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肃贴]从校友会谈起 ---> 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 读书笔记
- luoluo007这篇文章分析的极好, 这么宏大的命题用如此篇幅的短文给描绘出来, 洞察力可见一斑, 大家可以一看,
- DarthVadar这本书写的不错,但是某些内容略有些偏激
- 梁山土鸡谢虫片!
- luoluo007看完了吗?
- MrAmethyst中国文化的最大特征就是出了一堆作者这种先射箭后画靶的傻逼,以自身好恶来进行倒果为因的辩护,和科学精神完全背道而驰
- luoluo007说明你缺乏洞察力
- luoluo007作者所谓的良知系统是指文化对本能的加工,即不同文化对“人”的不同设计。中国文化的底层代码是单个的人只被看作是没有灵魂的身体,而必须通过“二人”去定义“一人”,情绪问题因此也身体化了。把儿童当成人,把成人当儿童,抹杀青春。
- luoluo007孙隆基称,以前的包办婚姻,和现在的相亲,有其合理性。因追求爱情,需要完善的自我,既能主动追求,也能承受挫败,而传统中国养育环境下,培养出的人,多是有软塌塌的自我,难以完成如此复杂的事情。
- luoluo007终生学做人 结果成蚂蚁
- luoluo007国人之心于极少处体现。禅宗和心学中偶见。中国哲学一直发展不出一套真正的形而上学。原因可能来自农业社会的集体性。群体接受牺牲个体来延续群体。
- luoluo007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merleau
链接:http://www.zhihu.com/question/19999927/answer/37338849
来源:知乎
除了在一些非常早期的论述中,拉康不讨论主体间性甚至非常排斥这一概念。拉康理论中,主体间性作为主体与他者之间存在的“本真”关系根本不存在,他者永远不可能被当成主体一样来看待,这个道理用L图解释得非常清楚: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merleau
链接:http://www.zhihu.com/question/19999927/answer/37338849
来源:知乎
S(主体)与A(他者)之间建立的关系是拉康意义上的“主体间性”,但这个关系被一种想象关系所切断。主体不会得到任何真正来自他者的信息,他所得到的是自己的想象,“以相反的形式回归到自身”。imaginary在这其中所起到的弥合作用不是一种“虚假意识”,而是非常必要的,因为直接接触到另一个主体作为他者具有极大的创伤性,在精神分析意义上会导致自我象征身份的动摇。 - maxkong马克一记
- silentkill马克
- ayxgaly无论论点是否偏激 触及的问题的确值得思考
- luoluo007希望大家仔细研读此楼中的文字
- luoluo007支持一下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