,同样也兴起了许多互联网企业
    上海房价确实贵,可中国这么大有几个上海?更多来说是国家发展不均匀,人口集中在沿海城市
    同样的你可以拿20年前身边的人来比较下,人是过的更好的多还是更差的多?
    说到没有职业上升空间,日本不是更难?那么日本阶层固化严重吗?大家还是向往日本
    说白了都是经济才是第一位
  • g
    ghsyterry
    资源不再稀缺,人们无需只有独木桥可走本身就是道路变宽的体现~
  • 腚眼冒热气
    讲真,我就是占了早毕业的便宜。那时候房价没起飞。我表弟这一批孩子他们比我优秀和有拼劲多了。 同样县城工人阶级的家境,没法靠家里,面对城市的房价真是绝望了。
  • g
    ghsyterry
    中产阶级(或中产阶层),是指人们低层次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得到满足,且中等层次的“感情需求和尊重需求”也得到了较好满足,但不到追求高层次的“自我实现需求”的阶级(或阶层);由于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且大部分人的财富是以家庭为单元拥有的,所以中产阶级主要由“中产家庭”组成。

    泥潭总喜欢把中产阶级的基本需求当做自我追求高层次需求了。。。
  • 高达八成
    人勤快点,又不那么傻逼的话,上升一个档次也没多难
  • 残忍小红帽
    同感,还是和个人以及家庭教育世界观相关。
  • i
    iceliking
    傻逼程度和勤快程度会被你的阶层限定,你觉得自己做事还可以,但在上一层人看来,你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傻逼。这是没有办法的,隔隔几级看就好比人看蚂蚁蜜蜂爬不出玻璃瓶一样
  • 草泥羊
    路过,有些人就是不信自己努力可以上升,天天怪政府不给躺着的他奶肥。然后抱怨社会咯。

    另外你坛拆迁出来的中产阶级和各种满身负债的中产阶级,能和自己赚钱满手现金的中产阶级一样?一个思路不一定对。

    [本帖最后由 草泥羊 于 2017-6-14 08:20 编辑]
  • s
    sakerping
    行业都是有起伏的。看不透这一点就是自己的幼稚,不怪别人。原来PC行业赚钱多,现在是互联网公司赚钱多。但改变是要有机会成本的,每个人的信息来源都是有限的,社会是否提供了足够的透明公开的信息供个人决策?

    当人们在讲上升通道和阶级固化,本质上是在说社会的公开透明的规则是否给了尽可能多的人群以尽可能多的机会。这个话题可以说的很深,但绝对不是说个人是否努力这么简单的。你说通道关闭就是你不努力,他说通道没关闭就是他努力了。别逗了,就算穷光蛋没通道是因为他们不努力活该死,但那些中产阶级也该有机会更进一步的,他们是否还有机会?
  • 我爱一条柴啊
    马克
  • 模拟器高手
    信息不对称本来就是社会阶层斗争的法宝,所以卢瑟永远是卢瑟,就好比打战略游戏,你以为你智商够用,实际上,对面地图全开,你全是黑影,你做什么都被对面当成是傻逼,因为他永远比你领先一步。
  • 残忍小红帽
    并不是说每一个努力的人都一定会成功,而是说努力了就有成功的机会,你可以说这个通道在变窄,但是这个通道依然是存在的,而且是普遍存在。你可以去看看身边的穷苦的人,特别努力但是受限于阶层连一级都爬不上来的我一个都没见过。蠢懒馋或者家长蠢懒馋导致家庭贫困还一天到晚游手好闲觉得自己本事多么大就是社会对我不公平的则满街都是。
  • N
    Naiman
    你说的是小康阶层,满足温饱的层次,到中产阶级已经是可以追求自我实现需求了

    你自己琢磨琢磨,谷歌工程师、大学教授、职业运动员、演员、记者,从资产层面来看很多都是中产阶级
  • N
    Naiman
    你现在看到的上升人士表现的是5年、10年、20年前的上升通道

    现在我们说上升通道变窄,是说现在的年轻人在5年、10年、20年后的情况

    要不你来说说,高房价、高教育成本、低教育回报、高创业风险、低创业收益的时代,年轻人怎么提升自己的阶层
  • k
    kenjy
    西方发达国家中产通过教育稳定把持几个中产的专业工作,这些工作都需要长期学习专业技能,并且收入不错比如律医教,所以后代成为中产其实可以预见的,国内没有这样的稳定路线和职业,所以普通人后代会再经历一次混沌,这样并不坏。
  • s
    spouter
    啧啧,你谈每隔几个月就被逼疯一个,图狗鸡汤威力大
  • s
    slr
    发达国家是有明规则的,大陆各种潜规则人治,所以看不清自己的未来才是正常的,因为你的未来可能就是某人一句话的事,而这句话的不确定因素太多太多,为此浪费了太多太多的社会资源。

    [本帖最后由 slr 于 2017-6-14 11:01 编辑]
  • c
    clockworkjian
    前几天看决胜21点 男主本身各种nb 上的也是麻省理工 还要拼了老命上哈佛医学院 想不通
  • 兜兜头有糖
    中产阶级很庞大,你说的这些只是中产阶级的一部分,美国只要收入高于3.5W年就属于中产,你自己算算
  • p
    pjcddt
    看标题就觉得三观挺正啊,进来一看画风怎么是要把楼主摁在地上摩擦摩擦的节奏,不懂
  • y
    yfl2
    好像没人说已经关闭吧,已经关闭就天下大乱了,只不过变窄了
  • N
    Naiman
    然而美帝的中产也在萎缩,支出高企、收入冻结甚至下滑,新增的GDP就没普通人什么事儿

    从里根时代给大企业松绑以后这个趋势就越来越明显,苏联垮台以后美帝就更不需要再收买劳动人民了

    韩国也这样,中产极其艰难,供一两个孩子上大学就已经需要非常大的支出,更大的问题是哪怕好大学毕业,也无法走父辈的道路努力工作维系现在的阶层了

    国内呢?教育产业化,地产兴邦,经济增长放缓,十五年以后,中产自己有三五套房子,竭尽全力买学区房/上私立学校以后,总算把孩子送进清北了,孩子毕业找得到工作么?买得起房么?努力半辈子,赚得钱比得上自己继承的遗产么?

    拼爹资本主义的意思不光是富豪只能靠继承成就,而是所有阶层,努力奋斗机遇加起来都没有世袭更有决定性
  • 雾桑
    我跟些台湾同龄人聊天时能感觉到她们身上的忧虑,我理解这也是为什么台湾在讲”小确幸“。
    因为她们已经"绝望"了,她们的父辈跟我们一样,从无到有,各种高速发展,凭借一己之力事业搞得不错,House也有。
    她们发现,跟她们父辈相比,她们付出相同的努力也不会有怎样的回报,台北的房子依然高不可攀,情感总要宣泄,要“正义”要“反黑箱”
    所以我不去嘲笑“小确幸”,过不了多久我们子女这代人就会这样。
    论坛上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大多还是赶上了好时光。当然,也有代差的。像我这种85后的,比武松形势是严峻了不少,但比90后又强多了。

    本帖最后由 雾桑 于 2017-6-14 11:55 通过手机版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