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来讨论下明码标价的利弊吧
- 易水最近,在做一个课题,说服我们的经销商群体对商品做明码标价的处理(汽车用品、配件类)。但是由于目前市场上的情况都是不标价销售,进行“宰客”,“看人下菜”的行为,推动这一举措就变得需要小心谨慎。推行就必须要考虑清楚这么做的利弊,但是我发现现在讨论这方面的文章极少,而TG又是牛人聚集的地方,想到这里来听听大家的意见,汲取点营养,希望各位看官不吝赐教。
首先说说我的观点:
优点:
1)明码标价使得店面管理正规化,将利润置于可见范围,同时可降低管理成本
2)价格明示容易建立客户信任感
3)做长期生意商誉比利润更为重要
4)可以通过明码标价带来的压力,提升经营管理水平,给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缺点:
1)利润的降低,商品溢价能力的下降,无法获取高额利润
2)容易引发价格恶性竞争
3)客户成交量有可能下降
其实我现在就是苦于对这个提议的论点支撑不足,希望得到各位更多的指点,特别是在有点方面,希望各位能多多教导,感谢,感谢。 - samchen0079当然明码标价哦~~当然标价牌背后还有个价~~
- qxch你是正方还是反方,从“明”码的明字开始诡辩吧
- 易水这个,您可以去您所在城市大街小巷做汽配的,做轮胎的那些店看一看,有多少是明码标价的,我想你基本上看不到,所以说现在我们要推行这套东西,也是为了让消费者有更多的实惠。
- wood知道为何劣币驱逐良币吗?
- KIREEK明毛,卖服装这种暴利行业,标价和卖价差很大。
- gunbird2完全可以不明码标价:D
- 朱爷吉祥这个情况太多了,在汽配、建材、家装市场太常见了,没办法。
其实明码标价最大的好处就是标准化,减少讨价还价带来的交易成本,提高交易的效率。但问题是这些东西都是不快消品,有些往往一辈子就买一次,所以不多榨取点利润,商家会觉得很吃亏。
这也得看规模和市场地位。如果你能占很大市场份额或者品牌非常牛,那你明码标价有助于提高你的管理,达到一个高层次的经营水平。
有两个例子,一个是宜家,他的东西都是明码标价,但是他的商品只有他能提供,加上品牌牛,所以他可以这么做。
另一个不太成功的例子就是百安居,他是连锁超市的形态,也是明码标价,但是他的东西别的市场上都能提供,他标价贵了一点,大家就不买了。特别便宜的时候大家就会想起他的店面品牌还是有保障的,不同于普通建材市场的混乱。
汽配市场目前还没有什么配件既能走量又是别人不能提供的,像月福这类地方虽然很多东西也明码标价,但是东西都比别人贵,走一个高端,骗骗新买车的人,有经验的了就都去汽配市场或者淘宝自己淘了 - 一只纯猪头楼上正解
楼主你这么搞,最后两边不是人... - OpEth明码标价最简单最透明的例子就是淘宝了。。。。。
按销量排序,通常排第一位的并不是价格最低的。。。。。 - 朱爷吉祥以前在没有销量排序之前,价格排序是最优先的,淘宝的最大好处就是所有报价信息标准化,免去了询价的成本,效率提升不是一点半点的。
但是有了销量排序后,引发心理上的羊群效应,商家都开始刷销量了。羊群效应的本质是寻求安全感,所以为了安全感提高一点点价格还是能被大多数人接受的。 - inc010074ls 精辟
- sfc明码标价的话人家会去明码标价的店看好了价格然后去不明码标价的店砍价。
- umi360國外明碼標價的也沒見人家混不下去
不明碼標價說明商家時時刻刻都想著多騙錢
顧客時時刻刻得提防
雙方得闘智闘勇
極大降低了社會效率
中國大環境太差
賣家買家都是受害者
[本帖最后由 umi360 于 2010-9-14 16:21 编辑] - 聋则嗅明XP我到觉得中国人就是喜欢斗来斗去,不要明价,还乐在其中
- 少先队员我一直觉得,像日本那样把价格直接标在物品上非常好。。
这样选择一样物品能够更加的清晰明确,而不会被一堆标签搞的晕头转向。
而且作为这样物品的价值,不同的地方也容易比较。 - xfiori我老婆公司的老外老板说:他来中国最先学会的一件事情是:买什么东西都问能不能打折
- aironline不明码标价最大的后果就是劣币驱逐良币啊,劣币驱逐良币啊,劣币驱逐良币啊!
