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充电宝告别1元时代 网友:充电宝自由正在远去

  • d
    djwooo
    充电宝是不是电源的浪费?环保主义者没有话说?

    业内资深人士张凡坦言,“很多品牌的共享充电宝租金都有一定程度的上调,现在起码2元到3元每小时。”他还表示在特殊的高消费场所,租金甚至高达15元甚至20元每小时。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见习记者 石佳

    “以前花一两元就能充满电,前几天一下子被扣了12元。”吴翔宇自称是共享充电宝的长期用户,因为手机的使用频率高,他习惯了外出时租借充电宝。对于共享充电宝涨价,他表示,“这完全是‘收割韭菜’行为”。

    和吴翔宇有同样感受的人还有很多,“部分充电宝8元每小时”的话题在新浪微博阅读量已经达5600多万,有网友感叹“充电宝自由正在远去”。

    业内资深人士张凡坦言,“很多品牌的共享充电宝租金都有一定程度的上调,现在起码2元到3元每小时。”他还表示在特殊的高消费场所,租金甚至高达15元甚至20元每小时。

    共享充电宝告别1元时代

    你还记得,上一次还共享充电宝被扣了多少钱吗?

    雷越岚回忆,今年9月在福建晋江动车车站借充电宝时,租金5元/小时,当时手机没电,她只能狠下心来,“我还特意设定了闹钟提前5分钟去还”。

    8月8日,在成都温江五医院住院的付,借了来电科技的共享充电宝被扣款8元,付表示不是不接受涨价,只是觉得很意外,“突然间就涨价了,扣款比原来高了不少”。

    张凡在某共享充电宝企业工作,他说:“据我了解,头部企业中的好几家都涨价了,从去年开始就有涨价的,1元/小时的柜机在大城市基本没有了。”

    目前国内共享充电宝的市场基本形成了“三电一兽”的行业格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监测平台Trustdata发布的《2019年中国共享充电行业发展分析简报》显示,2019年共享充电宝市场全年的用户规模已经达到1.5亿人次。其中,街电、小电、怪兽、来电4家头部企业的市场份额占比分别为28.6%、27%、25.1%和15.6%。

    来电科技的高级市场总监刘颖表示,“来电近期并没有明显涨价,目前来电大部分场景收费仍是1元到2元每小时。”她坦言,不愿意看到共享充电宝涨价,“但是如果其他友商都涨价,我们也不排除日后根据行业发展对价格进行动态调整。”

    其实,没有明显的涨价轮次,也不是某一时间节点集体涨价。刘颖认为,更加贴近的说法是,不同场景共享充电宝的价格从来都不是统一的。“商家掌握一定的定价权,有些是商家主动要求提高定价”,共享充电宝的租借价格和场景消费水平相匹配,比如酒吧、KTV等高消费场景,还有就是车站、医院等大流量场景,共享充电宝的租金相对较高。

    对以租金为主要盈利来源的共享充电宝行业,上调价格无疑是一针强心剂。刘颖介绍说,目前共享充电宝市场日均订单量保持在3000万左右。

    张凡透露,“几家共享充电宝头部企业基本可以做到盈亏持平”。聚美优品在今年4月发布的2018年度财务报告显示,2018年街电最高日订单量达180万单,用户破亿,在过去一年实现规模化盈利,且实现年度盈利。

    市场竞争、资本寒冬下的自我救赎

    共享充电宝集体涨价,既有企业内部开拓市场的原因,也有外部融资困难的原因。

    渠道成本、运维成本、设备成本、研发成本是共享充电宝行业的主要成本。其中渠道成本是导致涨价的关键因素。刘颖说:“市场激烈的竞争导致渠道成本上涨”。

    渠道成本其实是入场费和分成,这是共享充电宝行业不成文的规定,也是张凡口中的由于市场竞争导致的额外成本。入场费是指某共享充电宝品牌进入商家需要一次性缴纳的费用,分成品牌方、代理商、商家几方,依据已投放柜机的订单量分成利润。

    在共享充电宝企业瓜分市场的焦灼竞争中,商家掌握了极高的话语权。张凡说:“入场费和分成主要看商家的话语权”,所谓话语权,是共享充电宝代理商和商家之间的博弈。

    一般规律是,对于小商家,会给四成到五成的流水;对于大型连锁点位,则需要一次性付清高额入场费。

    在北京三里屯一家不足10平方米的饮品店里,摆着两台街电设备,店员告诉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五五分成”。据媒体报道,充电宝在不同城市、不同场所的入场费从几万元、几十万元到100多万元不等。

    “今年,共享充电宝头部企业加速了市场开拓的步伐”,张凡说只能通过涨价来覆盖成本。张凡透露,一台租赁设备的成本是2000元到3000元不等,“设备成本和渠道成本几乎各占一半”。

    收租金是共享充电宝企业的主要盈利方式,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中心研究员朱巍认为,单一的盈利模式也是导致涨价的原因之一。

    此外,共享经济资本寒冬来袭,缺少“输血”的共享充电宝企业必须通过自我“造血”来谋求生存。“现在是共享经济的资本寒冬,在没有新的资本注入时,涨价就成了企业自然而然的选择。”DCCI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刘兴亮从资本的角度分析共享充电宝集体涨价的原因。

    2017年是共享经济元年,资本的青睐让共享充电宝风光无限。据不完全统计,仅2017年上半年,共享充电宝行业先后获得了十几笔融资,40多家投资机构入局,融资金额超过20亿元。但是进入2018年之后,融资趋缓,2018年3月小电宣布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2018年底,怪兽充电完成了新一轮3000万元融资。除此之外,共享充电宝行业再难看到资本注入。

