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人活著時你不尊重他等到人死了你才要尊重他有什麼意義?

  • k
    kimjihye
    李小龍還活著時社會大眾不當他一回事
    等到人死了才把他捧成"功夫之神"
    還立個銅像當成神明膜拜
    有什麼意義?這種尊重他又享受不到!

    還有一個例子是
    一位日本人獲得了"壽司之神"光榮的封號
    以及受到很多人的敬重
    但是他90幾歲已經老得快要死了,一副死人的臉色
    我覺得沒有什麼好羨慕的

    這種類似的例子太多了

    我不懂
    為什麼人活著時你不尊重他等到人死了你才要尊重他有什麼意義?

    如果那一天我走到那裡都像周星馳一樣受人敬重
    那我並不會覺得高興

    我希望是能在我年輕力壯而且還活著時
    那我覺得才有意義,我才會高興

    就像這裡的各位可能有些人
    到外面工作
    別人都尊稱你為
    大哥.xx爺

    但你會覺得高興嗎?

    你想要尊重的時候,別人不願意給你
    等到你不需要的時候,別人反而要給你

    如果是我
    我只會恨那個人我不會感謝他!
  • V
    VODKA
    死者为大。。。。。
  • 白色胖次
    书画家更惨,没几个是活着出名的,死了作品才值钱,哪儿说理去
  • c
    cf3b5
    因为中国文化里头值得尊敬的都必须是完美之人,尊敬活人风险太高,只有死人才不会搞个什么负面丑闻出来愧对我的尊敬!
  • d
    dukeyzh007
    LZ你见过20几岁的高级工程师么?职称有时候得靠年纪来换的。封神就更别提了,死了能封,活着封会被人当成傻逼。姜子牙NB不,阿猫阿狗死了都能封神,他没死就只能继续老老实实干活。
  • i
    inkossi
    死了才能升值,限量版的概念从古代就开始炒了

    但是有些人死前风光无限,死后大清盘,比如史达林
  • d
    dongcho
    刚好相反,现代和古典艺术家基本上都活的很滋润,就极少数像梵高这种苦命郎
    毕加索、安迪沃霍尔、达利、马蒂斯这些哪一个不是名利双收
  • V
    VODKA
    这很符合经济规律,活人的东西不太敢下高价买,万一这书画家命长,量产书画,这高价吃进的货不就坑了么,只要人一死,作品马上变成限量版,肯定涨价。。。。。
  • k
    klmnopq16
    尊重死人是给活人看的,你搞错对象了
  • i
    ilovesea4
    谢虫片!
  • A
    Alloyo
    和毁模绝版模型一样
  • k
    kimjihye
    他媽的人性本賤

    這種尊重我也不稀罕!
  • p
    pacman
    底部没有磁力链接啊。。。
  • S
    SHAN
    死者为大,此外还有个原因,因为死人不会再犯错了,你怎么捧他都无所谓了,你看看天朝每隔一阵捧一个党的好干部,基本也都是已经死的。。
  • Z
    ZATO_1one
    相聚一刻有一句话 我小时候看简直惊为天人

    “死人是天下无敌的”

    这句话我估计会记一辈子
  • 术道一
    现在反了。国内书画家死了就跌价。

    应为书画家大多有各种业内身份主席会长啥的,死了就没了。
  • 契卡
    死人不会犯错
  • g
    godnos
    喷了,李小龙活着的时候没人当回事?你逗我?
  • y
    yangjuniori
    发明led的蓝色 到大规模应用才把他当神
  • c
    clockworkjian
    死了 不管是捧 还是棒 都容不得本人反对 这是最妙的地方
  • d
    dirge
    因为有些人这辈子覆盖面最广、传播最详细的新闻报道,是死讯。
  • a
    at89s52
    好简单的

    活着的牛逼人士,要占用大量社会资源,吸引大众眼球

    其他人的风头都被抢光了,自己能落下什么?

    死掉的牛逼人士,挨不着别人的事,给点鲜花礼赞打发得了
  • 香蕉一号
    国外比尔盖茨不服,国内马云不服。
  • k
    kimjihye
    社會大眾尊重的是

    他們的錢!
  • z
    zerlier
    寿司之神的店可不是拍了纪录片才成米其林三星

    李小龙更不用说

    究竟死了才受尊敬这种论断是怎么得来的
  • r
    raidentime
    唉,这就是网络不好的地方,这睁眼胡说八道到底是钓鱼还是真傻逼?
  • 腚眼冒热气
    人都渴望自己拥有死后的名声, 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些人达到了目的。。。

    自古以来 人都渴望操纵自己在后人心目中的形象,因此 墓志铭大都首先是寡廉鲜耻的自我吹捧,目的是为了名垂千古。

    泰晤士报的讣闻版的编辑就说,他收到的那些文字充满了难以置信狂热的自我褒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