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立波没上春晚看来是正确的!春晚相声小品什么玩意啊!

  • m
    moyanljx
    我没说我非要去看啊,我只是说方言是一种搞笑方式罢了,完全没有贬低排斥的意思
  • 网上的final
    赵本山黄子华周立波我都很喜欢看
    啥情况
    我是广西的
  • m
    moyanljx
    而且那句话说我只懂普通话?都不知道吵什么,咳
  • d
    dragong
    你明白不就好了……
    这就好像歌星在唱歌,你却质疑他不会京韵大鼓,手段单一一样……
  • 2
    20150000
    朋友 你的概念完全错了 普通话 就是北京话的变种 而北京话也是方言 它在全国使用只是政府决定用北京话为基础 来制定的全国通用语言而已
  • d
    dragong
    不是特指你,只是说那些明明不懂方言,却偏要去评论方言脱口秀的人……
  • 匿名熊猫
    调查显示内地仅22%民众满意虎年春晚
    2010年02月14日 05:36东方早报


    央视虎年春晚在万众期待中揭开帷幕,本次春晚依旧以集体舞开场,王菲、小虎队、刘谦的先后登场将晚会的气氛推向了一波又一波的高潮。王菲在蓝色“阿凡达” 星球的复出,引起了各大论坛的反响一片;而“小虎队”的串烧歌舞将现场气氛推向了最高潮。刘谦今年的魔术之前一直很神秘,昨晚的徒手穿越玻璃表演令人啧啧称奇。至于“小品王”赵本山的《捐助》表现明显不如往年,还被观众大批广告植入太多。至记者截稿时,根据某门户网站的调查,认为本次春晚不好的约占 40%,认为好的占22%。有观众开玩笑说:“今年看的不是春晚,看的是寂寞。”

    东方早报记者骆俊澎
  • m
    moyanljx
    貌似是你搞错了我再说什么,普通话怎么来的,还用你说么。我们讨论的是喜剧
  • 匿名熊猫
    两家民调差距大
    从今晨1时结束至上午,新浪网展开的春晚观众调查与央视电话入户调查的满意度有不小的差距。
    有3万多人参加的新浪网调查中,认为不好的占44.3%,认为一般的为35.6%,认为好的只有21.1%。在5分制打分中,认为1分的占29.6%,2分的占21%,3分的占28%,4分的占12%,5分的占9%,1分、2分加在一起占50%。
    而据央视网消息:央视春晚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访问从昨晚的8时30分开始,持续了3个多小时,截至12时,共成功访问2290个家庭,其中2122个家庭收看了春节联欢晚会,经数据加权后推算出,今年除夕在全国收看电视的家庭中有96.1%的家庭收看了央视春晚,在收看过晚会节目的家庭中,有81.6%的受访者认为今年春晚办得好。
    从历年数据看,网调与央视电话入户调查经常大相径庭。
    在新浪网最喜欢的春晚节目调查中,赵本山小品《捐助》26.8%,《一句话的事儿》21.6%, 《不能让他走》11.3%,占据最喜欢的语言类节目前三;最喜欢的歌舞类节目前三位是:小虎队《再聚首》47.3%,王菲《传奇》17.3%,《相亲相爱》4.5%;最喜欢的曲艺及其他类节目前三位是刘谦《千变万化》53.9%,杂技《试比天高》19.2%,戏曲《红楼赞花》15.0%。
    从来自央视网的调查看,在“2010虎年春晚已结束您满意吗?”调查中,29.2%的观众投票给“还没去年好看,能记住的太少了”,25.62%的观众投票给“一点都不好看,缺乏新意”,16.78%的观众投票给,“一般般,跟以往差不多”。
    “今年春晚小品中 您最喜欢哪个呢?”调查中,34.09%的观众投票给郭冬临、牛莉《一句话的事儿》,23.38%的观众投票给赵本山《捐助》,12.97%的观众投票给黄宏小品《美丽的尴尬》。
    “《捐助》记住的是小沈阳还是广告?”调查中,27.52%的观众认为“本山小品越来越俗”,26.47%的观众认为,“很不能接受,太商业化了”,24.58%的观众认为“有种被糊弄的感觉”。
    本报记者 戴方
  • s
    supermaneverbk
    阿拉TG有九亿农民
  • 2
    20150000
    我们讨论的是相声 滑稽 栋笃笑 二人转 不是喜剧 这两者概念也不同 喜剧是以表演为主 语言为辅的 而另外四个纯语言类 完全是建立在方言基础之上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 把前面四个形式除了相声以外用普通话说 还会有笑点吗
  • 2
    20150000
    同为上海人 我不认为你这种是有文化的表现
  • m
    moyanljx
    我是就表演者来说,不是就表演形式来说,有些人能说方言段子,也能说普通话段子,不是说要他们的海派清口或者二人转用普通话表演。
  • 2
    20150000
    呵呵 知道你的意思 的确 有些人能说方言段子,也能说普通话段子 但这大多都不是表演形式上的问题 而是表演对象上的问题 举个例子 以前的滑稽完全是用上海话来讲的 但再看现在滑稽 上海话已经用的很少甚至不用上海话了 这是因为观看人群已经变得非常多样了 但这却使得滑稽丧失了很大一部分魅力 因为 不同的方言就代表着不同的文化内涵
  • s
    supermaneverbk
    这位仁兄明显是会错意了~~ 人家波波自己都说了是娱乐小众文化,LZ硬要去和一直娱乐全国人名的“赵大师”“郭大爷”去争高下~~ 你硬要硬要用自己的解释去让全国大众去接受他~~

