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佛经里对女身的说法,有点疑惑
- lovedyou静不下心来看书啊,楼主好心境
- 8274119字都认识,搞一起就有点障碍!
- 雷音智慧不就是善于分别么?
如果无分别了,那岂不是如同木石,如同白痴,还有什么意义呢? - thevilled
- xiaomao88五常里除了英国,都没有过女性最高领袖,也许男身的确有些优势?HiPDA·NG
- jojoshaw
- 417164所以信佛教的女性多,希望下辈子变男的。
信道教的男的多,想改变现世命运。 - 是个过客大概是女人的痛苦比男人多
- 深海漩涡佛眼中男女没有不同
但是凡人眼里有啊
佛总得用凡人明白的语言去说服凡人
所谓 佛曰女人 即非女人 是名女人 - guoqz歧视女性呗
- josses女人是五漏之体,须转男身才能成佛。
- Arlen998怀疑你看到了假经。 iOS fly ~
- songyear一般认为佛教中轻视女性的论点,常引小乘经的“五障思想”,也就是说女性是”五漏之身”。什么是五障?五漏呢?
就是女人一不能成梵王,二不能成帝释,三不能成魔王,四不能成转圣王,五不能成佛道。 为什么?因为:
一、梵王是净行,而女人多染。
二、帝释是少欲,而女人多欲。
三、魔王是坚强,而女人懦弱。
四、轮王是大仁,而女人善妒。
五、佛是万德圆满,而女人烦恼具足。
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五障或五漏不是指身相的,而是精神的障碍,多染、多欲、懦弱、善妒、烦恼也不是女人所专有,男人也多得是。如果从精神观点看,有多染、多欲、懦弱、善妒、烦恼具足性格的男子都算“五障之身”,而女人能超越这些习气,就成为“丈夫”了。
从法身而不从肉体来分男女,是佛陀对男女真实的见解,在《涅盘经》里,佛陀说:
“如来性是丈夫法故,若有众生,不知自身持有如来性,虽是男儿身,我说此辈是女人,若有女人,能知自身持有如来性,虽是女儿身,我说此人是男子。”
在《大毗婆沙沦》一四五章中,佛陀双手捧着大生主的骨对比丘们说: “汝等谛听,一切女人其性多轻薄、多嫉妒、多诌媚、多悭念,只有大生主虽是女人,却能脱离女人一切过失,作丈夫事,得丈夫所得,我谓此辈为丈夫。”
一个人具有女人的身体,但能除去精神的弱点,走向成佛的伟大事业,就是男子!而一个人虽然有丈夫相,如果落入精神的弱点,不能走向菩提之道,此辈是女人!
须臾之间,龙女成佛
对于五障之身的破除,在三部最伟大的大乘以典《妙法莲华经》、《楞严经》、《华严经》中都有动人的开演。
在《法华经》的《提婆达多品》里,文殊师利菩萨对智积菩萨说道,他在海中龙宫,常宣说妙法莲华经。
智积菩萨就说:“这部经甚深微妙,可以说是经典中的实物,世所稀有,龙宫的众生有没有精进这部经而快速成佛的呢?”
文殊说:“有娑竭罗龙王女,年始八岁,智慧利根,善知众生诸根行业,得陀罗尼。诸佛所说甚深秘藏,悉能受持。深入禅定,了达诸法,于刹那顷发菩提心,得不退转,辩才无碍。慈念众生犹如赤子,功德具足,心念口演,微妙广大,慈悲仁让,志意和雅,能至菩提。”
但是,智积菩萨不相信龙女可以在须臾之间成就菩提。
这时,龙女忽然现身向佛顶礼,说了一首偈:“深达罪福相,遍照于十方,微妙净法身,具相三十二,以八十种好,用庄严法身;天人所戴仰,龙神咸恭敬,一切众生类,无不宗奉者。又闻成菩提,唯佛当证知,我阐大乘教,度脱苦众生。”
在一边的佛弟子舍利弗对龙女说:“汝谓不久得无上道,是事难信,所以者何?女身垢秽,非是法器,云何能得无上菩提?佛道悬旷,经无量劫勤苦积行,具修诸度,然后乃成。又女人身,犹有五障:一者不得作梵天王,二者帝释,三者魔王,四者转轮圣王,五者佛身。云何女身速得成佛?”
这个观点正是我们前面提过的小乘一般观点,龙女听了就取出一颗宝珠,价值无比,她把宝珠献给佛陀,佛陀接受了。龙女说问智积菩萨和舍利弗说:“我献宝珠而世尊纳受,这件事快不快?”
“非常快!”智积菩萨与舍利弗回答。
龙女说:”以你们的神通力看我成佛吧,我的成佛比这更快!”
