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三亚被东北同胞攻陷

  • 枫的旋律
    有关三亚被东北朋友“攻陷”,深有感触:
    去年春天的一天,我带媳妇孩子在三亚玩,一个本地朋友给我发了一个位置,说是相当地道的街边摊海鲜,价格还实惠,寻着导航往这位置开,导航指引我开进海滩沙地,因为租的两驱SUV,费劲了全部越野驾驶技巧才能避免不陷车,终于开到这个位于沙滩的海鲜店门口。
    老板娘是个50多的大姐,人利索话不多,顺利点完餐了后,海鲜和菜品的确不错,结账时候,三人使劲儿吃海鲜,才花了500多,感觉很惊讶,大姐凑过来幽幽说:大兄弟,姐给你打了8折,听你口音是东北老乡,沈阳的吧?是不是!大姐给东北老乡都打折,我就机器猫表情了,我瞬间感觉我那一丝残留的东北味儿发挥了价值。
    继续和大姐唠嗑,为啥来三亚做生意?东北实在没有消费市场,一个宫保鸡丁只能卖不到20块,并且还得给那么一大盘子,根本不赚钱,给少了食客就得骂街?东北朋友纷纷南下,到了竞争弱、游客多、不再寒冷的三亚来做生意。
    大姐说,如今竞争也不弱了,都是东北朋友之间竞争,竞争多了难免恶性价格战,于是有了黑社会控场和维护合理价格秩序,我又机器猫了,并且这些东北大哥不仅仅收保护费,控制价格体系,甚至还帮你搬货,我又。
    通过唠嗑,我看到一群积极的东北朋友在努力打拼,我觉得不仅仅是三亚好做生意的问题,人不懒啊,还是很努力的,但为啥回到东北土地就懒下来了……否则东北经济不至于全国倒数,这是为啥。
  • p
    patman
    这么冷 任何人都懒啦。阳光海滩加温暖。人都积极很多
  • 浮华盲流
    海南经济尽管屡遭重创,但经济特区的优惠政策,其商业和政策环境仍比多数地区更为友好。经济的不景气,又带来了相对低廉的生活成本,适合逃离家乡的东北人生存。此外,80 年代末第一批到海南闯荡的东北人,也已近乎垄断了运输等部分海南服务行业,成为了下岗老乡的接应者。

    在先知先觉者的感召下,东北人开始成批来到海南,年龄较大者很快就食髓知味,无法再忍受东北的冬天了。不过,初期在海南购房者仍相对较少,多数人仍选择旅馆或短租房,三亚甚至出现了「of 东北人、for 东北人、by 东北人」的专门旅社。

    2000 年代中期,「振兴东北」战略启动,此时正大批出售的海南商品房,终于成为了条件尚可的东北人的考虑对象。对大量能凑十几万给孩子找公务员工作的家庭而言,相似的置业花费对急于脱北的东北人并不十分高昂。开发商更是看准机会打开东北市场,为东北人提供在家乡街头便能了解三亚海景房的特殊待遇。
  • 冰醋酸
    当年狗皮帽子从锦州打到三亚

    没毛病
  • 枫的旋律
    扎心了老铁

    原来海南原住民是东北的血脉
  • t
    tainey
    说东北“同胞 ” 意思三亚是外国人?
  • l
    lookus
    三亚最多的外国游客是俄罗斯人。

    所以苦寒之地的人对于热带阳光沙滩应该是有天然的渴望。
  • W
    Wbird
    通过唠嗑,我看到一群积极的东北朋友在努力打拼,我觉得不仅仅是三亚好做生意的问题,人不懒啊,还是很努力的,但为啥回到东北土地就懒下来了……否则东北经济不至于全国倒数,这是为啥。

    因为三亚可以勤劳致富,钱在手,没编制也是人

    东北...
    你再勤劳,没编制,最多算半人

    混国企的就知道,能干会干也得装不会,敢勤劳?
    东北就是整个社会国企化
  • 爱撕衣李鸿章
    东北俩人吃饭点两个菜根本吃不完,一个菜都勉强
  • c
    clock_orange
    地球之癌,EAST BABY
  • r
    redpill
    谁告诉你东北人懒了。
  • 且听风语
    这个大姐说的话我怎么觉得是
    在东北,一盘卖不到20块,还得大盘
    在南方,一盘可以卖40块,还可以装小盆
  • f
    fhqwb
    机器猫是什么表情
  • c
    caoyue
    都TM黑龙江 吉林 那帮人
  • j
    jiangst
    人有钱啊!
  • L
    LTFYH
    这次春节去北海也发现一堆东北人。
  • l
    leiqilong
    我们东北怎么了?
    现在论坛都可以这样了吗…?
  • y
    youtao
    我还是相信中国人都是勤劳的,只要有适合的那个啥来激发。
  • 叁伍
    因为在海南可以宰南方人
    在东北没南方人宰
  • g
    godnos
    好像是在海南偷农民的菜,

    打清洁女工到头破血流,

    海鲜宰客,

    骂人说没有东北人炒房,海南房价怎么到四万,

    随便一想有这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