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个另一个观点的文章,原文地址在下面,附带详细的信息来源页面。很多时候,当不了文学家的小丑就喜欢当批评家来装得自己比文学家更懂。
原文地址
http://t.cn/aOFPzS正说胡丽天(2011-07-17 14:41:56)转载标签: 胡丽天听证杂谈
搜搜“胡丽天”,发现她最近很出名,众多新闻源于作家聂作平7月14日在微博上的一条评论:“此老妇号称听证专家。听证代表由抽签随机选出,此老妇竟十八次选中,这运气不买彩票都可惜了。每次听证,均与有关方面保持高度一致,先后支持过涨水价,涨的士价,涨停车费,摇号购车,限制增加的士等。此人名言:人活着就是占用、消耗资源,所以ZF收任何费都有理。” 【1】
我从不相信世界上存在一个人可以被简单地标签化,这使我对这条微博背后的故事充满了好奇。如果大家都去做一做并不繁杂的功课,就会更加全面地认识一个有血有肉的胡丽天,也就不会使那条片面的微博畅通无阻地流传。
问题一:她为什么屡次被选中?
先来看一组数字。2010年成都出租车运价听证,需代表14人,报名者45人【2】;2010年地铁票价听证,报名者仅17人【3】;2010年成都限车听证,报名市民仅15人【4】;2010年成都高污染车限行听证,需代表8人,报名者9人【4】;2010年成都临时占道停车费听证,需代表11人,报名者7人【3】。成都市消协表示,根据经验,每场20~50人的报名人数属于常态,并以中老年人居多【4】。
聂作平的微博暗示,胡丽天参加过上面提到的限车听证、出租车运价听证和占道停车费听证;其他听证胡也可能参加过。就报名人数来说,难道被屡次抽中是很困难的事情吗?
更何况胡丽天不是每次都被抽中。她报名近30次,将近一半的听证没有被抽中【5】;出租车运价听证,她抽中的是第一候补,因为听证当天有人缺席,她才参加的【2】。有次听证,报名173人,她没有被抽中;为此,胡还抱怨抽签的“随机性太强”【4】。
问题二:她一直支持各种涨价,且一直与有关方面保持高度一致吗?
2010年成都地铁票价听证,胡丽天的观点是:天府通卡乘地铁应实行5折优惠,且与公交无条件换乘【6】。这不是支持涨价吧。
在所有她支持涨价的观点中,我们需要看看具体内容。在出租车运价听证中,胡主张:如果调整了起步价,那么起价里程也应该进行增加;“不能单纯涨价,也应该将原来出租车运营中不合理的地方调整过来。”【2】在她倡议收取摇号费以避免黄牛的同时,还建议在摇号的时候优先考虑无车家庭【5】。她的很多倡议在经济学上都是很“市场派”的——当然有合理性、可以探讨、但不必扣帽子。
从胡在地铁票价、限车、停车占道费等听证的观点来看,她是主张提倡公共交通、限缩私家车占用公共资源的。在一个无私家车、出行靠公交的人群占多数的社会中,胡丽天难道没有和这些“多数人”保持一致吗?这个“有关方面”到底指的又是谁?
如果“有关方面”指的是成都政府,很遗憾,胡并没有和他们一直保持一致。在限车听证之后,成都政府决定暂不实行限车,胡丽天表示遗憾【7】。至于那句她说ZF收任何费用都合理的名言,我是没有找到。敢请知情者提供可信来源。
问题三:胡丽天的“限制增加的士”的观点是怎样形成的?
2009年,成都政府对于增加出租车数量,给出两套备选方案:一为增加600辆,二为增加800辆。胡丽天从上午十点到下午五点,在成都市内打车7次来做亲身体验,最长一次等车花了72分钟。最终,她支持方案二,大力增加出租车【8】。
2010年,成都政府对出租车数量又一次进行听证。胡一开始支持增加4000辆出租车。后来她花了一上午时间打了10次车,发现打车比之前显著容易了,将自己的主张改为增加2000辆出租车【9】。
现在网上有多少人在大发宏论之前,像胡丽天这样亲自去调研的?哪怕是小小调研一下聂作平那条微博是不是真实客观?
有些人看起来很矛盾:不屑于参加“被安排好”的听证会,却对参加听证会的人的观点如此紧密追击。以为坐在电脑前发发微博、咒骂一通就能解决问题的所谓精英们,你们离积极、敬业地参与市政听证的胡丽天还差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