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黑钱系列:IGN编辑试玩微软体感

  • s
    shadowbird
    这又没啥,关键要看高清游戏的支持程度。
  • t
    tonyunreal
    FREE YOUR MIND
  • t
    tommyzzj
    如果技术成熟的话就买,不用和Wii一样提心掉胆砸坏电视了……
  • 华罗庚
    很好奇如果是两个人在屏幕前靠得很近的话如何识别~ 比如说骑乘体位会对操作表现带来怎么样的效果
  • k
    k.k
    what a big。。。。
  • q
    quki1945
    空手开车也太蛋疼了,新鲜一阵后还剩啥,先不说有没常规外设精准,手悬空半小时很有趣吗,我肌肉少你们别骗我
  • 8
    83913536
    这东西是不是很久以前SEGA出过类似的
  • w
    wangh
    其实这也不是什么新鲜的东西,PC上类似原理的设备很早以前就有了,这次是微软高调宣传加大规模应用
  • 8
    80后小白
    关键是看有多少游戏大作用上了,而且用的还不别扭
    如果都达到满意水平了,那就入一个
  • 光希樱恋
    期待下…不过到底何年何月才能用上啊…
  • w
    warachia
    几个问题。
    1)XO的机能在运行诸如Burnout之类游戏的同时能否完全满足Natal的运算需要?
    2)Natal的价格是否大多数XO用户都能承受?
    3)动作捕捉的精确度究竟如何?延迟有多大?

    以上几个问题,尤其是第三个,做不好了就是个跟萎一样卖卖噱头的。

    顺带说一下我对体感的意见,我认为在脑后插管出现之前任何体感操控都很难在传统游戏中占据主导地位,看看这次Natal的广告吧,动作游戏中一个高踢就能将敌人打败?你们这些四肢不勤的家伙有几个能劈腿超过九十度的?
  • s
    shinemoon
    很赞同,光是Wii那似是而非的体感就很容易带来难度的提高,游戏方式的设计、难度的平衡就已经是个问题了。所以首先精度能不能尽量高,这是第一个问题,就算能把精度做神了,那么游戏设计本身也存在创意和平衡的问题,特别是对第三方来说。这点上wii是个反面教材。
  • w
    wanghui
    微软那个概念广告就不说了,那个未必是能实现的东西。但就实际演示的那个画图来说,我觉得动作感应部分不算太新奇,和索尼那边的半斤八两。倒是语音识别让人颇为眼前一亮,只不过其毕竟只是演示了用语音选颜色而已,尚不能看出到底这个语音识别技术到底能发展到了什么程度,如果能精确到概念映像那种能用来抢答问题,那应用前景就十分广泛了
  • w
    warachia
    好吧,在问题一得到回答的情况下我们就可以开始考虑问题二了。
    虽然对财大气粗的爸爸来说这个多半不会成为问题。
    至于问题三,在骚泥需要在概念上退化以确保操作精度的前提下,微软的火星技术居然既能在概念上进化同时又无损其操作精度,请容我这个地球人在成品发售以前对此抱有一丝怀疑态度。

    啊对了,顺带,Burnout这种赛车游戏除了方向盘以外,其他油门刹车氮气加速之类是怎么控制的?

    [本帖最后由 warachia 于 2009-6-3 19:51 编辑]
  • w
    wangh
    XO机能不足,所以需要外置芯片来运算图象处理和识别。这样看来成本肯定要比索尼的高
  • h
    huateam
    我很关心这个~~新屋电视对着的一面墙都是镜子,还能玩这个吗
  • z
    zyf
    应该请illusion来做natal体感游戏啊
  • w
    warachia
    不太好想象……那么油门轻踩和重踩该如何识别。

    有没有视频可以看?
  • w
    wpxgod
    MS搞这个是为了客厅游戏弄的 传统游戏用这个玩就蛋疼了 wii上面游戏也是如此
  • c
    chaoskira
    跑题一句
    其实我一直指望有立体投影技术来玩游戏王的,没想到能先出这样的技术...
  • J
    Juststay
    打飞机会不会识别成换轮胎?
  • B
    Balthier
    方向盘还好
    请问怎么踩刹车换档和刹车

    RPG怎么开菜单,怎么调设定
  • B
    Balthier
    我2了
    刚睡醒没仔细看贴

    玩塞尔达那样的啊,我觉得体感这玩意儿还是得有按键,微软这个感觉太不可靠了
  • m
    mindfury
    其实微软也没说用Natal的时候用不了手柄吧。。
  • n
    newyouth
    如果是体感配合附件呢?

