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一些现阶段我的看法~

  • m
    meisqq
    一样米养百样人!
    老师面对五六十个孩子,老师的教育方法一定是采取受众面最广的方式,至于接受程度只能看孩子自己和家庭了!

    深有体会的就是,班级有小朋友得水痘,停课21天。

    小学2年纪,数学一直不超过80分,每天作业也做,课堂也听,考试卷子回来我们也分析,老师是不会针对某个同学指出问题的,课外辅导这个年纪也不会去一对一。

    反而是停课的21天,陪着她完成每天的作业,仅仅是完成作业,因为一直陪伴着,所以很容易找到她的问题,而针对性的讲一下。

    复课以后,没有低于过95了!

    轮大的观点非常赞同,每次教育类的帖子,都在讨论学校和老师的时候,往往不会去觉得自己有问题,总想着学校和老师能够解决自己孩子的问题,你自己都不解决自己孩子的问题,还指着别人?
  • g
    gengzp
    没有绝对的公平,只能在能力范围给小孩子创造自认为最好的教育环境。
  • m
    mylachesis
    轮大说得对,我觉得现在大部分家长是被各种教育机构“贩卖焦虑”了,他们的目的就是让你觉得这样那样都不好,还要花钱培训,甚至上私立。
  • n
    nsis
    所以现在一谈到孩子教育,最累的是家长啊,哈哈,不关心不行
  • d
    duofold
    有理有据,说的很好
  • 国产008
    轮大分析算是比较中肯...
  • l
    liuhaozhou001
    这一点非常认同
  • a
    apollowing
    兄弟 你可能有点焦虑症了
  • M
    Maxmillian
    同等环境水平内,,,智力是决定上限的……
    问题是可以砸钱换圈子上限就不同了……
    高中班里一个吊车尾(省内第二名重点高中的二流班),高二去加拿大了,后来他整了个多伦多大学的建筑+经济双学位,比我们同届99.9%的混得好多了……
  • 夜色星魂
    初中以前家庭教育>个人努力>学校,初中以后个人比较重要,很多家长往往忽略自己的存在,啥都想着学校辅导班什么的
  • 日三省
    大城市的教育还是可以保证的,公立私立的教育资源都是足够的。

    老家,算三线城市(其实都四五线了),教育资源严重不足。小升初,自身学习好的,家里有钱的,有资源的,都跑私立。而中考招生,投档的话,同等情况下,私立要比公立高两个档次。公立里面的学生基本都废了。

    资源就这么多,老师也不是不可以流动的。三四线城市的跑一二线,同城的公立跑私立,剩下的能力不足,孩子再有天赋,也很快泯然众人矣。

    小时候,八几年吧,还有北京上海的老师在我的小学代课(原因都懂),质量和其他老师是天壤之别。感谢他们。

    说到底,孩子的竞争最终还是父母的竞争。
  • F
    F-145
    先天性的基因决定了上限不假,可是努力与否却是决定人生的下限!
    现实中又有多少人到达了自己智商已经不足以支持自己更进一步的时候呢。
    爱因斯坦那种和白痴一线之隔的怪胎不需要考虑,现实中也很少。
    但是如果靠自己和孩子的努力可以从最底层往上爬一些总好过让孩子继续重复自己的老路。
    如果没有这种让孩子超越自己的想法,那终究孩子只能和自己一样继续永久混迹底层。
  • a
    a8855
    非常认同,小学初中还是要打好基础,以后发展兴趣
  • c
    chmwandyq
    现在不是精确计费了吗
  • s
    shuishi123
    实际上足够有钱,你就有选择。 作为父母,只能赚钱,让娃有更多的选择。
  • 半城柳色
    你来,我培训你的孩子。你不来,我培养你孩子的对手。卖,卖到你不知所措。
  • c
    casper28
    都是读了这么多年书额过来人,工作了也这么多年了,身边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同学,现在混得怎么样,心里都是有数的。
    其实很多天天鸡娃让小孩拼命补课的家长,自己压根就没想过,靠这样就能再跨越阶层?这还是算了吧,现如今的社会,基本上就阶层固定了,痴心妄想没有意义的。
    另外发奋读书,你说有用吗?当然有用的。但是你说发奋读书来弥补智力的差距?其实就是事半功倍和事倍功半的效果。想穿了就行,小孩健健康康,三观正确,人格品格良好才是真的。
  • z
    zcx427706949
    这个换环境的代价很高,普通家庭不可能的。
  • l
    lijian19911014
    郭嘉只能让招生对于所有人来说更加公平一点,但做不到绝对公平,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教育的应试化不是没有道理,但是最起码让经济不怎么好的人给了一个机会。资
  • 水鱼CHANG
    小升初 不是正常么? 这应该20多年都是这样啊? 应该早做准备的,我那时候94年也是要290 左右才能进华附啊小学本来就相对难度低一些, 肯定是要数学英文满分或几乎满分,语文留几分给作文必扣, 再3科加起来留几分小失误作为容错,极限了,还是比较合理的
    华附 执信 省实这几家毕竟一届就只能招那么点人

