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村姑娘,偷渡女皇,在世菩萨。
当三种身份属于同一个人,于是,一个古怪而迷人的故事,缓缓拉开大幕。
偷渡女皇
在船长45米的狭小货船上,四周铁锈斑斑,这么一艘小而破旧的货船,挤满了286名旅客。
这里很不舒服。船舱仿佛混浊水箱,整整四个月里,拥挤,昏暗,无法忽略的异味,争抢和打斗随处可见。人们脸上对新生活的期盼已经被长久未见阳光的苍白孱弱所取代。
混迹其中的旅客多是福建农民,他们在家乡拿着微薄收入,满怀雄心壮志要到美国闯一闯。整个航行过程曲折而危险,有人被闷热的底舱闷死,有人掉下船,幸运避开灾难者,也常在海上漂泊一年半载。
这艘名为“金色冒险号”的货船在岸口停留近两周,原本萍姐安排好福清帮开船接应。不想,福清帮自身难保,恰逢帮派内斗,接应人被叛徒连开数枪后身亡。
眼见接应人迟迟未来,食物与燃料却愈来愈少,旅客们的表情焦躁难耐。无奈之下,待船搁浅后,6月6日。主管这条船的船长下令:
不再等待接应人,船舱的旅客们游泳上岸。
夜晚的海面寒冷、黑暗,有些人甚至不会游泳,面对未知的前方,人们的脸上充斥着恐惧与绝望,留给他们的选择只有跳与不跳:
跳下去很可能会死;但如果不跳,一定会死。
200多人投向一望无际的海面,有人哀嚎,有人呼救,如此大规模投海,即使移民局的船及时赶到,仍有10人溺亡。
这只极度超载的破旧货船,与200多名非法移民引起了警方与FBI的关注,华盛顿方发出通告:不遗余力地追踪“金色冒险号”航行的主谋者。
经过层层抽丝剥茧,FBI在商店发现了很多客户的身份证件与制造假证件的覆膜机,连续围捕了交接者——福清帮头目与“金色冒险号”的话事人。
搜集到的所有证据,与围捕到的人证口供,勾勒出了一个模糊身影——华裔女人“萍姐”。
没有人知道萍姐的真名,只知道她是福建人,在纽约华埠开一家百货商店与榕信酒楼,纽约华埠近半数都是移民人口,人口构成繁复庞杂。她平时衣着朴素,与普通劳动妇女别无二致。
为避免打草惊蛇,FBI成员低调突袭了萍姐的酒楼,纵然如此低调,当他们赶来时,早已不见萍姐半分踪影。她悄悄逃回家乡——福建沿海边的小渔村。
这名混迹在皇后区,操纵着唐人街最大偷渡团体的女人,真名郑翠萍。在她庞大的偷渡王国下,同乡偷渡者中,百分之九十都是由她进入美国。
1980年代初,郑翠萍开始谋划偷渡事宜,起初亲自回国组织亲友偷渡,每人收取18000美元——对多数偷渡者而言,这是笔高昂的费用。
到了90年代,佣金随着移民大潮水涨船高,涨到3万美元,人们依然趋之若鹜。在他们看来,花费高价,换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怎么看都很值得。
据统计,郑翠萍至少帮过3000名非法移民进入美国,累积财富近4000万美元。
渔村姑娘
鬼祟却普遍存在的非法移民成了皇后区的时代记忆,短而狭窄的唐人街连接着层层世界。
萍姐与这些偷渡客们,反映着一个时代的缩影,他们拥有最微小与残破的人生,又希冀通过生死冒险,在异国他乡以最短的时间改变命运。
故事的开始,郑翠萍还没成为大名鼎鼎的萍姐,只是福建福州盛美村的渔村姑娘。村庄多山靠海,同乡回忆起郑翠萍:心思敏捷,注意力集中,生来就该是领导者。“她不喜欢打扮,不喜欢化妆,但处事公正,爱打抱不平。”
郑翠萍的童年贫乏而忙碌,几乎一直在干活,却始终会挨饿。
随着年龄渐长,海员父亲郑济良在货船停在纽约港口时,趁着混乱,偷偷从船上跳下来,自此常年呆在曼哈顿的华人聚集区。父亲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给家中寄钱和书信,表明自己一切都好。
父亲寄来的厚信封,让郑翠萍意识到:在美国,人好像很容易生存。
24岁那年, 郑翠萍与丈夫离开盛美村,搬到800多公里之外的香港,那时香港已然繁华,霓虹灯高楼拔地而起,位居亚洲四小龙之一。
在那里,她搭上70年代创业潮,由于天生对数字的敏感与机警,郑翠萍靠着一家廉价的百货商店和服装厂大赚一笔。
在此期间,郑翠萍心中的美国梦却从未搁浅。她在自家商店遇到了一对美国老夫妻,她口口声声称自己想去美国,“为了孩子能得到更好的教育”,老夫妻被感动了,愿意帮助她以保姆的身份办领签证。
当签证官问她为什么愿意放弃香港的一切时,她说:
“当我还在学校念书的时候,我就知道美国是一个高度文明的国家。我希望有一天我可以把我的孩子接到美国。”
花费这么大力气,郑翠萍的目的自然不会这么简单。
80年代,美国移民政策松动,中国也正在施行改革开放,中美之间的偷渡产业规模高达30亿美元,是偷渡产业的黄金时代。
刚开始,亲戚朋友联系她,希望她能帮助他们来到美国。愿意选择偷渡者,境况都极艰难,合法移民无门,只能走非法路数。嗅觉敏锐的郑翠萍发现其中商机:
这么多人都千方百计要来美国闯荡,何不将此作为一门生意?利益远非眼前经商的蝇头小利可及。
起初偷渡线路繁琐,找她的偷渡客多为福建同乡,由福州到香港,再从香港到危地马拉,需要穿过墨西哥边境线,最后才能到达美国。
郑翠萍亲自接应,她从不与偷渡客寒暄,遇事沉着冷静,决策者的身份显露无疑。
每个游客需要付出1.8万美元作为佣金,到了90年代,水涨船高到3万美元,佣金一分也不能少,亲属亦不例外。若实在付不起佣金,就要到郑翠萍的地下钱庄借钱偿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