    我觉得搞两个握力(手柄)装置就很足够了啊
  • 大圣欢喜天
    关于打架那个,我看也就那几套攻击动作,你随便出出拳踢踢腿游戏里会有对应的几个标准动作出现

    不可能你身体强劲施展个蝎子踢游戏里也会出现这招
  • s
    shadowbird
    从ign的burnout报告来看,第三方,至少ea已经对这个系统吃得比较透彻了。再加上微软自己的工作室。游戏数量上是不成问题。

    至于游戏动作,现场演示,任何动作都能被捕捉转换成3d模型。包括演示者在讲演时的一些小动作。至于游戏中会不会这样,那要看游戏类型来定
  • s
    sephirlth
    那挂档要怎么办,怎么踩离合器呢?如果要坐在骑子上开,如果人穿的衣服和椅子或身边的背景特别相近呢?它能精确的区分椅子或背景和人么?
  • r
    redsouris
    动作幅度小的话,表现出来没有什么意义(一抬脚敌人飞了?)
    动作大/输入频繁的话会不会搞出来实际效果和WII一样玩半小时就肌肉酸痛?

    对着空气摆姿势很傻,WII的棒子至少能震动给点反馈效果
    如果和手柄同时使用,那么体感的部分究竟能占多少比例?

    [本帖最后由 redsouris 于 2009-6-4 11:38 编辑]
  • m
    mindfury
    能别这么抬杠么,你有2条腿呢,想象力能不能再柔软一点。

    这个是红外投影技术,人体会发热,区分背景小菜一碟。
  • m
    mindfury
    natal是可编程的,动作要大要小都可以通过软件设置。
  • 寧波小湯圓
    你该去找国防部了
  • m
    mindfury
    • RGB 摄像头 纳塔尔计划拥有一个能提供三原色影像的视频摄像头。作为纳塔尔计划传感器的一部分,RGB摄像头主要负责脸部识别及其他功能。

    • 深度探测器 一个配备了单色 CMOS 传感器的红外投影仪允许纳塔尔计划在任何光照条件下识别房间内的三维空间(而不是将房间作为一个2D图像来识别)。

    • 多阵列麦克风 纳塔尔计划内置一个麦克风,通过声音来识别语音,并过滤环境噪音。多阵列麦克风提供无耳麦的Xbox LIVE多人交谈,及其他功能。

    http://club.tgfc.com/thread-6083009-1-2.html

    真的很无力。。
  • i
    illusiome
    难道你们没有想过这得在一个超大的客厅里边蹦蹦跳跳几个小时很累人么...?
    就格斗/动作游戏来说吧. 那样子连续玩三个小时估计一般人都得趴下....
  • S
    Stifler
    玩RPG的话我是不是得长期原地跑步?
  • 寧波小湯圓
    除了照搬噱头的东西还有点真玩意么
  • m
    mindfury
    engadget的记者试玩的时候,在玩家和natal之间放了张椅子,natal一样能捕捉到全身动作。

    http://www.engadget.com/2009/06/ ... nd-further-details/
  • 8
    80后小白
    红外摄像头加三维空间识别
    这个确实很牛逼
    这体感用来做赛车不是个好主意。看了一下engadget的视频,一只脚前踏是油门,后踏是倒退,胳膊做转方向盘状控制方向
    这操作方式和力回馈方向盘就不用比了,拿个手柄玩赛车既没这么累而且还有震动
    新的操作方式最好要有和它契合度高的游戏来和他匹配,现在就看有多少第三方肯买这个帐,用着技术真正的去做大作。
    EA做了一个能操作的Burnout不能说明啥问题,不见得其他厂也能做,也会去做,甚至也不见得EA以后还会有多重视这种操作方式
    当时六轴手柄也有用来当方向盘开车的,是RR吧好像,现在都被遗忘了。
    最好能带动风潮创造出新的适合体感的游戏类型

    [本帖最后由 80后小白 于 2009-6-4 13:30 编辑]
  • h
    heyfly
    没振动的东东也会觉得好玩么
  • o
    olong
    这东西也就美国人屋子大玩玩, 小日本那点蜗居根本耍不起来
  • k
    keyz_haha
    多半是融合在传统操作方式里,主要操作用手柄辅助操作靠体感
    例如FPS的侧身探头动作、RPG里的小游戏……等等
    全流程体感的话,现在的游戏类型就要重新定义了。
  • s
    shadowbird
    关键是这个burnout响应速度很快,甚至比微软那个演示的躲避球还快,而且还是零售机不是开发机。这说明ea下了一番功夫来研究这个系统。既然下了这么一番功夫绝对不会只做一个burnout。

    至于好不好玩,反正试玩的人都说好。
  • 8
    80后小白
    微软那个演示的躲避球的响应看视频都有明显的lag,哪里说的上什么快……IGN的编辑都不否定这一点
    Burnout的响应速度看描述应该是合格了,第三方出不出新的游戏还是等着接下来看吧,微软能够塞钱让他们大量的出当然是最好
    话说这玩意儿什么时候上市来着,看这样子完成度已经很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