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么拯救你,My hometown?

  • 疾风の蜗牛
    上礼拜回了老家一趟,感觉自己对于那个小城镇,已经格格不入了。也许它是对的,错的只是我而已。
    前阵子妹子把学校图书馆的书弄丢了一本,北京也没得卖了,于是想在老家那边淘了看看,去新华书店一看,牌子已经被换成XX汽车销售公司。找到原来书店的负责人一问才知道,因为亏损,已经无法正常营业了,关了已经有一年了快。别看周末书店里人来人往的,蹭书看的学生多数。免费开着空调,许多学生一坐一下午,也没成本。很多书还没有出售就已经旧得可以上二手交易市场了。而在这种小城镇里,基本就是公务员+低层劳动者,没有考研,考碗,考级,考证的需求,大众所有的需求全部集中在教辅资料上,而这方面,大的书店完全不是路边小摊的对手,何况人家基本还是开在学校对面。于是乎,偌大的一个小镇,就没有一家书店的诡异局面已然维持了一年有余。很可悲的一件事。
    然后就是游戏室。本来这事是不做幻想的,整个城镇里就没有一款98年以后的游戏,除了几款KOF的后续作,当然也就到02为止了。基本就是三国战记+KOF+几款千机变的模式。别的基本就是赌博机了,斗地主为主。这趟回家才发现,现在连这些也没了,清一色的赌博机。我呸!
    小镇的基本人均收入在一千多块钱,公务员高点,其余都是些小老板为主。就这么个情况下,不足6平方公里的小镇,开了30几家休闲茶座,更让人咋舌的是几乎全部爆满,多数是那种台湾的奶茶+汉堡的这种模式。里面多数是些中年妇女,成天也无所事事,就等着老公给钱,自己做做美容,喝喝茶,自我感觉还特别良好。至于老公在外面寻花问柳,这可不关我事,只要你给我钱就行。而且这种思想基本很流行。
    最后就是我小时候最爱吃的小笼汤包。自打我5岁的时候,也就是1988年,我有印象开始,他就存在了。那时候就卖3块钱一笼。大约这个价格维持到了2004年,然后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从3块到3块5,3块8,4块5,5块。然后以5块的价格维持了几年,到今年年初,终于不堪成本,倒闭了。我和店主谈了会,店主表示,开始的时候的确非常挣钱。然后到了03年的时候,3块钱的价格就没有利润了。维持了一年左右,价格不得不调整。每次调整都是基于亏损的原因。店主的想法就是不亏钱就行。然而就这么个愿望,也破灭了。
    我不知道经济发展对于人类是件多么伟大的事情,我也不知道人们在这个世界上到底要追求些什么。
    我只想说一句高尔基的话,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 h
    himrlee
    百度文库,妥妥儿的
  • n
    nightmare8424
    现在2,3线城市都一样。。。我回江苏那个城市也是,没办法,只能在魔都继续呆着。。。

    当然,我是怕安逸,太安逸了对年轻人不好。。。
  • 毒玫瑰
    小城镇都差不多,我们小镇很多地方和你说的很像。不过有家新华书店很大,应该有拿补贴,开在非常好的商业地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