一说完,龙女突然之间,变成男子,具菩萨行,立即前往南方无垢世界,坐在宝莲花上,成等正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普为十方一切众生演说妙法。
《法华经》的《提婆达多品》是一个最有力的证明,破除了女人有五障的分别法执,龙女不但是女人,而且只有八岁,还顿悟成佛。女人不能成佛的说法,不是破除了吗?HiPDA·NG - thevilled回复18#songyear
前面说的很有道理,但在龙女的故事里,龙女还是先变为男身才成佛。。。 iOS fly ~ - goodbyetime一直不明白,佛经是古人听梵语后,用汉语再做文义上的转译还是用汉语口语上相似的字硬记下来,然后再牵强改通顺? iOS fly ~
- 莲尖回复4#雷音
你这说的肤浅了 iOS fly ~ - 莲尖我理解 这是根据当时的社会环境来的
即使是现在印度女性也是 仆人角色 iOS fly ~ - 莲尖回复20#goodbyetime
经是意译,咒是音译 iOS fly ~ - nivadaapk大乘经典当故事比喻看,讲的都是领导精神,别太抠细节。
- 般若波罗蜜佛说无分别,指的是万物皆有佛性,众生皆可成佛。
不是你那个意思。 - zlei19802000小智慧是分别出善恶,大智慧是不愿意再分别
- shidisong
- ppalm应该是真的,但佛经面对的是很多没有文化或者文化不高的人,所以要反复讲,而且要讲最现实的好处,要有仪式感,要具象化,这跟受众知识水平是紧密相关的。
其实佛家应该算无神论。 - 很开心这个是后人编的邪经吧 iOS fly ~
- warmxy
- jmhqlw最后还是先变男身,再成佛的HiPDA怪兽版
- lokta回复1#thevilled
这种佛经哪里可以买到? iOS fly ~ - 大黄鸭个人理解是这样
女身和男身相比,修行的时候,气脉的转化不一样,同时,按照有些说法,此生化女身本身是受报的一种表现,因为女性确实生理上比男性要“复杂”(不知道怎么得体准确表述)一些,情感上还债的更多一些。当然,有些人本身来就是乘愿化女身的另说。
记得道家修行也说,女身成就的过程和男身也不一样。
yidumen.cn。lz在这个里搜下,很多有启发的见解。比如用佛教的观点去看同性恋,是我见过的讲得最透彻的一个。因为很久以前见过好像是净空讲这方面,反正是一直疑惑,因为市面上对这个问题的解释,包括宗教上,很难有很客观透彻的,直到在这里看到。其他内容也是,修行上、理论上……建议参考 愚蠢的人类,嘎嘎 - thevilled回复33#大黄鸭
修炼的区别知道,毕竟从小最大的梦想是修炼成仙,看过好多道藏典籍,后来听到有说法是500年来,道门已无一人成仙,当时时间是2008年。。。。网上各种修炼以及气功资料还能搜到。
顺便说个有趣的事情,18年在台湾时,薅了一把一贯道的羊毛,蹭了几次旅游,路上他们问我有没有信仰,我说我信道家。
然后他们开始说信他们教派的好处,然后我问,信你们能不能让我长生不老,他们说不能。然后我说,我最大的梦想是修炼成仙,不能成仙,你们对我来说就没有意义了。他们又开始说修来生什么的,我说我要今生就能证得成果的,我要这一世就成仙,来生我都不一定是我了。。。最后他们说,我肯定是唯物主义者,我辩解我不是,他们还不信 - 大黄鸭
- thevilled
- 大黄鸭回复36#thevilled
要说起来,悟空他本就不是五行化生,身体不见得有成住坏空,生死薄对他来说也不见得那么重要,非要去划了不行。
但对于我们来说,这个肉身是报身,本身就是受报的,你指望它能像法身不灭是很难的。天地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你苦心盗天地万物一辈子来养色身,也不见得能活过孙思邈。
对于这个身体,成住坏空的现实,我们只有接受。
不要为了白日飞升,而执念白日飞升。你修色身的目的是什么?我的理解是解脱烦恼,跳出生死。如果我这样说:
我有一计,可以让你不生病,快乐地活着,等你愿意离开的时候,你能痛快地放下肉身往生,就像脱下一件旧衣服一样。你愿不愿意?
