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开展全国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的原因
为何要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
麻疹的传染性很强。通常认为人群免疫力至少达到95%以上,才能阻断麻疹病毒传播,实现消除麻疹的目标。
按照统计局人口数据进行估算,我国2001年以来,适龄儿童第1剂次常规接种率为82%~93%。考虑到接种疫苗有一定比例的成功率,推测人群中具备免疫力的人群还要低一些。易感人群(未接种疫苗的人群、接种疫苗后极少数免疫失败者)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可能出现麻疹流行。
小规模强化免疫或查漏补种措施,控制疫情效果并不好。全国疫情监测资料显示,小年龄组仍然是麻疹发病的重点人群,近年来全国15岁以下麻疹病例占总病例数的70%。即使是上海等省市成人发病比例较高的地区,小年龄组的发病率仍是最高的。除常规接种外,我国部分省、市为控制麻疹疫情开展了多次局部的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但对于疫情的控制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有必要通过强化免疫,解决累积的易感人群问题。
世界卫生组织关于麻疹疫苗的立场文件中明确提到,在制定消除麻疹目标的国家,应通过强化免疫消除易感人群,强化免疫活动对象无论既往患病史及免疫史,均接种1剂麻疹疫苗。
这种非选择性的强化免疫工作,是全球很多国家都广泛使用的办法。据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资料,2000年至2008年期间,在世界卫生组织六个区域中,共136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407次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既有非洲等麻疹发病率较高的国家,也有中美洲等已经实现消除麻疹的国家,以及英国等欧洲的发达国家。这些活动的开展有效地降低了当地和全球的麻疹发病率。从我国情况来看,从2004年至2009年,先后有27个省份开展过本省范围的消除麻疹强化免疫活动,有力推动了消除麻疹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