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壳网]鲸落,深海中的温柔孤岛

  • w
    well
    “鲸鱼的尸体在深海中,仍将滋养其他动物十五年。"美国诗人盖瑞·施耐德的诗句如是说。当一头鲸在大洋当中离世时,它的尸体落入深海,成为”鲸落“(whale fall);从它的死亡中诞生的不仅是一套繁盛的生态系统,而且是半个深海生物群的跳板和绿洲:



    http://www.guokr.com/article/439301/

    Ent 发表于 2014-10-09 19:08

    在地表之上,万物生长依靠太阳。但哪怕是最清澈的海水,在200米以下也几乎是漆黑一片。没有阳光,驱动生物界运行的最主要的能量来源断绝,但是并非没有其他途径。深海海底的生物可以依靠化能合成和海面输送来的物质,热泉口是它们的城市,洋流是它们的道路,从海面缓慢飘下来的食物碎屑(“海洋雪”)是它们的天降甘霖,而偶然落下的巨大身躯,则是它们在大洋荒漠之中的孤岛和绿洲。这些躯体是鲸的尸体,被称为“鲸落”(Whale fall)。

    如果一棵树倒下,它的躯体很快就会被蜂拥而至的微生物分解;如果一头鲸死在了浅海区,各种腐食者会以更快的速度将有机物瓜分殆尽。然而,在大海深处,生物界遵循着不同的逻辑。世界上绝大部分海域都隶属于大洋,即便是大洋的表层海水,也因为没有固体支撑物、没有陆地河流输送营养成分,生物相当稀少。当一头鲸鱼死在大海中央时,它的庞大尸体会一直下沉到数千米的深海海底,然后在这里点亮一个新的——哪怕大尺度上也不过转瞬即逝的——生态系统。

    当鲸鱼的躯体抵达海底时,会很快被盲鳗、睡鲨、深海蟹等生物发现。鲸鱼的90%以上软组织会被它们吃掉,这顿飨宴一般会持续4-12个月。


    鲸落艺术插图。鲸的尸体在海底会被多种生物蚕食。图片来源:hackettfilms.com

    当这40多个物种的大号腐食者心满意足离去之后,轮到20余种多毛类和甲壳类小型生物入住,依靠食物残渣可以再延续两年。


    鲸落艺术插图。在大型腐食者享用过后,小型生物将入住到鲸落的残骨败肉之中。图片来源:hackettfilms.com

    但是,这一切仅仅是开始;当鲸鱼只剩下骨架时,深海的独特生态系统才真正展现。深海并非没有氧气,但也谈不上多丰盛,因此会有大量的特殊厌氧细菌。它们爬入鲸骨深处,分解其中的脂类,使用的氧化剂不是氧气,而是溶解在海水中的硫酸盐,产生硫化氢,从而创造出有点类似于深海热泉口的富硫环境。

    对于大部分动物来说,硫化氢都是有毒的,但有一些化能合成细菌可以用海水中的氧气氧化这些硫化氢,得到能量来源——于是一些生物可以靠共生来从这些细菌获得能量,另一些则可以直接吃掉细菌聚集成的菌垫。鲸骨体型巨大,富含脂类,分解又十分缓慢,一头大型鲸可以维持这样一个绿洲和里面上百种无脊椎动物长达几十年甚至上百年。


    鲸落艺术插图。只剩骨架的鲸,依然为海底的无脊椎生物提供着养分。图片来源:hackettfilms.com

    这些绿洲成为了海底生物群的宝贵跳板。深海热泉口和冷泉口虽然能够长存,但是相距遥远,里面的生物代谢模式又太专一,离开这些聚集地就难以维生。一些研究者估计,在灰鲸的迁徙路线上,平均每年每8000平方公里就有至少一头灰鲸落入海底;两个鲸落之间平均距离只有不到10公里。在鲸鱼诞生之前,那些巨大的海洋鱼类和爬行动物也许就部分担当了绿洲的任务,而数千万年前鲸鱼的到来让这些死亡中焕发的新生更加灿烂。

