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宇宙大小900多亿光年,半径400多亿光年

  • i
    ibman
    总觉得哪天死了心有不甘,宇宙到底是什么都不清楚
  • 陈想妹
    禁止讨论宇宙,容易引起矩阵死机 iOS fly ~
  • y
    yangkghjh
    年龄 光年?
  • m
    magicat
    回复49#yyysuo


    不会啊。 会形成一个光面啊。。你也可以叫个土一点的称呼 残影
  • 哈利波特大
    你们要说这个我可就不困了啊
  • 4
    4color
    我觉得宇宙一开始就是这样的。肯定没边。大爆炸也只是小宇宙一个小空间的爆炸。。
  • l
    lingcheung
    因为我们所处的宇宙是虚构的!就好比电脑里的游戏人物忽然发现他们所处的世界,可以无限重置等不合常理的情景一样。所以学物理毫无意义,数学倒是不管在哪个世界都是通用的,我怀疑只有纯数学元素构成的世界,才是真正的世界。 Send from VAIO ~
  • k
    kingsmart
    这是体育老师教的物理吧,?
  • r
    roadlala
    我知道,90岁有钱并且得了新冠
  • a
    aepoz
    大爆炸时宇宙是一个点,只是这个点有无限大 ..........!
  • 不秀肛
    可以观测到的宇宙宽度900亿光年,宇宙年龄130亿年。观测是靠光吗?130亿年的时间里光是怎么从400亿光年远的地方到地球的?
  • q
    queeki
    他这个只是打个比方啊,实际光子产生后和光源一毛钱关系都没有了。只是我们惯性思维觉得光源运动和光有某种联系而已。
  • e
    eago
    说明宇宙也是多点爆发的,和疫情一样
  • s
    siweilinux
    俄罗斯有个科学家说我们的世界是量子计算机模拟的
  • x
    xyching
    都是有严密推导的,说扯淡的去挑点错误出来,马上你就全球出名了,诺贝尔奖不一定能拿到,但次一级的能拿到你手软。
  • s
    styeath
    回复32#godgunhand

    这个推测合理的
  • c
    chinaxsc
    900-400=500.说明爆炸瞬间就已经500那么大了呀。
  • b
    bfengwei
    光速是最高速度,这一点将来应该会被突破。
  • 猫了个咪的
    老狗例子不是太合适
    咱们好好讨论,不带扣分的啊
  • z
    zhyoke
    900亿光年外边是啥?
  • t
    tds18
    回复8#sogrey

    这个提醒很及时
  • l
    liyufei
    哈哈,这个例子确实不太合适啊,因为长距离来看,光斑不可能瞬时生成啊,在你举的例子里,手电筒就像呲水枪,呲出的水射在墙上形成水斑,如果墙太远,你转太快,等水呲到墙上的时候,已经转过去很大距离了,水斑并不会“超速移动”,而会逐渐出现
  • w
    wallace7498
    也许是无数倍的900亿… iOS fly ~
  • r
    ralf2999
    年龄的单位是年吧
  • p
    pocketsnail2003
    你再想想。
  • l
    liyufei
    我又仔细想了一下,可能是我解释的不清楚,你看不懂,那我再解释一下。

    光速,指的是光的速度,你认为光斑会瞬移,是因为假定光速无限,所以光斑的形成是即时的,然而光速是有限的,你的手电筒,就像呲水枪一样,射出的光不是即刻可以到达墙面的,所以光斑也不是瞬间出现的。

    所以你需要首先接受一个常识就是光速有限。

    举个例子,太阳熄灭,人类需要8分钟才能感知到,就像你这边呲水枪已经转过去了,墙上的光斑也不会因为你转过去就马上消失,而是等水到达墙面才会出现。

    光是有波粒二象性的,如果把光拆成一个一个粒子来考量,可能就更容易理解一些
  • p
    pocketsnail2003
    继续想。
  • l
    liyufei
    我又想了一下,大概能理解你想表达的意思,其核心思想就是“一个环形,当其旋转,角速度一定的情况下,外缘的点比内缘的点移动更多距离”,大概我初中的时候曾经想过类似的问题,就是假如孙悟空的金箍棒,一端在内圆以光速运动,另外一端在外圆岂不是超光速了,这个模型原理跟你的手电模型是一致的,但没有手电模型的缺点(手电模型的缺点是内外圆是用光作为连接的,而这个连接不是硬连接,存在时滞,这个时滞恰好就是光速),但后来我读相对论的时候又思考了一下这个问题,在以“光速不变”为前提下重新思考,获得了非常奇妙的结论。你也可以思考一下。

