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婉婷“带3.5亿”去加拿大,90年代下岗工人生活凄惨,这件事和时间线肯定对不上

  • w
    well
    @尤素的电线杆子
    【起诉书指控曲婉婷妈受贿10万块,叫她怎么退赃3.5个亿?】
    给闭着眼睛转发,有关当年东北下岗工人悲惨命运的煽情文章的,梳理一下时间线。
    曲婉婷他妈被指控的罪名有三项:贪污、受贿,滥用职权罪。
    1.案发在2009年,和渲染着东北下岗工人送媳妇去夜总会,差着时间线了。
    2曲婉婷的妈到底贪污了多少?起诉书里没说[机智]
    3在2009年负责原种厂的改制时,曲婉婷妈在改制合同当中,非常诡异将土地一并出让。这就是本案涉案3.5亿元的源头。
    4说涉案3.5亿元(土地的国有资产损失),不是说他妈贪污了3.5亿元。
    5起诉书里,从头到尾没有说她从这笔交易当中贪污了多少。
    6最早检察院是按在原种场改制过程中“滥用职权”抓人的。
    7被指控的受贿罪只有一条,就是拿了手下镇长10万块钱。
    8本案第2次开庭是在2016年,已经远远超出了《刑诉法》规定的三个月的一审审限。
    从程序上说,曲婉婷叫冤没毛病,“罪疑从挂”也是被两高明确否定的。
    9起诉书里就说她受贿10万块钱,叫她怎么退赃3.5个亿?
    10曲婉婷是2000年出国的,他妈当时是建设局的信访科科长(民盟的)。
    曲婉婷的妈冤不冤,我不能确定,但是明确这个案子已经严重超出审限,起诉书主要指向滥用职权,贪污的数额都没有确定,也不存在被网民揪着的贪污了3.5个亿。#曲婉婷为妈叫冤#


    http://business.sohu.com/20160909/n468026691.shtml更详细的界面报道

    [本帖最后由 well 于 2019-2-2 17:20 编辑]
  • A
    Al.
    明星吃瘪大众喜闻乐见,谁关心你真相是怎么样
  • w
    wuyingjun
    明星吃瘪大众喜闻乐见,谁关心你真相是怎么样
  • m
    max39
    清官,用了10万就能送女儿去大家拿,我寻思被人嫉妒能力强了吧?
  • q
    queenkiller
    洗个啥?不管是哪个时间线,哪个案子,她能证明自己在国外花的钱是清白的吗?
    要不连带瓜瓜一起洗?
  • d
    dorashop
    在法庭上,公诉方认为张明杰涉案金额巨大,向法庭建议量以死刑。

    这傻逼洗白文就是想洗成明确的就贪污10万,远没有3.5亿那么多,但要真贪污10万公诉方会建议死刑?
  • 加藤鹰
    应该是还有同伙漏网。。。
  • v
    vamp00
    3.5亿八成给了关系企业,自己随时想用随时用,估计曲婉婷他妈事情不少,纪委审她的时候总有新线索,那怎么办,你交代的东西总也对不上,那就等你一点一点交代呗。而且现在一抓都是一条线,不是只抓你一个人,上次我们单位连乙方项目经理都给下大狱了,项目收尾验收要签字,乙方说没工夫,我们得先救人。
    你试试纪检组过来端杯茶,看都不看你,盯着杯子里的茶叶,和你讲话:今天我代表国徽和你谈!凡是双规的人,进去都玩了命的戴罪立功。
  • l
    leeex
    楼主你这个第八条“8本案第2次开庭是在2016年,已经远远超出了《刑诉法》规定的三个月的一审审限”
    这个是哪里来的?我看了下你链接里的介绍,光说14年9月抓了人,16年7月还是几月开了庭。你说的第一次开庭是在哪年啊?
  • z
    zhuliang
    光从法律角度来说,一个人不需要证明自己是清白的。
  • g
    gogoex
    吃鸡,这都有人洗啊
  • w
    well
    我也不是学法律的,搜了一下应该是这样,不对请专家指教
    刑诉法规定行政案件一审自受理起三个月内审结检察院出了起诉书法院需要7日内立案
    链接2016年的报道
    第二次开庭是2016年7月19-20日
    大致上超期了9个半月

    -----
    如果从判决来说,到现在为止法院还没有判决结果,羁押四年,从庭审开始也已经2年半了,从立案开始算应该是超期三年多
    死刑是检察院建议的,不是法院判决

    [本帖最后由 well 于 2019-2-2 17:32 编辑]
  • A
    AceSword
    3.5亿贪不了,团伙作案她也不是老大。不过贪个几千万让曲婉婷在大家拿活的开心舒坦还是有可能的。
  • 测试一下
    不不...

