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很幼稚的问题 其他国家也有各地难懂的方言嘛?
- Devzzy吴语和闽语有个共同的演化来源,古吴—闽语
在往上古吴—闽语和古楚语还有个共同的演化来源
吴闽分化后,古吴语和古楚语分别演化成了吴语和老湘语,吴语和老湘语的交界地带形成了赣语
吴语和粤语区别大很正常,因为说起来粤语和官话在演化支上反倒是六南里最接近的
但吴语和赣语、老湘语的区别可没那么大,吴语和老湘语是唯二保留了全套浊音的 - Devzzy闽语之外的六南有不少相似之处是事实,不过他把吴语排除在外就很有意思了。
十里不同音是事实,不过在这里不是关键点。判断某种语言的归属三点基本要素:发音、底层词汇、语法。十里不同音顶多也就是个发音。
而且发音也不是靠十里同不同音判断的,浊音保留的程度,入声保留的程度,等等。
就像邵阳话发音几乎完全入官了,但依然保留全套浊音,再加上底层词汇和语法的区别,那它就不是西南官话,而是老湘语。 - 大手绝对比德语英语的大
汉语的各个语系都可以比得上欧洲的一个语族了
德语英语的差别估计也就是泰州话和绍兴话的差别。 - Devzzy语系语族这种词别乱用啊……
- 大手语系这个确实有点
那么叫啥?语区? - Devzzy语系最大,印欧语系,汉藏语系这样。
语系下面是语族,语族下面就是语言了。
汉语分类的主要分歧(注意是分歧,没争议,不同目的角度不同)在于
一种认为“汉语”这个概念不是一个语言,而是直接是一个语族,下面包括官话、六南(吴赣湘粤客闽)、晋语、某些难以分类的土话这些语言。
一种认为汉语这个语族下面只有一种语言,这个语言叫做汉语。然后刚才说的官话、六南、晋语、某些难以分类的土话这种都是方言。
本帖最后由 Devzzy 于 2020-7-3 22:36 通过手机版编辑 - Alfons十里不同音大多数地区是可以相互交流听得懂的
只不过音调有区别
甚至可以很自然的各自说自己的方言 - Alfons我爸能说吴语赣语
我妈说赣语
我外婆说客家话
准确跟你说,吴语和赣语两种语言相差极大,发音和表达方式都有很大差异
但是赣语的到广东地区粤语上手绝对比吴语快太多
很多表达方式都是赣粤有但是吴语没有的
比如把儿子叫仔
湘语个人觉得跟赣语就基本没有区分度,连语调斗很像,感觉是江西填湖广造成的
本帖最后由 Alfons 于 2020-7-3 15:09 通过手机版编辑 - Devzzy问题是区分度不是以个人感受定义的啊,刚说了,三个基本要素。
发音,底层词汇,语法。
你举例的“仔”是底层词汇的很好例子,这可以说明吴语和湘赣粤的区分。但语言分类不光是找不同,还有找相同。
吴语和闽语外六南其他几个语言还有着相当程度的共享底层词汇,别的不说了,最基本的第三人称指示代词和领属助词都是渠、个的音变而不是他、底。
另外湘语和赣语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老湘语和吴语一样保留全套浊音。事实上老湘语和吴语的互通程度甚至高过你想象。 - Devzzy听感是很不可靠的,光靠听感赣湘都很官,但内里差了很多
湘语内部更是复杂,新湘语和老湘语的关系也不比西南官/赣语和老湘语之间近多少 - Alfons会说会听就是对发音,语法,词汇的了解吧,不是凭空分析
他赣语是几,吴语是伊,粤语是你说的渠?
领属助词是啥 - Devzzy粤语是“佢”,而“佢”,“几”和“伊”其实都是“渠”(其)。
说白了就是最初都是用“渠”(其)对应的音作为第三人称代词,但在语言的漫长发展过程里在这些语言许多字对应的发音都发生了变化,当地人在书写记录时就借用发音更贴近的字来替换。
领属助词说白了你可以理解为官话的“的”。在官话里用“的”,而六南大多数都是用“个”。
用“个”往上追溯是用量词表领属,粤语现在除了继续用“个”(他们一般写作嘅)来泛用之外甚至发展出了用更精确的量词直接表领属(比如《破坏之王》里那句“我副Armani啊!”)
说到“的”了可以再详细多说一句,用“的”这个字来表领属其实也是借用,只是对应口语里“di”这个音,最早用“之”,后来“之”的发音发生变化了,就借了“的”这个字过来。
然后我们都知道现在表领属的这个“的”发音是“de”。
回到“佢”、“几”、“伊”,现在它们在各自的口语里已经和“渠”的发音对不上了,就像现在“的”表领属时的发音已经和“的”的本音分离了一样。而且那个“本音”本身也变化了。
说完这些还有另一个需要提一下的,就是官话作为几百年的通用语把一些中心城市的词汇给洗了一遍。
很多南方的城市,郊县还是“渠、个”,但城区已经混用或者单用“他、底”了。
如果继续发展个上百年,说不定就全面变成“他、底”了。
而反过来这也是现在“他、底”和“渠、个”能够各自有那么大的使用面积的原因:
分别是一千多年前北朝通语和南朝通语的对各地语言的洗词汇结果。
本帖最后由 Devzzy 于 2020-7-4 00:27 通过手机版编辑 - 耶律德光首先把语言和文字分开归类,粤语虽然用汉字但不是汉语读音,基本是南亚语发音对汉字的注音阅读,跟北方官话西南官话发音没有衍生关系
- Alfons根据个人对吴赣粤客家的了解
他们之间的共通性肯定有的
但是吴语和其他几种方言的区别远远大于其他方言之间的区别
应该是有大量的东夷语和越语元素的加入造成的 - vermilion北方方言,西南官话没那么难的
- Devzzy吴语发音其实没什么东夷语和越语元素,至多是词汇上的。语法上可能也有,但各地语言语法区别其实都挺大的。
其实我估计你平时听到的湘语基本上都是新湘语(长沙、湘北、靠近江西的基本上都是),新湘语和老湘语不论是听感还是亲疏都区别很大,虽然都归为湘语,但其实不是一回事。
吴语的发音和老湘语听感类同程度和共通程度都相当高,毕竟都是保留浊音,韵尾大幅脱落
这二者听感上的最大区别也就在于脱落的韵尾不一致,吴语还保留入声韵尾,而老湘语的入声韵尾完全脱落只保留调值,但反过来吴语脱落的许多韵尾老湘语还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