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控制不住,想对医生动手,太难受了。

  • 核弹头
    愿逝者安息,乘佛愿力,往生净土,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 白展堂
    楼主节哀
  • 木月三
    唉,节哀。楼主脾气真的不错,换我估计当场就动手了
  • j
    jay_chiu
    医生是个群体,这个群体里什么样脾气的人都有,能指望他们个个都是笑脸相迎的吗,有些大咖反而脾气不好,我说话你听着就好:
  • c
    cuppub
    艹,爱她妈谁谁,要我我就直接动手 麻痹
  • m
    marnes
    《新少林五祖》中有一句台词 忍无可忍,无需再忍
  • h
    highlinzhu
    唉,节哀,这种医生就是欠揍,没有同理心,支持网络曝光 ihstore.com
  • m
    mrqq1985cn
    节哀顺变,有关系的人随时能搞定,人情社会的悲哀,没有关系的人只能等死 iOS fly ~
  • 富到没朋友
    节哀。顺便说下,当时应该找镇上卖鱼的人借个氧瓶 iOS fly ~
  • F
    Fanboy
    看着难受
  • b
    black_samurai
    楼主节哀 iOS fly ~
  • c
    cybervsq
    节哀顺变,中国就是人情社会
  • x
    xuxin
    回复61#富到没朋友


    你确定鱼用的不是工业氧气?
  • x
    xiebixi
    我舅舅当年做手术,肾部肿瘤切除。回家后每天需要点滴,他住多层5楼,刀口还没长好,下楼一步都是折磨。找小区门口的卫生室商量,能不能请护士帮忙去楼上帮点滴一下,来回不要十分钟,拔针可以自己来。时间他们方便什么时候来都行。额外肯定会出多少钱。小护士不同意。说规定不可以帮人输不是他们开的药,更何况是出门帮点滴,会被开除的。
    后来找了他们领导,说了这是真的特殊情况,过两天好些了就能自己下楼了。可这样他们领导还是不同意,好说歹说,还是意思不符合规矩,不可以。

    最后还是私人关系,每天车接车送,找别人下班后来家帮点滴的。

    他们是医生,可能经常会遇到这种患者家属觉得是特殊情况,而他们日常已经见惯了。突破自己的职权范围做破格的事,需要冒的风险,可能对他们来说更严重一点吧。
    iOS fly ~
  • p
    ppalm
    不指望笑脸相迎,我只是表明,医患纠纷这个现状,双方都有原因。
  • h
    handxb
    我爸从医院拉回家的时候,叫了私人在医院接送病人的车子,当时向医院借了个氧气包,本来要押金的,车主说我来担保。这个车上面自己也带氧气包的。这样到家刚搬到床上就过世了
  • j
    jay_chiu
    和飞刀类似,自己劳动获得报酬天经地义,但是弄不好给钱的一个举报全歇菜了:
    不过现在很多地方在做上门护理的生意,也算一种互联网经济吧:
  • j
    jay_chiu
    态度问题从来不算严格意义的医患纠纷,就算投诉到卫健委也就一个处罚了事:医患纠纷最根本的原因是医疗市场化服务业化:
  • 我是哥拉斯
    如果院长真的是按规定来的话确实没法投诉,氧气瓶是有点危险的,万一运输路上爆炸他们要承担责任。楼主节哀!
  • h
    hugeone
    这个和值班医生没关系吧
    医疗官员的问题,院长也好,总值班也许还不是医生,只是行政人员坐班。他一句话行和不行当班医生只能是个挡枪子的。说的难听点,即使换了医院内部的人,小医生的处境也许和LZ差不多。让人咬牙切齿却又没办法。
    LZ节哀,投诉吧。
  • e
    easyman105
    我是不想吐槽医生了。打交道几年,没有感受到丝毫的医德~杀人的心都有
  • b
    borner
    生活就是这么操蛋,只要和类公务员有交集,没办法。
  • z
    zhenyue
    直接投诉啊,耽误治疗,医疗事故

    投诉渠道肯定有的

    找律师直接下律师函,找媒体直接采访报道,直接市省里边卫计委信访走起
  • 0
    004
    节哀,我外婆也是没希望了,送回家里,医院里急救不愿意用救护车帮忙送,我让ICU的主任把急救的人喊来,问他送不送,他说不送,我说OK,我现在给你们市卫健委的打电话,你们市卫健委要是说不行,我就让省卫健委的人来说,同时,我会让本省三甲医院所有宣传科知道你们这个医院是个什么东西。然后管我外婆床位的医生和急救的说了几句话,急救的马上赔笑说好好,我们马上安排车。回到家里镇上医院后没多久我外婆就走了。我一开始也是好声好气的说,实在没办法了,只能让上级来压了。我到现在也不知道管床医生说了什么。
  • j
    jay_chiu
    了解清楚,在其他医院做的手术,回自己镇卫生院恢复,到隔壁镇卫生院借东西:
  • j
    jay_chiu
    你这个情况,不是怕你投诉,是给ICU医生面子,毕竟急救不送肯定有道理,他不会怕的,而真投诉了吃批评的是ICU。
  • l
    lanwater
    过几个月路上堵他 iOS fly ~
  • c
    contra8964
    这个按医疗法规和制度确实是不能借。
  • m
    msk28
    this is life. 说到底是你自己忘记准备氧气。 隔壁镇卫生所不借钢瓶 为了应付本镇突发事件也很正常。
  • l
    lanwater
    这种医院有规定的事别说小护士哪怕主任也扛不住的,万一有事会当医疗事故的。 iOS fly ~
  • x
    xuxin
    看了很难过,楼主节哀……我是医生,是ICU医生,我送过很多这样的病人离开医院,有很多家属也像楼主一样,希望能够在家里给亲人更多的支持,有些人甚至会要求租呼吸机,您说,我该租给他吗?

