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教真是有用的?

  • n
    nikutai
    以前一直以为胎教是玄学。但最近看了ted的一期节目,科学家试验发现婴儿在学会说话之前(8个月之前),就已经在对听到的语音在大脑中进行统计了,没有听到过的语音直接作为噪音过滤(日本婴儿8个月后就无法分辨r了),婴儿这种对语音进行统计的能力8个月大之后消失。
    这解释了为什么小孩可以很容易学会母语,他们从形成听觉开始听到的基本是母语,从有听觉开始就开始对母语的语音进行统计,母语的语音在这个时期已经印在了他们头脑里,他们可以轻松分辨出来,之后他们可以直接把语义和语音对应。
    以后学外语之所以艰难是因为你的头脑默认直接把外语的语音作为噪音处理,所以我们听外语总感觉对方语速太快,听不清发音。
    据说这是一种进化机制,是为了保证大脑集中力量处理有效信息。
  • z
    zuccbtpig
    没卵用。骗钱的噱头
  • j
    jinye2001
    胡扯,朋友圈鸡汤文
    听力有问题的孩子8个月后照样学语言很好,医学认为语言学习黄金期是2岁前
    7,8岁随父母移民的孩子一样英语会很好

    本帖最后由 jinye2001 于 2018-5-1 07:14 通过手机版编辑
  • n
    nikutai
    不是说过了这个时期学不好外语,而是难度会增加,而且很难学得象母语一样好。
  • 旨旨x
    你这个不是胎教吧,是生出来之后了
  • j
    jinye2001
    就这么说吧我这一年接触了很多先天什么都听不到的孩子,出生后半年到一年左右装耳蜗,语言学习能力和正常孩子一样
    照你的胎教理论,这些孩子学母语都难
  • s
    sigmaxion
    扯蛋,觉得别人语速快听不清只是因为对那句话或单词不够熟,大脑语言数据库没储存相关数据,检索不出来
  • n
    nikutai
    有不熟练的原因,但也有无法分辨语音的原因。
    日本人英语烂很大原因就是他们无法分辨一些语音。
  • t
    tit
    日本成人不能分辨L和R是真的,但我看到的材料说是12岁以后。如果没记错的话是 史蒂芬 平克 的 语言本能
  • n
    nikutai
    搜ted演讲,婴儿的语言天赋。
  • f
    fatehe
    没用的
  • t
    trashman
    主要的用途在于让孕妇心情舒畅。也很重要。
  • s
    sigmaxion
    中国南方人还有前鼻后鼻单音边音平舌卷舌不分的,但并不影响南北交流,就看你熟不熟,熟了自然会自动纠错模糊匹配
  • n
    nikutai
    跟北京人还是有很大差别,如果听名字这种不是固定搭配的词,南方人分辨不出大概是什么字的。你能分辨是因为放在句子和词组里了。
    而且南方人说普通话一般也说不好,拼音打字也不行。

    本帖最后由 nikutai 于 2018-5-1 10:17 通过手机版编辑
  • s
    sherlockboy
    一般去北方生活一两年外加拼音输入法矫正很快就差不多了。
  • n
    nikutai
    其实这就说明过了婴儿期,你就对外语掌握不到母语的程度了,能交流是一回事,但你达不到母语对语音的细微差别。
  • n
    nikutai
    不可能完全一样的,而且从细微处看差别还很大。
    拼音是因为你打字的时候记住了,并不代表你能听出差别。

    本帖最后由 nikutai 于 2018-5-1 10:23 通过手机版编辑
  • 囧rz--
    想起yindao胎教音乐播放器
  • s
    sigmaxion
    你说的这些只是口音(Accent)层面的事,和语言(Language)层面不能相提并论
  • l
    llkuan
    说没用是对胎盘,有用对是孕妇,心情好,缓解焦虑
  • l
    linchen0_0
    你到底要达到什么程度,这些语言后期都可以练的,交流无问题就行。要那么熟练干嘛?
  • n
    nikutai
    语音是语言的基础。
    比如说我们一般说买书,也可以说购买书籍,但不会说购买书,因为购买书不符合汉语发音韵律,非母语的外国人对此是无法理解的。
    所以非母语学习者达不到母语者对语音的感觉。
  • A
    AndMe
    上海人分不清前后鼻音,四川人分不清卷舌音,这都很正常
  • y
    yfl2
    这叫胎教?可怕极了
  • A
    AndMe
    纯粹是呆的时间长短, 花的精力长短而已
    你去看大山早期的相声, 以及后些年的视频, 发音差别极大
    对成人, 不是能不能练出来, 而是值不值练出来的问题. 如果语言不影响交流, 不影响生活, 那就够了, 追求100%还原, 意义何在
  • A
    AndMe
    词汇才是语言的基础
    语音错仍然是听得懂的
    语法错仍然是听得懂的
    对于普通人, 语言的跟本目的是交流, 哑巴用肢体语言一样可以交流, 这就够了, 只有学者才会研究语言的细小区别

    [本帖最后由 AndMe 于 2018-5-1 13:53 编辑]
  • c
    cc0128
    后天可以练习的。
    南方人nl hf不分。
    大部分中国人听不出辅音,长元音。
    大部分人类没经过声乐训练音准都不行。


    这些都是可以后天练习的,只要肯下苦功。
  • n
    nikutai
    很多人说后天可以练,我不反对。
    但关键想象婴儿一样那么高的效率来掌握就绝不可能了。
  • n
    nikutai
    我们在说婴儿,婴儿可不是学者,但他们轻松就能掌握。
  • n
    nikutai
    婴儿下苦功练了?
  • A
    AndMe
    婴儿连发音都不完全, 怎么来的轻松掌握
    你告诉我几岁算婴儿, 然后哪个婴儿能和成年人正常交流?
    婴儿在学习的是认知世界, 认知这个世界的基础构成, 火是热的不能碰, 马路上的车辆有危险, 哪些是干净的哪些是脏的, 等等等等, 语言语音只是元素之一
  • c
    cc0128
    当然下苦功了。你要肯只用一种语言,想都不想母语,能学不好么。。。
  • 沙发君
    娘胎里胎教听贝多芬,肖邦,出来后听儿歌这是个什么路线
  • A
    AndMe
    心情好对病人的物理治疗是不是真的有效我还是持怀疑态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