    我意思只是贪污是常态...

    抓起来按贪污处理基本没问题...

    但要尊重事实...
  • w
    woob
    追究贪腐官员责任的时候就大可以不讲法律程序了?
  • c
    clockworkjian
    哇 lz居然站在那边 我得寻思寻思这其中有什么关联
  • z
    zdztony
    楼主,这里的人群不关心真相如何,他们只知道曲比他们有钱,曲在加拿大享福。至于这个钱到底是不是贪污的,还是正常合法收入,他们不care。就和以前地主周扒皮,被打死一样的道理,他是抠门,他是吝啬,但是他只是对自己抠门吝啬。这一切又有什么关系,反正谁叫他比我们有钱呢

    呵呵
  • 春华
    我觉得理性分析挺好。。。
    可以看出事情的真相。谩骂解决不了问题。。
    27楼说的挺好。。我觉得也没有洗地的意思。
    一看就看懂了
  • f
    fat508
    他是你队友,你扣帽子扣错人了。
  • i
    iceman4eva
    他妈就是替罪羔羊,不是我歧视-300,实在那地方乱的一笔
  • 越狱的游客
    思考全靠姐姐的就算了吧...

    还正常合法收入呢...
  • m
    maghana
    拆迁一个村长都能贪污上亿
  • U
    UFO358
    说的是办案过程,审讯证据。
    虽然这片土地上理法治还远的很,不过政府最起码也知道喊喊疑罪从无,任何没有经过法院判决的人都只能叫"犯罪嫌疑人"。
    她这4年没判决,当事人家属喊冤求判决还有不对了??
    莫非他妈已经在“你们心里“审理判决过了??罪行清晰明了了??
    还有我再说一次,在这个国家任何事情都喊tgbxs是没有任何逻辑问题的,无限权力对应无限责任,所以你啥事都怪到无限权力的tg上就是应该的!
  • f
    finegirl
    不是说人民的名义,大风厂就是这个的原型么~
  • y
    yyywolf3
    这个案子有官方的定性吗?我最早知道是在网易云里“最好的安排“这首歌的评论里,说是替她妈洗地的,当时还是2016年

    看了大家贴的资料,好像还挺复杂的 ,不过都好几年了,还没有查清楚吗?
  • w
    well
    补充一个南方人物周刊2012年的采访,可以看出曲婉婷成名前过的蛮辛苦的,只有学费和住宿费可以满足基本生活,因为母亲不认可她弃商科改音乐还有三年被断绝经济来源,靠打工及乐队驻唱养活自己
    2000年高中留学加拿大,根据年龄推断应该是高二
    推断2002年左右大学入学
    2004年底大学停学
    2005年不被母亲认可断绝经济来源三年,打工谋生,后组建乐队
    在各种活动和网络中推销自己
    交学费修满学分毕业
    2009年与加拿大唱片公司签约

    当然高中就去加拿大留学也不便宜

    https://www.52fuqing.com/newsshow-136293-1.html

    曲婉婷 我不是包装出来的歌手

    稿源:南方人物周刊 | 作者:特约撰稿 叶弥衫 发自北京

    日期:2012-11-23

    在她的世界里,没有一步登天的爆红,没有理所应当的被爱。一切都是自己亲力亲为、费劲争取的


    曲婉婷(图/本刊记者 姜晓明)


    2012年9月5日,曲婉婷(左一)在香港举行音乐会,彭浩翔(左二)、余文乐(右二)与吴雨霏(右一)到场支持



    “每个人都说我的性格不适合进演艺圈,我自己都觉得是。”曲婉婷双手举在胸前翻飞,让指甲油快点干,轻描淡写说了这一句。

    无论如何她已是圈中人,看起来还比其中许多人来得幸运。采访前一周她在新加坡,全球华语歌曲排行榜斩获3奖之外还办了个签唱会,之后给父亲过生日在青岛待了3天,回北京只有一天时间用来开会与接受采访,第二天又要为亚洲巡回演唱会飞马来西亚。通告排得踩着脚后跟,一边回答问题,一边化妆师还在为接下来的电视访问给她涂甲油卷头发。