    只有一个问题:远古的大型鱼类和爬行类早已灭绝,而鲸,也越来越少了。

    全世界鲸目物种有80多个,但是只有达到30吨级别的大型鲸才能真正形成繁盛的鲸落——这就只剩下不到十种,而其中一半是濒危的。过去两百年里,工业化捕鲸将大型鲸推入了十分危急的境地,今天全球海洋里的鲸落数量,可能只有以前的不足六分之一。

    假如大型鲸类数量彻底崩塌,这对深海的生命意味着什么?

    没人确切知道。也许鲸鱼的消失会来得太快,不给生命留下足够的时间适应;也许生命依然能顽强地找到其他道路,重新学会绿洲之前的生存方式。但是无论如何,如果鲸没有了,鲸落这一庞大而温柔的奇迹,也会随之而去。(编辑:Calo)

    [本帖最后由 well 于 2014-10-28 15:38 编辑]
  • f
    fuckmic
    日本人该死!
  • T
    TG春上春
    任天堂必须死
  • 残忍小红帽
    都怪日本人
  • 南极
    你们忽略了欧洲人捕鲸的历史了吧,不比日本人杀得少
  • 南极
    顺手看了wiki笑了,这他么也太黑了吧http://zh.wikipedia.org/wiki/%E6%8D%95%E9%AF%A8

    美国近代史上捕鲸业相当发达,从1800到1860年间,纽莱德福出发的捕鲸船有多达每年三千非裔人,占到了捕鲸业大军的二成。[4] 鲸油被广泛地用于照明和工商业。现在美国不再捕鲸,但是其海洋公园(最典型的是SeaWorld)养着很多杀人鲸用于表演。SeattlePi日报对此评论道“SeaWorld宣称它的杀人鲸表演是很好的寓教于乐,而明显地教会了一些国家--比如对动物生命缺少尊重的中国--这类行业有着巨大的利润”“中国正在或是已经成为了对白鲸、海豚和逆戟鲸的主要需求来源”“中国在2008-2010年就从俄国购买了60头白鲸,也从太地町购买海豚”“在中国人手中的逆戟鲸处境特别令人担忧,因为这国家没有法律处罚对动物的残酷和虐待行为”

    本帖最后由 南极 于 2014-10-28 16:49 通过手机版编辑
  • i
    imissrain
    第一张图旁边是饿死的北极熊吗?
  • w
    woodbook
    看种类。。。美食大王牌里正好看到。说是其实鲸鱼每年数量还是在增长的。这个就不清楚了。
  • p
    peizixing
    其实我们都是生活在鲸落里的虫子
  • d
    dgrca
    太不要脸了,鲸类主要是欧洲和美国人杀的,近期是日本等,关中国鸟事。
    果然有话语权而不过分利用是不可能的,哪怕道貌岸然的白皮。
  • 冷风之悠
    只有一个问题:远古的大型鱼类和爬行类早已灭绝,而鲸,也越来越少了。

    全世界鲸目物种有80多个,但是只有达到30吨级别的大型鲸才能真正形成繁盛的鲸落——这就只剩下不到十种,而其中一半是濒危的。过去两百年里,工业化捕鲸将大型鲸推入了十分危急的境地,今天全球海洋里的鲸落数量,可能只有以前的不足六分之一。

    假如大型鲸类数量彻底崩塌,这对深海的生命意味着什么?

    没人确切知道。也许鲸鱼的消失会来得太快,不给生命留下足够的时间适应;也许生命依然能顽强地找到其他道路,重新学会绿洲之前的生存方式。但是无论如何,如果鲸没有了,鲸落这一庞大而温柔的奇迹,也会随之而去。
  • s
    shiningfire
    震撼啊!!
  • a
    aiboers110
    很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