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机载重后无法直接飞跃喜马拉雅山区数千米高的山峰,而必须穿越其间,为躲避日本雷达而关闭无线电,纯目视飞行。这条驼峰航线共损失飞机500多架,牺牲飞行员1500多人。
“在天气晴朗时,我们可以根据战友坠机碎片的反光飞行,我们给这条洒落着战友飞机残骸的山谷取了个金属般冰冷的名字——‘铝谷’。”这是昆明驼峰飞行纪念碑脚下的纪念橱窗中的一段文字,落款是一位当年驼峰飞行员。
驼峰飞行纪念碑上写着:飞越当时被视为空中禁区的喜马拉雅山区,海拔五千公尺上下,航线下方群山耸立,似骆驼峰背,飞机穿行其间,驼峰飞行由此得名。驼峰飞行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持续时间最长的大规模空中运输,也是航空史上仅见的在极其艰险的自然环境中进行的战时空运。驼峰航线是二战时期中国和盟军一条主要的空中通道,西起印度阿萨姆邦,向东横跨喜马拉雅山脉进入中国。航线全长500英里,最高海拔达7000米。在持续3年零1个月的援华空运中,共运送物资近70万吨。中美双方共损失飞机500多架,牺牲飞行员1500多人。
相关飞贼陈纳德传说。飞虎队创始人陈纳德组建飞行雇佣兵援华,据说后成老蒋死党。他在罗斯福政府的暗中支持下,以私人机构名义,重金招募美军飞行员和机械师,以平民身份参战,7月和10月,200多人分两批来华,队员多半是勇敢,渴望冒险,性格不拘的年轻人,由于形式上并非正规军,他们的战术研究和训练反而得以自由挥洒,不久,他们在昆明初试身手,首战便对日本战机予以痛击,此后并连创击落日机的佳绩,在31次空战中,志愿飞虎队员以5至20架可用的P-40型战斗机共击毁敌机217架,自己仅损失了14架,5名飞行员牺牲,1名被俘,“中国空军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插翅飞虎队徽和鲨鱼头形战机机首名闻天下,其“飞虎队”的绰号也家喻户晓。。。
如果吴宇森真拍“飞虎队”的话,会是哪个版本呢?!
[本帖最后由 lancky 于 2010-2-2 22:58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