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研究犹太人历史才发现,希特勒是最大的代罪羔羊啊。
- Providence恩,那是当然了。那么大规模的战争不给经济带来十分严重的负面影响才怪。
- leopenny所以才使劲儿整人嘛
- Providence基本上是的,不过是个因果关系。而且你印多少钱并不是一个macroeconomic variable,而inflation就是了。所以一般都以inflation来衡量。在基本的模型里(quantity theory of money,classical economics)认为不单是大量印钱,你小量印钱带来的只有同等幅度的通膨而已,对real variable没有任何影响。量很大的话还会影响预期之类的东西而带来大副加速的通膨,就是hyper inflation了。
- leopenny通俗点儿讲就是大量印钱基本上破罐破摔、没办法的办法
- 舟易行这帖学习了,收藏了
- 调和赔款高才能赖则赖嘛:D :D
- 小天猪其实到战前为止,德国经济已经有了很大起色了。
- 容克完全为战争而准备的补药式经济
不赶紧发动战争的话,这种"大有起色"的经济崩溃起来比雪崩还快 - huhu0007估计你连什么叫金马克都不懂
- jackey12345魔都以前是2战犹太人的避风港
- henvelleng我来给各位关键字:沙赫特。1战结束到2战爆发前之间这段时间德国经济史上最关键的人物。注意,不止金融资本,还有美英苏的军工业技术输出。好,乃们继续
- henvelleng另外大量印钱和通货膨胀根本是两个事件,中间没有必然联系
- Providence
233max!
随便去找本基础经济教材或者高级点的例如Monetery Economics之类的书读一下再发表高谈阔论,谢谢。 - 掳莞子君受益匪浅!~!~!~!
- sonic4747
学习了,乃们继续。
- gloria没起色那为什么还能办1936年的奥运会?三十年代很多高科技都是德国那里先产生的.
- henvelleng你是怎么理解货币的流通性的?这个问题可大可小,俺最近不太想码字的说
- leopenny那是战时经济,备战刺激出来的。
- henvelleng国库空虚的情况下如何刺激?罗斯福式的做法前提是ZF有钱
- leopenny撕毁《凡尔赛和约》并扩军备战,德意志有底子。
- henvelleng撕毁凡尔赛是在哪一年?我们不能闭着眼睛瞎说啊
- leopenny
还是看奥运吧 - sniperm82葛朗台就是犹太人的说。
威尼斯商人讲的也是犹太商人 - Providence最简单的quantity theory的MV=PT虽然不能准确描述现实,但是起码表述的M=P的正比关系是完全无可厚非的。往后点的IS/LM+AS/AD model,很好的解释/证明了这个关系。再往后的各个经济学家的一些对hyper inflation/inflation的model都一再证明了这点。
别说理论上了,现实无数的emperical research都无数次证明了money is neutral at least in the long run。
连跟classical对着干的keynesian economist都从没否认过这点。
完全俩概念?你真懂经济?
[本帖最后由 Providence 于 2008-8-10 21:06 编辑] - henvelleng首先,印钱这个词本身就不严谨,说发行会比较好
其次,按你的说法,美元早就完蛋了,但事实正相反,美国人剪羊毛剪得比谁都欢
V被认为在长期宏观情况下变化趋于一致,问题是,长期是多久……
不过这个已经跑题了,hyper inflation无疑是德国ZF开给央行大量的空头支票造成的 - Providence印跟发行不都一样么?
经济学各类文章里经常用print,完全没问题。你太咬文嚼字了,而且估计全世界就你在嚼这个。
按我的什么说法?我没懂。
长期?经济学上的长期经常指15-20年。引用Lord Keynes一句话,"in the long run,we are all dead."
V是一个institutional factor,高级点的模型会把他列为一个function of inflation。
你提的这个跟你所谓的印钱跟inflation没关系有什么关联么?V长期来讲有可能会变MV=PT就不成立了?