    您们这不是和全国人民和自己过不去吗~~

    中国本来就是农业大国,几亿农民和我有没有文化有什么关系?看来同为上海人你对中国文化的理解真的不够~~

    [本帖最后由 supermaneverbk 于 2010-2-15 16:38 编辑]
  • m
    moyanljx
    广东农民很多就听不懂普通话,非要和农民叫劲,上海人这点挺失败。北方也不全是农民,城市人口不比南方少。
  • m
    moyanljx
    非要把赵说成专为农民服务,就有点弱智了
  • 罗罗
    戏子婊子有啥可争
  • 2
    20150000
    你用这句的话我就不会会错意了 但是上面那句表达的确 比较狭隘 在中国文化中 有些糟粕是不需要理解 而是要舍弃的
  • s
    supermaneverbk
    我指出的只是中国人口分布的事实,和对艺术欣赏的口味问题~~
    既没有贬低农村文化,也没有说赵大叔的作品只适合某个人群(个人就很喜欢挂60多个大蒜头的赵叔)~
    在下最多也就是揶揄一下LZ~~
    moyanljx兄如此激动倒是真是对自己不自信的表现~~
  • 2
    20150000
    难道朋友没有更好的称谓词吗 这种这种因地图炮而引起的争执完全没有必要
  • m
    moyanljx
    我激动了?

    我就算是农民,也没啥不自信的,说赵是为农民服务的可不是我
  • m
    moyanljx
    我加上个大多数,还是地图炮,当然不是所有上海人都这样,我几个上海亲戚都有上海人的优越感,但他们对乡下亲戚都有理有据,倒是乡下亲戚有几个不上道的
  • 2
    20150000
    呵呵 随便你了 你的那几个亲戚在没有自己说自己有上海人的优越感的情况下 你是怎么发掘的呐 在那些方面表现出来的 有些好奇 不是调侃 正经的问
  • m
    moyanljx
    我觉得优越感不是坏事,但不要盲目,盲目是自大,理性是自信的表现,上海是个好地方,但不是凌驾于其他地方

    优越感可以是我们这些地方做得好,如果是我们这些地方做的比你们好,这种优越感就下等了。
  • 2
    20150000
    我觉得优越感 用在这里就是自大了 但我就搞不懂 为什么被看成有优越感 说说上海 说实话真的不是一个住人的好地方 提房子 以前上海房子小是出了名的 现在房子大了 但没有哪个上海老百姓买的起的 要说环境 苏浙杭哪个地方的环境不比上海好 要说交通 我以前上个班就要做2个半小时公车 比去东京还慢 说工资 基本80%的小老百姓的工资是和全国人民躺在一个水平线上的 说物价 却是和"国际接轨" 的 说上海城市建设好 XX大厦 XX宾馆 多数上海人进都不让进去 弄到最后 原来我们好处是全都摊不到的T-T
  • d
    ddr911
    ...楼上,帝都也是这样,不过除了公务员= =
  • m
    moyanljx
    我有两个哥哥两个姐姐土生土长上海人,生活水平只是普通

    一起吃饭聊天,对上海还是有份自豪的。如果“优越感”是个贬义词的话

    不过现在有三个离婚了
  • 2
    20150000
    那上海人哪里来的优越感 要有也是有钱的富二代 那帮BY不归到上海人也行 因为它们大多拿着外国身份 上海顶多是他们一旅馆
  • d
    ddr911
    这个要顶,
    活真牛比,
    不分东西南北日式美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