    我通常会告诉他,这个机器你不会使用会给病人增加更多的伤害和痛苦,而且使用也需要很多条件的限制,至于氧气,如果病人已经没有力气吸进氧气了,那么就是泡在氧气里,也不会吸入肺里。通过解释,没有人会再纠结这个问题,也从来没有人会投诉我。

    但是同样的,这个氧气钢瓶的使用您确保会使用吗?确保不会出现任何的问题和意外吗?您知道病人需要多少的流量才够吗?您知道氧气爆炸的范围吗?如果探望您目前的人刚好在抽烟,而不凑巧氧气达到了爆炸的浓度,会发生什么您能够预计到吗?

    我没有在小医院呆过,我不知道小医院的运行规则,但我知道,如果医院借给您氧气瓶一旦发生任何意外,那过错一定是医院的。我不确定为什么hipda的朋友仍然认为这只是个人情的问题,却没有考虑到其中可能的风险。

    黄宏和巩汉林曾经演过一个小品,不知道各位还有没有印象,巩汉林问钉鞋子的黄宏买几个钉子,黄宏无论如何也不卖给他,因为他卖的是修鞋的收益,而不是钉子。医院的营业范围里面我想也不包括租借氧气。所以,楼主节哀,也要克制。

    各位回复的版友也理智一点吧。也许医务人员的态度的确不好,但是也不要强人所难,不是?
  • s
    sowot
    别说流程怎样原则怎样 流程和原则没有定的以人为本 就是没订好
  • b
    bxf3000
    当班的医生是无权处理医院财产的。
    你找他泄愤有什么用?
    这种至少要找到院长才能有权借或者租医院财产。
  • s
    sowot
    回复的很好也很有道理,若对方一直遵守原则不借也没啥好说,但为啥有熟人去借就二话不说借出去了,这种不公平不一样的标准 是最让人绝望的
  • 伫听
    我说句实话,你现在知道为什么这么多人都往城市跑,农村都空了,不是没有原因的。

    节哀,顺气,别跟垃圾人计较,活好自己的日子
  • m
    maxhu
    说走正规渠道的=大事化小,呵呵

    要弄他不是非要打他黑棍,整他黑材料也行啊
  • t
    therichard
    节哀,也保护好自己吧。这一年太特殊,医护反过来拿防疫找你麻烦就惨了,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iOS fly ~
  • x
    xu1985
    楼主节哀。
    不和人情 但合规
    我说的话可能你听起来不舒服
    这种只能走私人关系借的。
    走明面是绝对不会借的。
    1.是不符合规定。
    2.氧气是有风险的 出来事情谁也担不起。
    免责申明没用的
    3.越是是紧急情况越要手续齐全符合规定。临床遇到太多,事后反悔找麻烦的了。 iOS fly ~
  • s
    sayhier
    先料理后事再说,别添乱 iOS fly ~
  • 酸牛奶
    兄弟节哀!有些医生道德沦丧。我姑父住院,大夫不是想着怎么好好治病,而是各种暗示送钱。
  • j
    jay_chiu
    中国社会说到底还是人情社会,都是地方上的,谁不给个面子呢?冷面孔规矩,热面孔人情。地方人情世故很多年轻人都不去经营了,所以我说要怪楼主自己没本事,这种情况上来就是要打招呼的。但是也怪我们的医疗系统让大家觉得病人上门什么要求都必须答应,楼主觉得医院借氧气是合规合情合理的,导致楼主第一时间没托人找关系。最后问题虽然解决了,楼主却坏了心情,加之结局终归是个伤心事,楼主愤恨不平也是必须理解的。
  • 0
    004
    回复79#jay_chiu


    ICU医生早就和他说了。要他送,他不送啊,我才发飙让他上来给我当面说清楚。
  • h
    hugeone
    你没看懂LZ的点。如果一直不接符合规定也没问题。关键在于那个“院长”一会儿坚决不接,一会儿熟人打招呼接,各种设置门槛后临门又不借。这个是很明显不懂医疗而且没啥担当权利的行政作风。懂点医疗的一般就不会犹豫。要么走熟人关系借几个氧气枕,要么就直接拒绝了。
  • x
    xu1985
    回复84#xuxin
    我是和我科室新同事说 越是情况紧急就越要符合规范。
    iOS fly ~
  • z
    zhenyue
    作为镇一级医院信息科管信息系统的,我们这儿这个事情一般患者上楼砸门,找院长要说法,然后医务科给个解决办法,总不能把患者晾着。
  • g
    gwgb
    节哀 有些人就是 但有没有办法
  • y
    yyysuo
    这事不知道怎么说。
  • M
    Maga
    回复84#xuxin
    非常感谢您的回复。不知道贵姓,看回复应该是个耐心的医生。

    农村的医生架构跟城市有区别的。我们村上有村委医生的,也就是以前的赤脚医生,听说是每个村委每年要发给他们5万,因为农村还是有很多人不能出去时,由这些赤脚医生来上门进行简单的处理。我文中提到的,当那边院长提出由赤脚医生来签字并领取氧气瓶是就是这个道理。那赤脚医生这些应该是知道的。但是最后是我亲戚拿来的,而且并没有随从任何人员。

    另外你说的有没有用是另外一回事了,我更相信安慰剂也是药。所以我才在文章的结尾说道德谴责,如果真的能证明因为断氧引起,那就是医疗事故。性质不一样了。因为在当时我们已经完全没有任何办法了,如果再没有氧气瓶,最后一根铉也就断了。小尾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