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简介
北方集成电路技术创新中心(北京)有限公司租用北京屹唐科技有限公司拟建厂房及设备,建设“集成电路供应链及先导技术产业创新中心项目”。本项目租用的厂房及设备由北京屹唐科技有限公司建设及购置,该公司成立于 2020 年09 月 16 日,注册地位于北京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荣昌东街甲 5 号 3 号楼 2 层 201-1。经营范围包括集成电路产线、代工流片、集成电路的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设备出租;销售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电子元器件;
市场调查;出租办公用房、商业用房;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代理进出口。北方集成电路技术创新中心(北京)有限公司成立于 2017 年 09 月 25 日。经营范围包括与集成电路、半导体技术有关的开发、设计服务、技术服务、技术转让、技术咨询;半导体(硅片及各类化合物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的制造、针测及测试、光掩膜制造、测试封装;销售自产产品;货物进出口;机械设备租赁。
建设必要性
半导体集成电路是全球十大重点产业之一,也是当今世界竞争最激烈、发展最迅速的领域。集成电路是集多种高新技术于一体的高科技产品,它几乎存在于所有工业部门。集成电路产业是当今世界发展最为迅速和竞争最为激烈的产业。又是技术资金密集、技术进步快和投资风险高的产业。电子工业/半导体工业对世界经济产生着强有力的驱动作用。半导体工业还是支持 21 世纪信息
社会的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础,因而成为世界各国的国家级关键战略工业。中国集成电路经过三十多年来的发展,经历了自主研发创业、进提高和重点建设三个重要发展阶段。目前,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已有了一定的产业基础。但是,中国国内市场需求和世界上经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相当的距离,产品设计开发能力弱、水平低;生产技术水平也不高;产品销售额仅占全球集成电路销售额的6%左右,销售数量计算占国内市场需求份额不到五分之一;产品的技术档次不高,核心的关键产品仍然需要进口。面对国内外集成电路广阔的市场需求和发展机遇,大力发展中国的集成电路产业是国民经济信息化和实现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第三步战略目标的迫切需要,也是增强中国在下一个世纪综合经济实力和竞争实力的必然要求。基于上述形势,为实现在京发展战略,为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提高规模生产效益,提升产业技术水平,为国内的半导体装备、材料及工艺开发提供先进支撑平台,北方集成电路技术创新中心(北京)有限公司,选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核心区建设集成电路供应链及先导技术产业创新中心项目,项目自去年举行仪式后建设方案重新调整。
项目特点
本项目旨在打造集成电路产业链生态圈,搭建多层面沟通平台,携手上下游企业共促新发展,该项目有利于构建以北京为中心的集成电路产业生态圈,提升集成电路生产线效率,降低生产线的建造与运营成本。项目建成后可为 12 英寸晶圆生产线提供厂房及动力配套设施,为多个工艺验证及技术创新研发平台提供场地及设施。项目自去年3月举行仪式后方案重新调整,股权结构,用途等均有变化,大股东从中芯国际更替为芯链融创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北京)有限公司,芯链融创去年成立,其股东均为国内半导体产业链上下游的主要企业,方案调整后使创新中心真正成为服务于国产产业链的企业。芯链融创部分股东如下:


产品定位
本项目用于先进图像传感器、65nm~28nm 及以下逻辑技术研发线的建设,达到或接近国际同类产品的技术指标。
工艺特点
本新建项目FAB位于北京中芯国际亦庄厂区北侧(主体4F),建筑面积约25382.1 m2,将建设集成电路国产验证中试线,产能为每月约 3000 片 12 英寸晶圆,工艺制程以 65nm~28nm 及以下为主,项目虽为 3000 片产能的晶圆制造线,但其与常规生产线不同,还肩负着国产设备的验证任务。项目为国内半导体产业链提供装备平台,材料平台,零部件平台,OPC技术平台,智慧工厂,工艺/器件仿真软件等形成共性技术国产化能力,创新中心同时开展存算一体,ULP技术,大芯片,3nm以下技术,新型存储器等创新先导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能力。项目人员总数为900人,其中研发人员300人。
基本情况表
项目名称 集成电路供应链及先导技术产业创新中心项目
建设单位 北方集成电路技术创新中心(北京)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核心区 34M3 地块
总投资 厂房及设备投资 51.37 亿元
生产规模 项目将建设集成电路国产验证中试线,产能为每月约3000片12英寸晶圆。
产品方案 本项目用于先进图像传感器、65nm-28nm 及以下逻辑技术研发线的建设
开工时间 2021 年 2 月
预计投产时间 2022 年 9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