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龙-法晚8月28日联合报道,明年开学,新高一的学生将使用新教材。新的教材“课内外读物建议”增加了《老子》《史记》,要求学生广泛阅读各类古诗词,覆盖先秦到清末各个时期。此外,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从14篇(首)增加到72篇(首)——诗词40篇,包括《诗经》中的静女、无衣及离骚,以及文言文32篇。
教材修订,更加贴近“新高考”
今天(28日)上午,记者从北京市教委获悉,目前,普通高中各学科新教材正在组织编写修订,本次课标修订的重点就是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各学科结合自身特点,丰富充实相关内容。新教材的修订更加贴近“新高考”。
按照教育部《关于做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从2019年秋季学期起,全国各省(区、市)普通高中将分步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2022年秋季开学,全国各省(区、市)均启动实施新课程新教材。其中,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份,可以于2019年秋季学期高一年级起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2018年启动高考综合改革的省份,可以于2019年或2020年秋季学期高一年级起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
此外,按照规定,北京市根据使用新教材的具体时间安排,分年度、分年级、分学科开展培训,要在使用当年8月底前完成高一年级各学科教师培训工作,次年秋季开学前完成高二、高三年级各学科教师培训工作。
根据工作目标,将在2018年底完成新课程全员培训工作,2019年上半年开始,分批分步完成新教材培训工作,普通高中校长和教师队伍组织实施新课程新教材的能力整体提高,教研机构和教研队伍的专业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2022年秋季开学,全国各省(区、市)均启动实施新课程新教材,相关工作推进机制和保障机制进一步健全;到2025年,新课程新教材的理念、内容和要求全面落实到普通高中教育教学各个环节。从2020年起,教育部将组织专业机构对各地新课程新教材实施情况进行跟进指导和总结评估,不断提升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水平。
新教材:增加《老子》《史记》
据市教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内容贯穿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各个部分。在“课内外读物建议”部分,除保留原有《论语》《孟子》《庄子》外,增加了《老子》《史记》等文化经典著作,要求学生广泛阅读各类古诗文,覆盖先秦到清末各个时期。此外,明确规定“课内阅读篇目中,中国古代优秀作品应占1/2”。
据北京市教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新教材对学生的要求更高。将原标准“诵读篇目的建议”改为“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推荐篇目数量也从14篇(首)增加到72篇(首),提高了学习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