不要没逻辑的瞎扯东西,谢谢。
[本帖最后由 Providence 于 2008-8-11 01:51 编辑] - Providence算了,你先回答上面的问题吧。回答完了再拍你其它的。:D
[本帖最后由 Providence 于 2008-8-11 02:18 编辑] - henvelleng印和发行我觉得很不一样啊,货币供给量和当前流通的现金肯定是不一样的,银行大多不用现金结算而实现信用创造和信贷扩张,更不用说央行印而不发的废纸了
还有,我说的是“没有必然联系”,我什么时候说过没关系了 - henvelleng“按你的说法”中的“说法”即大量印钱和通胀之间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后来又变成了货币供应量和通胀之间的必然联系
- leopennyls同学有点抬杠嘛,我说的印钱只是大量发行的货币的一个通俗调侃说法,不单单是指印钞厂的作业量
奥运加油 中国加油
[本帖最后由 leopenny 于 2008-8-11 19:59 编辑] - henvelleng我在63#的话本来也是调侃啊,谁想到给脱下水了
- leopenny
所以我去看奥运了
- Providence你要生嚼的话当然不一样,但是这俩始终是一个成正比的关系。即是你要用(发行)更多的钱的话你才会去印更多的钱,而不是事先印好几年份的在那放着。所以一般经济学里说print money就=increase in money supply。
好吧,又在嚼“必然”了。。
money supply和inflation这么明显的正比关系都能被你说成“完全是两个独立事件”+“没有必然联系”。。
的确你确实能找出来一些money supply增加了而inflation没有的情况,但这也可以被看成是某种“必然联系”被其他一些效果中和了而已。 - Providence。。。。经济学中print money就=increase money supply。照你那理论你可以去把全世界大半经济学家都批个遍了。
这是一个正常的也是足够reasonable的assumption。除非你继续抬杠说货币印刷量跟发行量没必然关系,否则怎么看我说的话都是一点错误都没有。我从一开始的assumption就是print money=monetary expansion,从来没变过。变的是你。从“独立事件”,变成“有关系”。
话说这个跟美国怎么又扯上了? - henvelleng控制货币供给量可以通过调利率、调准备金率、发行和回收央行票据等等,最终达到调整商业银行信贷能力及外贸顺逆差的目的,还就是可以不印钞,货币本身不过是国家的信用凭证。好吧,起初我就是想说这个
至于必然联系,我不打算上升到哲学的角度了,还是从文字角度说下自己的理解。必然联系可以看成是因果关系,就是前者必然会导致后者发生,通货膨胀固然可以靠货币政策强制纠正,但货币供给量的失衡本身也是结果而非原因 - Providence
我日,你什么时候看见我说控制货币供给量必须要印刷货币了?我需要你教还有什么方式可以增加货币供给量么?需要我再给你多补充一些么?
这个跟我说的冲突么?我说了,印刷货币是要用的,金融手段产生的效果那只是影响money multiplier而已,都只是映射monetary base的一个手段而已。不同的其他手段会带来不同的其他影响,例如增加reserve ratio虽然增加了money supply,但也同时增加了risk of banking sector,在某些情况还往往会影响public confidence etc.所以如果没有其它要求,只是增加money supply的话,央行一般还都是选择print。
在钱印出来就是要用的假设的前提下,印钱就=增加money supply=增加inflation。这个有什么错的了?你再怎么扯其它的跟这个有关系么?你给我举一次历史上哪次大量印钱而没印发hyper inflation的?历史上你给我举一次hyper inflation没有大量印钱的?
关于你后面说的,那只是money multiplier的浮动而已。中央银行虽然不能完全控制,但也可以通过监管机构控制一部分或者调节相应的monetary base而已。这个哪是结果?你给我找个模型/理论里有货币供给量是结果 央行政府无法(至少大部分)控制的?
别跟我扯哲学,你要扯的话我完全奉陪,你这叫咬文嚼字,还哲学?必然?
你给我举一次历史上哪次大量印钱而没印发hyper inflation的?历史上你给我举一次hyper inflation没有大量印钱的?
[本帖最后由 Providence 于 2008-8-11 23:12 编辑] - abe1007之马甲中国对犹太人最好,就是不承认定居中国的犹太人是犹太人,宁可在民族上把他们划进回族,貌似这么一来其实是对犹太人很大的精神侮辱。
- henvelleng你什么时候看见我说央行无法控制货币供给量了?商行的信贷能力当然也是可控的
- 绝对合体好深奥。。。。。。。。。。。
- Providence我什么时候说通胀可以由单纯的货币供给量解决了。。= =
我的意思是,货币供给量大副增加肯定会导致严重通胀,仅次而已。谈到控制通胀这是另外一个问题了,由于通胀的本质,一般最普遍的基本手段是调息,这个东西是另外一个话题了,最好单独讨论,当然你要讨论的话我奉陪。:D - leopenny
真有精力,概念自己心里明白就行了呗
奥运加油 中国加油
- henvelleng其实我前面76#就说了,德国那段时期的严重通胀原因是显而易见没什么可说的。63#是调侃“印钱”两字,也没别的意思。后面就扯远了,其实也是我先扯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