    当然,最后我想说,你所表达的可能是指向“光斑应该出现的那个点”的超光速移动,这个移动不过是一个理论上的移动,既不是物质的移动,也不是空间的移动,而是概念的移动,那自然是可以超光速的,我称之为“嘴炮的移动”。就跟“我这一秒指着自己,瞬间指向半人马座α星”一样,概念上这两点当然是超光速的,但并没有实际的意义。
  • c
    chilonghun
    回复8#sogrey
    他的意思,应该是宇宙130亿岁,怎么走出超过130亿年的长度 iOS fly ~
  • H
    Haisea
    观测是靠光
    光发出的时候,位置并没有距离地球400亿光年
  • p
    pocketsnail2003
    你还是没有理解。
    什么光速啊距离啊,只是给你的观测结果在时间轴上平移而已。哪怕阳光照过来延迟8分钟,黑子的轨迹和速度也不会因为观测距离有不同。
    金箍棒是确实有物质在移动,光斑不是物质,不存在物质的移动。
    或者我再举个例子,N颗恒星和地球各自间隔一光年之远,围着地球呈环形分布。一年前恒星A闪了一下,过了0.1秒恒星B也闪了一下,再过0.1秒恒星C闪了一下……你会在现在看到闪烁间隔0.1秒以超光速在这一圈恒星间传播下去,但是实际上没有任何东西超光速。
    其实说回宇宙膨胀那个例子吧,跟这个不一样,唯一相同的是没有物质在运动。
    因为速度是物质单位时间内在空间里移动的量,而宇宙的膨胀并不是物质在运动,而是空间增加了。你观测到两个点之间的距离在单位时间内增加的速度超过了光运行的速度,但是物质其实没动。
  • p
    pocketsnail2003
    就是说,这个“速度”和恒星闪烁传递“速度”一样,是臆想出来的,根本没有光速运动的物质。
  • G
    Greazen
    手电筒不行,你需要那么长的棍子
  • t
    tt3tt3
    就是曲率飞船可以超光速的原理啊 天哪 这还是电工论坛嘛
  • s
    skyworch
    光年是距离单位不是时间,谢谢,楼上一堆掉坑里的
  • o
    onexz
    没有外面。
    是这样,比如一个平面,一张纸,一般的经验,它会有个反面,而到达这个反面,要越过边缘,越过的那一刹,就到了“外面”,然后才可能到达另一面,但对于克莱因瓶,这个经验就不适用了,在二维的空间里,它没有另一面,没有边缘,没有“外面”,你就在平面上的一点四处移动,就可以遍历整个世界,宇宙,就是一个三维的克莱因瓶,你可以遍历整个宇宙,但不会到达它的边缘,也没有外面。
  • l
    liyufei
    我能理解你所表达的意思,但我认为这个意思所指代的“超光速”是没有实际物理意义的。

    首先你的第一个例子里的光斑,我说了这是一个思想实验,实际的情况是根本不会瞬间形成光斑,因为光速是有限的,实际情况也许更像你举着一挺加特林机枪环绕扫射,子弹还都没到达呢,只是存在一个指向。当然我猜测你的意思是光斑即将存在的位置发生了移动,但这只是一个概念上的移动,并没有物理上的任何物质,任何粒子,任何空间,任何什么玩意儿发生过移动,仅仅是我认为原来指向的那么一个点,指向指向了另外的一个点。

    你的第二个例子更好地证明了我的猜测,因为在第二的例子中,环绕地球的星星闪烁,也只是一个“坐标”,这个“坐标”通过闪烁来定位,然后在概念上实现了“移动”,但同样并没有物理上的任何物质,任何粒子,任何空间,任何什么玩意儿发生过移动,仅仅只有一个指向发生了移动,因为这些闪烁的星星之间并没有联系,这仅仅是在思想里的映射,也许并不像我之前描述的是“嘴炮的移动”,更接近“脑洞的移动”吧。

    当然,上面的星星也许可以通过量子纠缠来联系,而量子纠缠确实是超光速的。这在某种意义上确实实现了移动,是“信息的移动”,基本上星星闪烁就类似量子通信了,这就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 p
    pocketsnail2003
    不管你转到那里去了,哪怕一光年远的地方,一年后光照在上面,两年后你就会看到光斑了,两年零一分钟后你会在偏移90度的地方看到光斑,只不过你看到的画面延迟了两年而已,这期间你转了多少圈都不影响。
    我的意思就是说光斑的运动并不是实际的物质在运动,超光速是臆想出来的“速度”。
  • p
    pocketsnail2003
    距离除以时间得出来的速度超过光速了,你掉坑里了。
    其实坑不在这里,坑在于空间的增加不容易理解。觉得宇宙膨胀超光速了的,还是在“既有空间”的概念里面理解,认为距离增加了,两么这个距离两端的物质就发生了运动,这个距离增加的速度,就是物质运动的速度,用宇宙的尺寸和历史计算速度超过了光速,产生了悖论。
    实际上,增加的空间虽然增加了两端物质间的距离,但是并没有造成这个距离两端物质的运动,是空间本身在增加,这是从“无”到“有”;而不是在一个既有空间占据一个位置,挤开两边的空间,当然不会造成两端物质的运动。这就跟宇宙的外面是什么一样,理解就理解,不理解就无法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