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荣还是没搞明白,以中国的体量,古代军事运输最重要的不是陆路,而是水路,如果只按陆路距离去计算补给,一定会出问题。
黄河支流渭河连接了狄道(临洮)、天水、陈仓(宝鸡)和长安,渭河支流泾河连接了安定和长安,这是魏国的交通线。
黄河支流洮河连接了狄道和金城(兰州),这是魏国的另一条交通线。
长江支流嘉陵江连接了散关(宝鸡)、略阳、阳平关、剑阁(广元)、巴西(南充阆中)和江州(重庆),从剑阁经梓潼、涪县(绵阳)即到成都,这是蜀国的交通线(故道、金牛道)。
嘉陵江支流白龙江连接了武都(陇南)、阴平(陇南文县)、葭萌关(昭化,剑阁东北20公里处),白龙江支流清江河连接剑阁和葭萌。
嘉陵江支流西汉水连接了天水、祁山、武都、略阳,这是诸葛亮出祁山所走的祁山道。
长江支流汉江连接了阳平关、汉中、上庸、襄阳和江夏,前段是蜀国的交通线,中后段是从汉中到荆州的交通线道,蜀汉曾一度控制。
渭河支流斜水(石头河)和汉江支流褒河在分水岭五里坡相遇,这就是褒斜道,是靠人力修建栈道连通,自古就是连接关中和汉中的交通要道,三国时期多次破坏重建。
汉江支流濂水河和嘉陵江支流渠江支流巴河穿越米仓山相遇,这就是米仓道,从汉中经巴中、巴西入蜀,也是一条要道。
此外,邓艾走的阴平古道,是从阴平翻越摩天岭,沿嘉陵江支流涪江而下,到达江油关(绵阳),经绵竹直达成都,翻越摩天岭这段没有水路可用。
从关中到汉中还有两条栈道,傥骆道(汉中洋县-西安周至)和子午道(安康石泉-长安),都是沿多条河谷多次翻山岭相连,路程短而险。
![]()
![]()
(图中未显示白龙江和西汉水)
因此蜀国进攻时,逆流而上,作战地区是在黄河水系与长江水系的分水岭以北,魏国进攻时,顺流而下,蜀国防守地区就是剑阁和阳平关了。
而且由于蜀栈道沿河谷凌空建设,陆运不必说,水运在水流湍急的地段也需要纤夫从栈道上拉纤,一旦栈道被烧毁,未完全修复前就无法通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