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stco的工牌很有趣
- osolo昨天虹桥那边的costco凑个热闹,中午11点半到的,还是人山人海,进超市排了5分钟,基本跟美国的店铺布局差不多,巨大的冰柜,步入式的冷藏蔬果间,东西没啥特别的,产品单价50以下的很少,客群很多都是韩国人和台湾人。有趣的是员工和工牌,别在前胸的牌子,除了中文名字外,右下角还有一个年份,应该是加入公司的时间,一般员工都是2019,也看到几个2004和2014的,那些就肯定是台湾公司派过来的了,气质感觉还不错,对客人态度好一些。
人挤人的这家店肯定不会再去了
另外主楼隔壁的仓库,右上角是costco的大标牌,左上角是Foxconn,难道是过去富士康的仓房改造的?好歹大牌子换一下吧 - jay_chiu我一直没搞明白仓储式超市有啥特别的,不就是工业风装修吗,以前麦德龙还需要营业执照才能买的时候还有电逼格,现在都是针对个人了,装修好点的超市不是更好。
- osolo
- FENZCK上海的这家,为什么你会觉得顾客都是台湾人韩国人多。
我一般工作日去补货,周边推车的都是说上海话的居多,阿姨牙叔也是多了去了。为什么你会得出韩国人台湾人多的感觉??
闵行这家开业前当地招聘了不少,管理层台湾的多,员工大部分本地的。 - li123400库房和卖场在一起不好么,不然还要中转一次
- 烂人村村民卖家和买家都想着省钱,怎么也不会有逼格存在。
- FENZCK其实也如你所说的,你去的时候人很多,按你说台湾韩国人多,那是全上海的棒子和台湾人都来了?
想想都不可能,多数还是本地人多而已。 - neonn图便宜的话,别去costco. 它的东西根本不便宜。它是中等价钱买中上等东西。质量,客服,性价比才是吸引人的方面
- norland真巧昨天也去了,下午三点多到的,也是排长队,十几分钟进场。开业后去了大概四五次,每次平均七八百,还感觉没买到啥东西。客源肯定是本地人居多,还有周边江苏浙江专门跑过去采购的。每次都是人山人海,所以资方更会想着赶紧开更多店,之前有消息说在昆山和浦东会连开两家店。去这家超市的肯定不是冲着最便宜去的。
- zzyue黄牛代购不少
- roffee谁跟你说都是韩国人台湾人,我就没看到一个,全是本地人
- zimuxuan其实我觉得他们最大的优势就是渠道,很多东西他们能正规报关进来。之前有朋友想进口一款威化饼干,当时才知道没路子的话有多难 iOS fly ~
- YuanDi顾客基本都是本地人吧,还有附近外地的,台湾员工大部分都回去了,一开始还有几个老美呢. 这块地本来就是富士康的小尾巴~
- sakjsak回复2#jay_chiu
关键在会员制
“正因如此,有人才会说:Costco的商业模式更像是中介,会员费就是服务费,直接对应消费者和供应商,极低的利润仅仅用来平衡一系列成本,真正的利润只能从会员费里产生。
?
这一说法也有道理。从Costco 2018年年报中可以看到,该年度Costco的净利润是31.34亿美元。
不过,仅会员费一项收入便已达到31.42亿美元——比整体利润还要高。Costco的利润来源当然不言自明了。” - jay_chiu这些优势和仓储式没关系,上面说了仓储是省的资本家的钱。但是国内把仓储式搞成逼格,纷纷效仿,这个有点迷。
- jay_chiu这个会员费是真赚钱,京东和淘宝学的就是这个,京东现在更迷的是plus特价没诚意,京享值也能换优惠券了。
- zimuxuan当然有关系,卖点就是其他地方买不到的商品。你想想如果能在国内能合法开个日本药妆店有多赚钱? iOS fly ~
- robert0829
- ichido怎么感觉和麦德龙的定位差不多?
- boboy还没去过,没资格去
山姆套路是不是和他类似,都是大包装,价格不算贵,也没那么多七拐八拐的“优惠”活动,比较适合无脑买。我经常在京东山姆买。 iOS fly ~ - yuzhou37常去采购些食物奶制品啥的,别的不说,有小孩子喜欢变形恐龙的记得去买齐了,守护者系列149一个属于比较便宜的了,还有一些汪汪队的玩具价格也可以… iOS fly ~
- loom今天人就超级多。客单很高的。 iOS fly ~
- 出租车司机而且还杀熟,有时候会员比他妈普通用户还贵
- 小蝎跟以前的麦德龙差不多,现在的麦德龙的品牌和Costco差比较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