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那里也是这样?一年级就背诵这种?毫无人性啊

  • 2
    2wins
    你再试试弟子规
  • j
    jimosun
    声律其实挺好。 弟子规真的是糟粕,
  • M
    Marlowee
    山东挺喜欢搞这种。。。
  • s
    shamorry
    声律启蒙不错,就是太多字拿不准,一冬还好,后头好多字我都要查字典。
  • s
    soso86
    回复54#shamorry

    比lz说的笠翁对韵好多了…那个才真的难,很多用典和生僻字
  • s
    styeath
    +1!我带着娃读两句,都可惜小时候我没得读
  • l
    lilihust
    哈哈,太精辟了
  • s
    swordf
    回复1#skyworch
    三字经还好, 弟子规才是封建余毒..
  • r
    ruiz
    确实,最近和孩子一起背声律启蒙,很好很好,孩子也喜欢,虽然很多不知道什么意思,不过7岁的孩子记得住就好,随着成长很多东西自然会懂得意思。
  • l
    lvmu2004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偷
    唐诗,宋词,元曲这种小孩读一读背一背真的挺好
  • y
    yyysuo
    就当是学历史和语文了,楼主不用太敏感,掰得过来
  • y
    yanzi_sy
    嗯 老师让孩子背弟子规 一年级
  • z
    zhaoliuqing
    回复2#halk
    你应该看看孩子们背诵之后的好处,内容他们不需要理解 我是赞成背的 至少现在孩子自己认识了很多字小尾巴~
  • s
    sunyoung
    声律启蒙我现在都在背 iOS fly ~
  • 信天翁
    回复19#tzyymagic

    我娃二十一个月,自己听自己背下来了差不多10首唐诗,本来以为太早了,看到你娃就放心了,看来是正常水平
  • s
    skyworch
    回复65#信天翁

    顺其自然哦
  • 天地遥昭
    幼儿园就有,学校的貌似比这个还费劲,回家看看是啥名字来着
  • b
    bruce1987
    不到两岁 可能就12个月出头
  • s
    ss301511
    其实,背这个还不如背英语,古文是一种死了的文化,死了的原因就是群众不喜欢这样写字,非强行续命,瞎折腾。最美不过骈文,还不是因为空洞被韩愈抛弃了,现在又要捡起来。 iOS fly ~
  • l
    logic90
    我觉得有必要啊,,,

    比如,楼主说的渔翁对韵,是不是应该叫《笠(li四声)翁对韵》?
  • h
    hrq1234
    回复57#lilihust

    主要还发张纸片让你做听课学习笔记,去了几次,我都无言以对了!
  • s
    songco
    不一定啊

    侄女幼儿园开始背五十六个民族大团结

    她知道是啥意思,而且能把五十六个民族背出来…… ~ I have spoken
  • s
    szandrew
    我想问一个问题,有什么比三字经之类更好的值得背诵的东西吗?
  • h
    howlet
    当然是社会主义价值观啊
  • 喜欢下载
    回复74#szandrew
    古诗词啊小尾巴~
  • d
    diablowolf
    回复1#skyworch
    不好意思,我的强迫症让我必须说一句,是笠翁对韵。
    另外我认为,有输入才有输出。 iOS fly ~
  • a
    antliu
    学校要求读《三字经》,但是我没让我家娃读。《声律启蒙》没啥问题,可以让娃读和背。
  • f
    fyi151
    三百千千,古代儿童启蒙读物。
    你觉得都是糟粕?
  • 西
    西湖龙井
    背诵是个记忆重组的过程,这个是好事情,不要强制就可以了
  • z
    zj21cn
    早背早好,传到现在的都是精华了。等几年叫背各种讲话。。。
  • z
    zjgood
    回复1#skyworch
    背晚了... iOS fly ~
  • j
    jn13lh
    回复69#ss301511

    不同意。
    首先古文古诗没死。背诵学习过程中学到的典故和历史人文知识是活的。引用到各类写作和谈话里的词句也是活的。
    其次没人要求捡起来。只要求背诵。至少背诵最常见的那些。没有要求写作。这算不上捡起来。。。
  • k
    kil
    嫌这个没用的,估计生活中没什么文艺方面的爱好 iOS fly ~
  • j
    jeanboo
    三字经很好啊。三岁就开始给娃背~虽然不懂,但讲讲故事挺好的。
  • s
    ss301511
    这和书法,京剧一样,不管他多枝繁叶茂,失去土壤,就是个不可能再回去了。
    至于典故,历史,本来就没必要隔离,只是没有必要系统的学习,难道我为了一刹那,舍身饲虎这样词去学习梵语?为了巴癞流星,埋汰这样的词去学习满文?这些都是死掉的语言。
    语言的根基在于使用,而不是强行续命。你都不用了,还背个鸟?欺负小学生这样的弱势群体呗。
  • s
    ss301511
    仔细想了想,还是有所偏颇,像现在经济繁荣起来,古文化肯定会再次兴盛起来。
  • j
    jn13lh
    回复87#ss301511

    这个事说得低端一点。其实不用上升到文化的高度。古文古诗也不会死。
    英文文法也是在一直变化的。但在英语国家说话。写文章时。在恰当的时候引用莎士比亚的名句。也显得更有文化有品味。更容易产生共情的效果。
  • s
    szandrew
    回复76#喜欢下载


    其实是这样,诗词篇幅太短(长的一般不会背,又变成糟粕了),太零碎,20首词词下去(4,5千字),完全没有章法。
    大多数诗词仅仅是作者的情感表达,养分有限。
  • s
    szandrew
    回复75#howlet


    好答案。其实“糟粕论”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 s
    szandrew
    回复91#喜欢下载


    好诗当然很多,您说的是哪些能,列个清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