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看到一些观点,那就是一些根据名著改编的动漫游戏影视作品,糟蹋了原著。
以三国为例,有人说一骑当千、三国无双等动漫、游戏以及一干三国题材的烂片,糟蹋了三国文化。原因倒也直观,因为它们把三国改了个破头烂腚,最终效果也不见得多好。
百度百科里“糟蹋”的涵义有两层,一层是浪费、破坏,一层是侮辱。
“浪费”这个我觉得很好理解,毕竟像三国这种题材,本身就是块好料,把相关作品搞砸了确实有些浪费资源的意思。但是,这似乎并不会对三国作品本身造成什么损害。“浪费”不过是浪费了一次制作三国相关作品的机会,并不是说这一次砸了下一次就没了,只要有人有这念头仍然可以继续创作。
“破坏”能破坏什么?我想只要原著没被焚掉,这些东西不会对原著造成丝毫损伤。破坏的应该是观众对原著的看法,原作在人们心中的位置。这类作品可能会歪曲观众对原著的认识,进而对原著做出欠缺根据的评价。这种破坏虽可能存在,但不能因此而当成一个罪过。只要改编作品不故意伪装成原著,注明是“改编”或者“非原著”,拥有正常判断力的观众自然能明白改编与原著之差别。我觉得当下以市场为目的的这种改编,应该达不到能够撼动人们对原作认知的地步,除非有一股自上而下的强制力量向人们灌输与原作相悖的价值观,才可能造成原著在人们心中价值的崩坏。
“侮辱”本质上只能侮辱到“人”,作品本身貌似并不能成为被侮辱的对象,我往一本书上撒尿并不能给这本书造成什么不快。可能被侮辱的,我认为应该是作品中所体现的“人”,这个就可以引申出许多了,可以是一部分人,也可以是一个民族,也可以包括它的精神。我想,也许这就是很多人想要维护的东西。不过,这种引申,可大可小,在不同人心中有不同的理解,并没有一个硬性的标准。
总之,我感觉除非是强制力量刻意打压,才可能真正对原作形成破坏,一般情况下的改编行为对原著所能产生的“糟蹋”着实有限,而且具有一定程度的主观性。不知各位对此类“糟蹋”有什么看法,欢迎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