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单田芳的评书实在是越听越反感,有同感的进

  • f
    ff42
    听单田芳说书就一个感觉——这丫正儿八经的历史知识一点都没有,说书的时候大量夹带想当然的东西。比如最近听他的水浒,他对银两的认识简直荒谬到了极点。随便举几个他评书里关于银两的例子:
    1、及时雨宋江投靠小李广花荣那段日子,知寨府里每天给这黑三郎支20两银子供其零花(不含衣食住行)。
    2、第一次英雄排座次之后,黑旋风李逵要回家探母。临行前众好汉纷纷送礼送钱让李逵带着路上使。最后送得太多,这铁牛只好把大部分留在山上自己的宅子里,仅带了一小部分约摸一千两身上。
    3、高廉是高俅的弟弟,给高俅送礼花了白银一百万两买了高通州知府这顶帽子。

    关于一两银子值多少钱,网上很多以购买力平价来折算的对比,有兴趣的可以去查找以下。总之两宋期间,莫说黄金,白银都是那稀罕物,一般流通的乃是铜钱,一千钱为一贯,约等于一两银子。很多老百姓活一辈子都没见过白银,因为白银的币值太高,根本不适合贫下阶层的日常流通。
    至于一百万两是什么概念?北宋败于契丹被迫签署檀渊之盟,规定每年向辽支付岁币30万两(其中10万两以实物支付),北宋因此不堪重负...

    [本帖最后由 ff42 于 2013-1-29 10:53 编辑]
  • 大实惠
    一千两银子按小称十六两一斤就六十二斤半了
  • 无敌廖冬瓜
    孙悟空比f22快几万倍,关羽身高3米多,青龙刀1000斤,四大名著私货太多,千万别再看了。
  • V
    Vassili
    你说的这事我觉得都太深了,单老好多常识性的东西都错,比如世袭罔替都念成世袭钢替
  • V
    VODKA
    坐等楼主被喷。。。。。:D
  • 绯雨流
    高俅比蔡京黑多了,西门庆巴结蔡京得了“金吾卫衣左所副千户、山东等处提刑所理刑”的五品官职,只花了三百两金银和蟒衣、紵缎若干。
  • f
    ff42
    你这姿势不对吧,我不喷“名著”,喷下说名著的人都不行?
  • w
    wascoo
    我每次听到说银子的时候,总是觉得和*100换成天朝币购买力相当
  • f
    ff42
    *100都差得远,北宋时在州府地的小馆子里摆一席寻常的鸡鸭鱼肉再加几坛自酿水酒7、8个人敞开了吃喝也就几钱银子的事。
    武林外传(明朝)里跑堂和打杂的每月二钱银子虽然略低但也算靠谱,不过李大嘴身为主厨且是唯一的厨子也拿二钱少了点...
  • h
    hudihutian
    大额的肯定是纸钞嘛,宋朝还是有白银当货币流通的,宋朝的铜少,铜钱倒是个宝贝,禁止出口的
  • 阿翠
    都已经反感了就不要再听了。
    推荐楼主听百家讲坛,跟评书口味差不太多而且表述严谨符合历史.
  • 绯雨流
    查了一下,赵瓯北在<廿二史札记>卷二十六 宋史<岁币>条里记

    “宋真宗与辽圣宗澶渊之盟,定岁币之数: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仁宗时,辽兴宗以求地为兵端,再与定盟,加岁币银绢各十万两匹。夏主元昊既纳款,赐岁币银绢茶彩共二十五万五千。南渡後,高宗与金熙宗和议成,岁币银绢二十五万两匹。孝宗再与金世宗议和,改为银绢二十万两匹。开禧用兵既败,宁宗再与金章宗议和,增为银绢三十万两匹。至金哀宗时,宋停其岁币。後数年金亡,元太宗曾遣王 来徵岁币银绢二十万两匹,宋不与。”

    同书卷二十五 宋史<宋冗官冗费>条里记

    卢策疏言「皇佑(仁宗)所入三千九百万,而费才三之一;治平(英宗)四千四百万,而费五之一;熙宁(神宗)五千六十万,而费尽之。今诸道随月所需,汲汲然不能终日矣!」

    岁币占北宋财政支出的比例并不高,将称其为重负明显夸大了。
  • h
    hudihutian
    岁币不就是东南一县的税赋收入么,再说了,北宋皇帝都要称呼辽朝皇帝爷爷太爷爷的,出点孝敬应该的
  • z
    zoah
    *100太少了,至少要*200,现在通货膨胀了,要*300
    古代一两碎银差不多相当于现在300元人民币的购买力。
    可以6个人一起吃顿好的,差不多像这样的:
    http://su.meituan.com/deal/326756.html
  • f
    flashback
    青龙偃月刀,又名冷艳锯,八十二斤。
    水浒里鲁智深去铁匠铺,要打造一把一百斤的禅杖,铁匠怕他拿不动,就建议他说“关公才用八十二斤,你超过他不太好,要么六十四斤,也挺厉害了!”鲁智深也就同意了。
  • m
    mamania
    近代研究发现,唐朝早期一两银子,约值4130元人民币,晚唐时约值2065元人民币,而明中叶则为660.8元人民币,清朝中期约只剩下250元人民币左右的价值。

  • i
    iorijxj
    相比之下,更喜欢田连元啊
  • l
    lzj_freedom
    尺两寸斤
  • j
    jiamiao
    :D :D :D :D :D :D :D 跟说书的较真 神了
  • 绯雨流
    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大秤分金,要允许适当的艺术夸张
  • 最佳男主角
    单老本来也没啥历史知识,自编评书总结特点如下:
    1.大部分女人都是倒贴的,男没办法了实在拒绝不了的时候才被迫娶了她。
    2.好人都是被逼的没有办法了 射出暗器,坏人是肚子里冒坏水 射出暗器。
    3.情节一般都是打擂台-被冤枉-打擂台-被冤枉。
    4.皇帝都是傻逼,老好人,太师都是坏人。
    5.招数是力劈华山!双掌贯耳主角!好人身边人永远打不死!
  • A
    Allenz
    赞这个,直观感觉相当靠谱。

    比如说明清的事情,《金瓶梅》虽然设定在北宋,不过民俗物事一概是明中期的。比较熟悉这部书的朋友可能知道,几两银子可以办一桌非常像样的酒菜,几十两就买一张“拔步床”或一个丫鬟,几千两可以买一所大宅。西门庆给蔡京的寿礼也不过耗费几千两。大量的交易是几钱几钱的进行。

    而到了写《红楼梦》的清中期,物价就涨到了相当夸张的程度。比如说,大观园种树买树种花了几十两,贾敬买个丫头花了八百两,凤姐为个小事收好处费就三千两,办嫁娶要花几万两,贾琏还曾玩笑口吻的说“要是再能发个三两百万的财就好了”。三两百万放在明中期可能已经是富可敌国的概念。《红楼梦》中基本看不到说几钱几钱的交易了。
  • l
    liang-863
    说书的哪能面面俱到呢,听听解解闷就行了:D
  • w
    waller
    单田芳的书真心听不下去,节奏和语速实在太慢,加上那嗓音~~~~田连元的好听多了。
  • V
    Vassili
    可惜啊,田连元的嗓子哑了,估计以后也不说了
  • 级替四
    三十万两白银对北宋而言是毛毛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