- 易水实际上宜家的例子还有探讨的空间。
我们知道,宜家销售的东西在品质上实际并不十分出色,但其设计感和时尚感,以及从众心理带给顾客心理感受较好,形成心理溢价,实际上此心理溢价可能远远高于对比市场中同品质的商品,所以顾客在内心感觉其标价反而便宜了。
此外,对大型购物场所的货物齐全和售后保障,也使得人们会在这个层次上选择宜家产品这种品质“劣币”,而排斥实际上在外围市场同样品质但价格低廉很多的商品。
从反向来讲,如果我们说明码标价比较消费者对商品的估值较低,那明码标价会起到提升成交量的作用,反之则必然导致失败。从而我们看到,消费者估值是何等的重要,这也就是商人喜欢选择存在价值洼地的商品,特别是一些外观好,可形成高价预期的低价产品销售。这也就是说明,如果是同类产品竞争激烈的市场,我们采取标价的措施,是否应该用各种手段来提升消费者的心理估值呢?
这是不是也说明,只要我们把握消费者的心理估值活动依据,再据此提出有利润空间的附加价值,则明码标价就是可行的呢?
PS:因为我个人理解,在类似的很多市场中,信息不对称是非常严重的,大多数客户都不具备分辨产品品质的相关知识,一般只能凭借商品外观、宣传品的档次、卖家的口头描述来判断该物品的价值。所以我想,如果能够在这些方面提升心理估值,那么既可以通过明码标价形成客户心理的价格优势,此种想法对否? - 易水实际上我也在疑虑这个问题,同样我认为,存在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是因为我们能够从价值,或者心理预期来判断两者。那么,在这些商业活动中,消费者实际是没有太多专业知识支撑来分辨优劣品。但由于不良商家(不明码标价的商家,我们称之为劣币商家)的逐利竞争,使得消费者在购买同样品牌的相同商品时倾向通过多加选择来购买价格相对低廉的产品,但这种情况有几个制约条件,1)客户对市场价格的了解,2)客户对价格的敏感程度,3)愿意为比较价格而消耗时间成本。从另一方面来讲,明码标价的商家在这种市场中其存在就必须要从商品估值上瓦解劣币商家对利润的过度追求,提升消费者对产品价值的认识,让消费者意识到这个价格,已是合适甚至是超值的了。从而将需求变为购买行动。
据此,我也以为,实现这种目标其实难度还是过大,因为,1)明码标价者必须舍弃超额利润,保持合理利润,2)必须通过其他条件,如提升经营场所的档次、提升产品的估值、提升服务等来降低价格敏感 ,3)必须通过恰当的优惠制度,来抵消客户希望为降低价格而选择付出时间成本来多处选择的行为。
不过越讨论,越觉得如果商家不是致力于提升管理水平,希望扩大化经营的话,可能在现实市场是很少有人会采用这种行为的。到头来,消费者还是受损失埋单……如何才能推动更好的价格竞争呢? - sectionboy你要明确讨论的出发点是谁。是社会整体还是消费者,还是某个单独的商家。看你前面的帖子,有的时候不知道你从哪个角度说话。还有,产品设计,品牌认同和销售员的介绍服务和知识都是商品“真实”价值的一部分。所以宜家的例子也不确切。所谓的“溢价”空间,消费者也有个忍耐度。50块的东西,51块买了也不一定就认为你是黑店。那1块钱不赚白不赚。明码标价省去了营业员讨价还价的成本。但中国人工又这么便宜。
