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所谓的百年一遇洪水

  • 北方一老狼
    最近经常发洪水,新闻里一说百年一遇,大家就嗤之以鼻,认为是瞎扯淡,为什么一百年才能见一次的洪水这么常见?
    我来说一下这个所谓的百年一遇吧。首先,我们说发了百年一遇的洪水,其实不是说地面上流动的洪水是百年一遇,而是说这场降雨百年一遇。同样一场雨,降在以前和现在,地面汇集的水量是不同的。过去的地面到处都是鱼塘、草地和树林,就像一个地面倾斜的房间里铺了一层地毯,上面泼一盆水下去,可能毛毯还没湿透,门口都没有水流出来,就算连续泼几盆水下去,地面的水经过毛毯的阻隔和储蓄,门口处也是很小的水流。但现在同样的地面,由于水塘被填,树林(一场小雨,树下的地面都是干的)被砍,地变混凝土,相当于将房间里的地毯撤走了。这时同样的一盆水泼下去,门口顿时就会有一大股水流出来,几盆水下来,门口的水基本上和泼出来的水是一样的流量。所以,原来从来没见过的洪水,现在就经常见了。
    还有就是所谓的百年一遇的雨,其实是说一个地方,平均一百年下这么大的一场雨,但这个百年一遇只是一个频率,就像掷骰子一样,连掷三次六的情况也算经常见吧?一个村子,连续三年都碰到百年一遇的雨都不奇怪。就算是一年碰到三次百年一遇的雨都有可能。这只是这一个村子,旁边的村子还没下雨呢,下在这个村子里的百年一遇大雨,不能算到旁边村子里吧?一个镇有几十个村,一个城市又有十几个镇。这个城市范围内,每年都碰到一场百年一遇的大雨很奇怪吗?更别提现在是气候反常,用过去上百年积累的资料去算这个频率,本来就不准了。
  • e
    easyman105
    那就换个说法吧
  • t
    tonyleung
    内容连续3年遇到百年一遇的大雨

    为什么不调整一下百年一遇的标准

    是不是城乡规划和救灾不力都要把责任先推给老天爷
  • z
    zw555666
    长江的水文资料是详细的,哪个地方哪年的水位都是有记载的 iOS fly ~
  • q
    qiuyijin
    公信力低就这样,质疑一切.. iOS fly ~
  • l
    l305
    水文水资源博士路过,没什么不准的,洪水标准本来就是用重现期来表示的,基于历史数据很正常啊
  • p
    power_toy
    17年湖北的雨也不算特别大
    ***上游居然不提前放水
    等到憋不住了就开闸,丈母娘家淹了一米深的水,还是地基比周边高20-40公分的前提下
    也不知道后来有没有人问责

    见识过最大的洪水还是98年
    我老家地处湖北中部,有一条长江的分支汉江.周围的堤坝离日常的河边大概有300m+
    然后涨水的时候那水不是从河里涌向堤坝的,而是就从堤坝脚下悄无声息的升高水位,想想就吓人的很
  • w
    wtnt
    百年一遇不是这么解释的

    楼主看看 概率论 上面有详细的解释 我一会找书截图给你看看 iOS fly ~
  • 灰浪
    但是我个人感觉,现在的水位和以前的不能完全相提并论,比如说我所在的重庆,现在修了南滨路,长滨路等,变相的类似于河堤了,以前是完全敞开的,这样到达相同的水位高度,实际水体容量还是有较大的差别的吧。
  • j
    jeffrey_mys
    回复4#tonyleung

    移动平均值,没用过大智慧?

  • 7
    77880099
    欺负韭菜鱼记7秒 不管该做责任的事而已
  • w
    wakaoo
    LZ是做水文方面工作的吗?
    出的这个解释是代表官方意见吗? iOS fly ~
  • w
    wlklazyman
    坐等截图解惑
  • x
    xcode
    好像每年都有百年一遇的洪水、暴雨、地震、酷热。
  • 嘘嘘乐
    这是从历史记录统计出来的。工程师设计大坝目标时候总要个依据。

    连续三年都出现百年一遇只能说是气候不正常,防御标准其实没有变。 没有什么一成不变,后来人可以根据最新的历史进行升级大坝。

    iOS fly ~
  • a
    a6585998
    放到系列数据里,连续出现几次,这个频率影响不会很大。HiPDA·NG
  • w
    wflove
    一个地方,百年一遇的大雨都是气象部门给的新闻通稿吧,就是指降水,这和城市建设什么没有关系啊。虽然概率论不排斥小概率事件多次发生,但是发生次数多了,必然是哪里出了问题,比如概率模型不对,检验非独立什么的,其实这雨下了也就下了,每次都说百年一遇没意思
  • 令狐飞云
    洪水频率年1%。
    表示一年中到达这个水位的洪水概率是1%。
    1%是多年记录以及根据气候地形综合推算。
    而不是固定的
  • e
    elixir
    回复4#tonyleung

    100年一遇 200年一遇 300年一遇.......900年一遇都是百年,哪里有错
  • 北方一老狼
    这个标准是根据某个地区的历史降雨量计算出来的,一般情况如果碰到特大暴雨,也会进行调整。
  • 北方一老狼
    我不是专门的水文专业,是搞水利工程设计的。上学时也学过相关课程,每次设计都要和水文专业的同事配合,基本原理还是懂的。
  • 北方一老狼
    这就是因为雨水无法储蓄下渗造成的, 现在的水利工程正在向海绵城市(过去叫低冲击开发)方向发展,就是增加城市的下渗蓄水能力,减少涝灾。
  • h
    haihai000
    难道不是下水系统有问题?
  • 北方一老狼
    两方面都能解决问题,一个是增大下游河床,一个是增加上游蓄水。但目前我们国家的下水道还远远不够大。
    看看日本的下水道:










  • 阿茶
    总要找个借口的。

    最近看到个隧道施工事故,调查完质量、施工规范、安全管理等所有方面都符合标准全没问题,但是总要找个借口啊,乖大自然咯,不可抗力咯
  • s
    swf
    能有一百年?能有多详尽,准确性呢
  • t
    tigerkyan1
    问题在于媒体,素质不过关,每次报道说不清楚,几个设计标准混着说,造成公众误解,以为我们是骗人的
  • s
    spiritdeng
    百年一遇的洪水

    是不是跟光年有点类似。。。
  • 黄花梨
    新加坡搞海绵城市就很聪明 iOS fly ~
  • d
    difro
    我觉得百年一遇这个提法好,大家都有台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