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的笑星大部分都是需要脚本的,脱离预设话题,talk一泡无。
或者说坚持自己是为了博大家一笑的人几乎没有,目标都是艺术家。
艺术家就一点都不好笑了,小丑才会好笑。
全力思考如何逗笑别人是个十分痛苦的事情,所以一流的笑星其实都很痛苦,排练新段子100遍之后,并不能确定这个包袱是不是会响,毕竟自己已经完全失去对这个笑点的感觉了。现场观众是磨练段子的最好工具。
另外 觉得相声(小品) 不好笑的原因是,段子这些是需要磨出来的,不断改进的,而且许多段子都是需要铺垫的,看现场气氛选段子就完全是经验了。所以才会有很多临场发挥的段子好笑。铺梗才是真技术活,不然也不会说捧哏的比较重要了。
讲真国内梁左之后专心搞笑的脚本家真的凤毛麟角。郭德纲也就改编老相声,他的新相声大概是没有时间吧。
国内这浮躁的节目生态,根本不给人磨练的时间。而talk能力,又要根据现场状况临时决定,国内大部分如开心麻花根本就不是自己写脚本,所以他们的笑点寻找能力,铺梗能力及其低下,一旦和设定脚本不同就各种尴尬,后期剪辑也救不了。
说个例子:奇志大兵 当年在江西夜总会磨出来几个段子,上了一圈CCTV后,消耗完毕,社会地位和经济原因根本不会继续给他们磨段子时间了,艺术瓶颈 -解散。
其实看日本是最容易看出来的
新人靠某个段子一发成名-段子过期-迅速跌入谷底,
能想出新段子继续生涯的少之又少。大部分继续红下去的是转主持人和节目固定嘉宾(talk能力强,卖角色设定)。
真继续说段子的 大部分常年在剧场说现场即使这样 也是过个3-5年才能磨出一个能上电视说的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