    资本撤出并非毫无益处,刘兴亮表示这才是回归理性、促进企业自我发展的良好态势,“过去大家疯狂烧钱是不理性的”,烧钱导致过度竞争,“企业来钱太容易了,所以给入场费也不心疼,要是没钱也不会抢着进入了”。

    回归商业本质的理性价格

    事实上,虽然消费者不希望涨价,但是无论是行业人士,还是专业人士都认为涨价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低价战略只是商业推广的手段。

    “涨价是回归商业本质的理性行为”,刘兴亮劝导消费者要理解涨价,在市场发展早期阶段,行业竞争导致低价优惠,这是一种商业推广的策略。朱巍也持相同的观点,低价之后价格要恢复到企业可以盈利的正常水平,“企业要具备自我‘造血’能力”。

    就像街电推出的全国免费充电4天“一分钱都不要”的活动;怪兽推出的充电“支付宝支付1分钱充电1小时”的优惠活动;小电在上线初期,做了长达3个月“微信支付1分钱充电1小时”的拉新活动,这些都是商业推广的手段。

    除了涨价,共享充电宝行业想要发展,还有其他选择吗?

    刘兴亮认为,在短期内,培养自己的用户基础和提高市场的占有率,是共享充电宝企业主要的盈利方向。张凡也坦言,共享充电宝头部企业目前的主要精力仍在开拓市场上。

    “一味涨价是饮鸩止渴,企业要提升自己的‘内功’,坚持技术创新”,刘颖认为,提高网点铺设效率、增强业务人员能力素质、实现技术差异化、帮助商家提高曝光度,是共享充电宝企业应该着力的发展方向。朱巍也谈到企业要探索多样化的盈利模式。

    刘颖对共享充电宝行业的发展比较有信心。她分析道,随着消费者对手机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用电的品类需求不断增加,共享充电宝的需求量会越来越大。
  • e
    elia
    Posted by Vivo NEX S
    自带咯,几十块一个够了TGFC·NG
  • l
    lia
    市场最后会把它调整到一个合理价格
  • b
    bsseven
    我上次就吐槽了,十几块的成本2个小时就回本了,这是啥利润?
  • r
    robroys
    以后饭店餐桌可以标配无线充电区域
  • i
    ioridx
    小米10000毫安的也就79元
  • i
    ioridx
    以前借无非就是省的要多带个充电宝

    现在真价格上调到一个我没法理解的话,也就应急时候稍微的用一下,估计还要掐着秒表还

    所以

    真所有地方都涨到一个没法理解和接受的价格,自然借的人就少了,他们还是会把价格调回来或者调到一个比较能让人接受的价格

    不然也就包里多放个充电宝的事情,本来就不大
  • j
    jinye2001
    从没用过,不支持快充没意思
  • 田中健一
    自带一个5000毫安也不重。
  • 觉悟不高
    收这么高只能说明快跑路了
  • b
    bsseven
    带充电宝的根本不是人家目标人群啊,人敢涨这么多就说明不带充电宝的很多
  • q
    qxxqxx
    盘子大了就收割用户呗,万法同理
  • m
    mitsu
    从来没用过共享充电宝,出远门必带充电宝和充电器,当天往返出门手机充满即可。花两三块去充电我还不如小卖部买瓶可乐然后给老板说一声就让你充了。
  • G
    Googo
    夜店这一块利润非常高
  • 游弋
    应急的东西收费别跟成本挂钩啊
  • 绚烂航迹云
    Posted by Sony F8332
    这就是市场经济啊,要么出门带一块砖,要么花钱,要么手机挺住
  • 真忘私绵
    身边有个怪兽做了两年的已经月入狗了
  • 龙与俯卧撑
    这个市场日均3000W单,真是可怕

    比想象的大多了
  • 扑街仔
    应急才用吧
  • f
    fatehe
    就是一个懒字,我从来就没有借过这种充电宝。出门背包有个两万的充电宝,外加一台备机mate20。
  • y
    yiwenzi
    公益?
    你做?
  • a
    archkoven
    这玩意是暴利,还用融资吗
  • s
    s264004068
    反正我觉得2,3块钱一个小时我愿意花,手机没电真的没法活
  • 八碗茶
    顺路求一个 体积小巧轻便的 能打的充电器,容量不小于1w,
  • 鱼丸
    你以为只有物料成本啊
    人员成本呢,推广成本呢
  • b
    bezimaru
    这东西是和场地租借者分成的,一般55分,我们一家店,上个月到6000多,电费其实没多少。
  • m
    mmismm
    夜店每个包厢都有一个机器。。。
  • B
    BTK
    不是充电宝公司想涨价,是商户要涨价
  • v
    virusG
    我觉得共享单车就挺好的,毒瘤小黄车挂了之后,现在大街上干净整洁多了,当然地铁口还是没法
  • s
    superDioplus
    不是一个健康的市场,很大程度依靠商家坐地起价
  • t
    tzenix
    不带充电宝的人很多的,尤其那些lcc
  • g
    gogogo
    不说价格,这玩意还是挺方便的,这么多从没用过的不知道能体现什么优越性
  • h
    hind_d1983
    从来没用过,也没买过充电宝,只买小米max,我能待机3天
  • g
    gd08msplus
    ip11这一代之后,感觉会用充电宝的人越来越少,现在除了ip还有啥手机撑不到一天的
  • a
    arex
    lcc+iphone,坐地涨价没毛病

    说自己带充电宝太天真,lcc一般都忘记给充电宝充电.....
  • S
    SRWX
    这个东西其实挺方便的,商圈每家都有,逛街或者吃东西的时候借一个来插一下,吃饱也基本充满了。
  • c
    chunhan
    街电180万单是怎么在3000w单的市场占28%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