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人类有祖先一样,恐龙也有祖先。恐龙时代现在公认为2.25亿年前三叠纪中晚期到6550万年前白垩纪末期。跨度1亿7000万年,比人类历史(连无尾猿猴时代大概1000万年)要长得多多。


南十字龙,学名:Staurikosaurus.是恐龙总目下的一属恐龙,该物种被认为是最早的恐龙。以后侏罗纪和白垩纪的相当一部分食肉恐龙都由南十字龙进化而来。南十字龙虽然是恐龙中早期灭绝的一属,但它躲过了第四次物种大灭绝,因此它对恐龙的演化,尤其是食肉恐龙的演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南十字龙是种小型的兽脚亚目恐龙,最早生活于三叠纪晚期的巴西。
中文学名 南十字龙 拉丁学名 Staurikosaurus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亚 目 兽脚亚目 科 南十字龙科 属 南十字龙属 种 普式南十字龙
南十字龙的唯一标本发现于巴西南部南里约格朗德州(Rio Grande de Sul)的圣玛利亚组(Santa Maria Formation)地层。南十字龙由当时在美国自然史博物馆工作的内德·科尔伯特(Edwin Harris Colbert)叙述、命名。模式种是普氏南十字龙(Staurikosaurus pricei)。因为被发现的时候是1970年,而当时在南半球的恐龙发现例子极少,因此恐龙的名字便根据只有南半球才可以看见的南十字星座命名,巴西国旗上也有南十字星座的图案。种名是以科尔伯特的古生物学同事Llewellyn Ivor Price为名。
南十字龙生活于三叠纪晚期卡尼阶(约2.25亿年前),是已知最古老的恐龙之一。南十字龙的身长约2米,尾巴的长度约80厘米,体重约30公斤。
虽然它的牙齿和姿态显示它是一个肉食类的恐龙,但是有些研究人员认为它是属于蜥脚下目类的恐龙,因为南十字龙的骨骸类似原蜥脚下目。南十字龙可能代表蜥臀目的祖先到兽脚亚目和蜥脚形亚目的分岐进化的过渡期。然而一个在亚利桑那州多色沙漠发现的未命名化石,被认为是种典型原蜥脚下目恐龙,似乎原蜥脚下目是在南十字龙出现前已经演化出来。新的研究显示南十字龙与近亲始盗龙、艾雷拉龙属于兽脚亚目,而且是在蜥脚下目与兽脚亚目分开演化后,才演化南十字龙与喙头龙 出来。
南十字龙的化石记录极为不完整,只有大部分的脊椎骨、后肢、和大型下颌。但是,因为化石的年代是在恐龙时代的早期,而且原始,所以大部分的南十字龙特征都得以重建。譬如南十字龙常被提及的五根手指与五个脚趾,这是一个非常原始的恐龙特征。自从南十字龙的腿部骨骸被发现后,南十字龙被视为快速奔跑者。南十字龙只有两个脊椎骨连接骨盆与脊柱,这是一个明显的原始排列方式。南十字龙的尾巴可能长而细;较晚期的蜥脚下目恐龙,相较于它们的重量,有较大、较短的尾巴。
重建过的下颌骨,显示出滑动的下巴关节,可让下颌做出前后、左右、上下移动的动作。因此,南十字龙能将较小的猎物,沿着小而往后弯曲的牙齿,往喉咙后方推动。这个特征在当时的兽脚亚目恐龙相当普遍,但在晚期的兽脚亚目恐龙则消失了,被推测是因为它们吞食较小猎物时,已不需要这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