价格竞争就是割喉战,明码标价就是亮底牌,你是生产还是流通?同样的东西你能拿到最低价的货么?你真想好走这条路了? - 暖冰别的俺不知道
但是品牌店和品牌专柜基本上是明码标价,杂牌都是乱喊,看人开价。
明码标价好处之一,给顾客觉得你所卖商品是正规货,大牌,质量有保证。
坏处之一, 直接面对别的商铺价格竞争。
但是,就拿电脑市场来说,够乱了吧,基本上都是乱开价,不过客人也不是傻的,绝对的货比三家,现在商家除非给假货,否则利润薄得很。乱开价也要面对价格竞争,甚至开价的时候还要猜测别的商家给的价位,斗智斗勇说的不是对顾客,而是商家之间的事了。 - 火星人一号明码标价还分真假,像国美永乐这些个都是假的明码标价
- 自由人眼镜兄同等级别(比如钻石或者皇冠)肯定是销量高的同时价格也低,为什么有许多销量榜的高排名店铺价格并不低,因为许多新开的淘宝店铺为了短时间吸引人气推出的低价甚至是批发价更有亏本价来变相刷好评刷钻,这怎么可能让钻石皇冠店铺去亏本卖呢,等那些超低价限定名额和商品数量的店变钻石了基本都恢复成正常价格了,所以销量价格排名仅供参考
- 朱爷吉祥没错,国美苏宁这种店,最sb了。
价签都是虚的,必须要问营业员才能知道实价,而且那帮小组长手上还有再打折扣和送礼品的权利,所以去那里买东西还是挺费心的,鄙视他们,开那么大店了还来这套。。。。。。。。。。 - 朱爷吉祥回19-21楼的问题
首先小小的更正一点,用词不太准确,不是劣币驱逐良币,而应该是柠檬效应。
劣币驱逐良币说的是大家留下含金量足的货币,抛出劣币,所以市场上就没有良币了,这和咱们讨论的明码表示是否导致低价恶性竞争没有关联。比较准确的是柠檬效应,即如果可能买到次品,那么买家就会讨价还价进而选择便宜货,质量好价格高的就被低质量竞争挤掉了。
我说的宜家的例子,我个人感觉没有什么问题。因为宜家最主要的优势在于他是完整产业链,从设计到销售都是自己完成,所以他有足够的定价权,避免了恶性的同质化的竞争,他有资格享受高溢价的同时也能够做到明码实价。
现代社会就是一个信息相当不对称的社会,因为产业分工和专业技术发展得太高了,一般人想要从成本和使用价值推导出交换价值,对于卫生纸都不容易,何况是cpu之类的东西。
人类又是视觉动物,所以以宝洁为代表的现代市场营销也是充分利用了各种手段提高视觉上的价值,让产品更具溢价空间。
理论上,只要市场足够开放必然导致充分竞争,导致商品价格下降。但是实际上,不充分的竞争还能让很多市场保持高利润,这个短期内没有办法。国内我关注过眼镜市场,这个行业没有特别大的店,像雪亮这样的也不能占到足够的份额,别的店更不能带来充分竞争,所以眼镜行业这么多年了都是一个暴利行业,没办法。长期来看,需要零售批发市场上的出现一些足够强大的企业,由他们的竞争来带动价格下降。
比如国美苏宁,沃尔玛家乐福,他们这种规模的竞争就能让商品价格下降。当然很多时候企业也会相仿设法不降价,比如饥饿营销,价格同盟、垄断等等。这些都是现实存在的。
回到主题,就是明码标价的优劣。我还是那个观点,如果你有足够的优势来避免竞争,或者规模足够大可能促进竞争,那么明码标价都有好处。如果既没有定价权、也无规模或其他优势,那最好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