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erlockboy 正好最近黄易有篇文章(节选)
在欧洲,尤其是德国,土耳其烤肉店前的食客总是络绎不绝,其人手一个Doner Kebab(汉语又译旋转烤串):香喷喷的烤牛肉或羊肉,加上新鲜的各类蔬菜,撒上孜然粉,裹在烤得略微焦黄的卷饼内,再淋上风味不同的沙拉酱,一口咬下去,既有卷饼的酥脆香口,又有蔬菜的清香爽口,更有烤肉的筋道味美,让人好吃得说不出话,满脸幸福,快哉!
然而,这风靡全球的土耳其烤肉 “名不副实”,其并非是土耳其人发明的,而是原产自叙利亚,它最初的样子也与现在大相径庭,那么它又是如何被发明,继而传到他国被加以改进,进而蜚声世界的呢?
英语中“烤串”(Kebab)一词的源头可追溯至阿卡德语(曾通行于今伊拉克,今已消亡)中的Kabābu与阿拉米语(曾通行于今叙利亚,今仍存)中的Kbabā,意均为“燃烧”或“油炸”,该词与烤串后来一同被征服叙利亚的阿拉伯人吸收,演变为阿拉伯语中的Kabāb,并随着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传播,在西亚北非各国扎下了根,使得伊朗与土耳其等国也借用阿拉伯语的Kabāb一词表示让人垂涎欲滴的烤牛肉或羊肉串。
真正把烤串发扬光大的,是土耳其人。在奥斯曼土耳其人征服西亚北非后,几乎全盘吸收了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不仅信奉了阿拉伯人的伊斯兰教,也吃起了阿拉伯人的美味佳肴,其中就有烤串。尽管早在数千年前阿拉伯人就有烹饪烤串的技术,但目前已知最早的有关烤串的书面记载却是用奥斯曼土耳其语写成的,作于1377年,烤串在期中被称作Kebap。随着奥斯曼土耳其的铁蹄踏遍东南欧,鲜美的烤串与Kabāb一词一同传入了欧洲,最终于17世纪末被英语吸收,成了人尽皆知的Kebab。
之前各国的烤串数千年来都是“横着烤”的,即搁在烤架上水平受热,而在19世纪中叶,居住在奥斯曼帝国布尔萨的伊斯坎德尔·艾凡提异想天开地发明了“竖着烤”的方式,即把肉切成片后叠在竖起的烤叉上,同时将热源从底部改到侧面,这样不断旋转烤叉就也能使烤肉均匀受热,而不用担心烤肉掉入碳堆里。在最外一层的肉烤得焦脆的时候,可以立即切下来享用,过一会儿内层的肉又被再烤得酥脆无比,绝不会出现内部还是生的状态。
随着在德国的土耳其人越来越多,土耳其的饮食文化也开始进入德国,并产生影响,其中就有土耳其烤肉,而它在德国大放异彩,还要归功于一位土耳其裔餐馆老板——卡迪尔·努尔曼(Kadir Nurman)。1960年,26岁的努尔曼从伊斯坦布尔来到西柏林打工,12年后他在原有的土耳其烤肉机的基础上进行改良,设计出了自己的烤肉机,在柏林动物园火车站附近开了个烤肉摊,贩售裹在卷饼里的烤肉与沙拉。
根据他的设计,烤架上一层肥一层瘦交替放置的肉料极易发生美拉德反应,使得烤出的肉不仅口感甚佳,而且香气十足。这样一来,土耳其烤肉的食材不再需要选用牛羊身上最好最贵的部分,如切牛排剩下的边角牛肉,油腻的肥肉,甚至淀粉与肉沫混制的“午餐肉”都能选用,经过腌制与烧烤的处理,烤出的肉都能保证很好吃。
很快,土耳其烤肉随着土耳其外劳的流动,从柏林流传出去,扩散至德国各州乃至欧洲各国,最后传至世界各地。如今,人们不仅在柏林街头巷尾的小吃摊上见得到它,巴黎的饭店里也开始提供土耳其烤肉。而在中国,彻底中国化的土耳其烤肉选用的食材比原版广得多,鸡肉与腌猪肉取代了国外的牛羊肉,蔬菜沙拉也变成了四季皆有的生菜。由此,土耳其烤肉盖头换面,以各类“肉夹馍”与“盖饭”的名头遍布大小城镇,成了老少咸宜的街头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