我觉得这已经达到了我所猜想的你目的,或是悟空当年的目的。其实很多老修行,一辈子就是这样过的,你说他们不是神仙吗?他们只是披褐怀玉的神仙而已,闷声发大财,还不怕打雷渡劫
我觉得这是我们能预期而且能达到。但要说虹化或是肉身飞升,不敢说不可能,但个人感觉,天时不同了,当年佛陀说法立时证果的时代已经不复返了,只能老老实实、稳扎稳打。供参考 愚蠢的人类,嘎嘎 - 大黄鸭回复36#thevilled
我们都是被扔进枯井,等着被主人活埋的老驴。
而此生所有的苦痛,都是我们开悟的资粮。
主人在井口向下抛土,我们不是要等死,而是要抖落尘土,并且踩着它,一点一点抬升,直到看见地面,跳出井口。
人生八苦就是现实,不接受也必须、只能接受。因为只有接受了,才能战胜它。你所回忆的、不放手的过去,真的就是幸福吗?不见得。只是因为你在执着它而已,你自己都知道,但还是身不由己。这就是痴,就是傻,就是佛教说的,你只是傻而已!
当你成道,你会发现,时间只是胶卷,你过去的时光与爱,还在那里,你可以随时去体验。而那个时候你是带着空性、慈悲的心,你不光能体验自己的,也能体验所有人的。“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悉见”。 愚蠢的人类,嘎嘎 - josses长生不死,改为长生不老为好。修到练神化虚的境界,应该就可以。
佛家的说法 是 因缘说法,有点有教无类的意思。不同根器的人,说不同的法,目的就让听法的人更易懂与接受。
对于佛来说,法 是工具,不借助工具,怎么道理说明白,怎么到彼岸去?
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说佛说法是谤佛,说佛没说法也是谤佛。就是这个意思。
现在都在研究佛法,却忘佛法的目的是什么了。 - thevilled回复38#大黄鸭
放下也是迫不得已,就像你说的,天时不在了而已,没有办法的事情。
或许哪天科学教也能出圣人,以科学证就永恒,漫步于时间的维度上,
不知道我还能否等得那天,如果未来等到了,那现在的我迟早会和未来的我在某个时间点交汇, 进行信息交换,达到我们现在这个维度的全知全能。 - 大黄鸭回复40#thevilled
之所以还觉得迫不得已,是因为你把假的当真的了,当你真正看清真相,你不会执着了。所以先安迫不得已修着,慢慢就会放下了。
你有等待科学的功夫,还不如自己去实修,感觉后者机率更大一些 - thevilled
回复41#大黄鸭
- 大黄鸭
- 最低购这个帖子里真有内行人。长生不老是不可能的,违背物理规律,你说换件衣服一样,这有可能。
- finalround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回答更有意思
一般来说,宗教在传播过程中,会蜕变,甚至走向他原教旨的反面。例如基督教一开始在穷人之中传播,就说“富人上天堂比骆驼钻针眼还难”,后来只要你有地位、有钱,管你犯了什么罪,都没问题,典型的就是大卫王。
佛教也大抵如此,女身这个问题,一开始也是受当地文化传统影响的。崇尚男身,甚至释迦牟尼的妈妈在三番五次被拒依然坚持,最后皈依,释迦牟尼说了句名言“我的教派会(因为这事情)早灭500年”
后来慢慢大乘兴起,有了些改变,你看18楼写那么一长段,说女身好的,都是大乘经典,换句话说是释迦寂灭后几百年编写的。
楼主,如果要深入学佛学,甚至修行,有个说法“依义不依经,依经不依论,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这个“依”是依靠、凭借的意思。原因是佛教典籍实在太多了,很多都是编造的传奇故事。随便就来个什么经,内容意思往往相反的。不由得感慨,印度人太能说了。
但是如果希望入门,倒是从论入手比较好,藏密的《瑜伽次第广论》、中土的《宗镜录》,都是很好的教程,一步步需要做什么,都有实修规矩的。不过我都没有看完,太繁复了。
如果要念诵,心经、金刚经就行了,最多加上法华、楞严、楞伽,其他的经典完全不符合中国人的口味。如果是学小乘,第一步,就要从韦小宝手里抢一本 四十二章经来。如果看热闹,禅宗的几个合集像《五灯会元》可以浏览,B格与《世说新语》比肩。
佛学是个杂货铺,不可能都搬回家的,挑些喜欢的就好了。
最后回复一下:大愿里女身转男,不是分别心。 是修行次第。像求学过程中,女身是小学,男身是中学这样子。中国道家丹道也有类似的说法,不过目标是男女都要回到发育前的状态,男的要马阴藏相,把睾丸收到腹股沟里去,这是铁裆功之类的起源,女身则要“斩赤龙,缩玉乳”,也就是停经、胸部变平。最后目标是《道德经》的一句闲话,“复归于婴儿”。所以世上本无事,唯庸人多自扰耳。丘处机当年估计是练不成这一关,把自己割了,成了太监的祖师爷,他师妹孙不二可能练成了,留下来一部《女丹经》,这些事情想象一下,真是蛋疼。 - thevilled
- 雷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