    而且小升初,落后的要追回来相对较容易, 现在可能难点,但应该加强补课还是有机会吧, 我那时候5年升6年级转学去先烈东,先烈东出了份卷子入学测试考试我才考210不到(我其实是体育特招所以就算考180 也会让我转的),通过一年努力学习,是真的认真努力的学,293 进华附了,
    现在时代不同了,但小学应该还是比较好追差距的吧,多给小孩补补 找好补习老师 应该还是有机会的
  • i
    iceman0566
    人都有上限和下限,虽然智力决定了上限,但家里拼一下至少可以把自己孩子的下限拉高。现在绝大部分的家庭并不奢望跳跃阶级,而是能保持自己的阶级就很不错了。什么清华北大,看看现在录取环境,上海大学都变的那么的高不可攀了。智商高,但家里放的松,玩快乐教育,然后指望哪天这个智商高的孩子自己要读书了,这感觉是完全靠天吃饭。和摸彩票的感觉差不多。扪心自问下,智商高的孩子里有几个发自内心爱读书的,爱做卷子,爱考试的?有但肯定不多,如果智商都体现在打游戏上 玩社交软件上,捣鼓机车上。我不觉得读书上会有什么优势。除非家里有矿可以不以读书为目标,不过这种情况连这个贴都没回的必要了。
  • 牛牛的想法
    不是考常規卷子。。都是什麼奧數的卷
  • n
    nApoleon
    Google输入法里可以设置标点符号是半角还是全角的.
  • a
    acumen
    生活和学习环境太重要,小学阶段整死不会弄孩子去私立的。最优秀的老师还是在公办的名校。
  • l
    lunakaka
    所以楼主,如果想让孩子上好的中学,请找我吧。整个上海市小学,初中都能搞定。

    哈哈哈。
  • 大块特快
    幸好上天始终操纵着人的毅力和机遇,使得人世间所有的不公平变得公平了
  • v
    vvvsrx
    我读书的路途牛逼了...
    南码头第二小学 -> 南码头小学 -> 三桥小学 -> 陆行中学(期间北转南) -> 育英中学 -> 振华(中专) ->辍学
    现在?
    我是一名高级软件工程师......
  • s
    superbu
    其实很多家长是不是想太多了,儿孙自有儿孙的福祸,几十年后你们都不在了,你们的儿孙是王是民真的不关你们事了。

    要避免操了无用心,起了反效果。不要让部分贩卖焦虑的有心人群带了节奏,浪费了自己的钱财还折腾了小朋友。
  • S
    SHSO
    “自学成才”
  • y
    yzy193993
    认清现实,少些埋怨,努力赚钱,给孩子更多的选择
  • a
    aae2008
    赞 三观正
  • m
    mwb1028
    先学做人 然后是综合素质 最后才是中国式教育
  • k
    kike2001
    轮大,还有各位老爸们有找网上试卷打印的吗

    自己也两个上小学的了,公家的学校,在小县城,小学,还是城市的老帅管理强一点,有责任心强一点,虽说每个学期要交500大元的课外作业费
  • i
    idlesun
    很赞成楼主的想法,任何地方都避免不了两极分化的,谁都不能拒绝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相对国外而言,中国的学区制度是相对合理的,整个上学的成本比国外同等学校而言要小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