    成名的代价当然不止于忙。以这个哈尔滨姑娘的脾气,再引起争议的微博也不删除,但以一个艺人的标准堪比呈堂证供。7月时在出租车上偶尔听到蔡健雅的歌,曲婉婷对这位1997年出道的前辈大加激赏:“俺喜欢她!希望多出这样的人才,这样的音乐人!”一时被网友调侃成了微博热点。

    没到一个月,翻唱《我的歌声里》的《中国好声音》学员李代沫,录制了此歌MV并透露是某汽车公司的活动,因有商业使用之嫌被曲婉婷的公司起诉。这位东北大妞在风口浪尖还一码归一码地发微博:一面对李代沫个人表示感激和鼓励,另一面,对商业行为的态度,又回到她言必称的“版权意识”。

    本月初,因为某次宣传中使用了“曲婉婷御用制作人打造”一说,这个被硬拉上关系的当事人发微博说,“希望媒体在报道前做好功课。”有粉丝批评她“变大牌了”,她还较真地回复“我一直都是这样!不是在你知道名字后我才这样”。

    以我们这时代的娱乐工业标准,偶像模板基本都具备德艺双馨温良恭俭让的外包装,好降低市场风险。而这名外形并无优势的女歌手,对多数不明真相的群众而言,有两首歌被用作电影《春娇与志明》插曲已算走运,《中国好声音》肯翻唱简直该感恩戴德,这种情况下还左维权右批评的,只能是炒作。

    但对于一步步走到今天的当事人,曲婉婷只看到因果,不觉得侥幸。在做自己与做偶像之间,她坚持前者。



    音乐拯救生活

    做音乐是最后的救命稻草。2004年底,初恋男友向曲婉婷提出分手;学院向她提出警告:因为学分不够她可能无法毕业,必须去其他学院补修。

    在加拿大留学,她前所未有地感到一个人的孤独,但哈尔滨的家也无法给她任何慰藉。说一不二的母亲的任何安排她都没得选择,比如把4年的大学时光用在毫无兴趣的商科上面。对女儿近况并不知情的母亲还在电话中念叨,最好一直读下去,拿到博士学位。

    “那时候心真的一下子凉了,觉得读大学已经把人读枯萎了,她还要个博士。”曲婉婷回忆。

    她不是没有努力,去其他学院交了钱修了两门课,但一周之后还是申请退出。“有5个月的时间我没有上学,几乎到了崩溃边缘,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抽烟、酗酒,觉得自己快要得抑郁症。”

    退还的学费约合三千人民币。16岁到加拿大后,家里给的钱除了学费、住宿费,只够基本生活,她第一次支配这么大笔钱,给自己买了一件奢侈品——一架电钢琴。

    如许多城市80后一样,小时候的曲婉婷也被家里逼着学过才艺;也如这其中许多孩子一样,经过连续3年每天至少一小时的指法练习,她放弃了枯燥的钢琴学习。但十多年后,当她重新尝试把手指放回琴键,却是意外的自如与自由。

    她的音乐实实在在。先有具体的人事触发感受想法,大致写成歌词,随意弹一段和弦并配唱,作为一个没学过音乐不识谱的创作歌手,她的记录方式是最简单的手机或电脑上的录音软件。惟一似乎跟艺术家相关的习惯,可能与这阶段的独居有关:周围不能有其他人。

    在陌生的国度里,因为有了这架电钢琴,曲婉婷至少可以唱歌给自己听;同时,那些反复困扰却无从说起的心事,终于能被一吐为快。比如她的第一首歌《To Markus》,写给分手的前男友,说起来其实是一个失恋女孩的情绪抒发;而第一首中文歌《我是我》则是对母亲的独立宣言:“我不管你怎么说,我也不要再保持沉默,妈妈,我就是我,请不要想改变我,别人的孩子不是我。”

    “我会表达自己,但是生活中并不是每次都能有合适的机会表达,就写成了歌。”

    这首歌还是没有换回母亲的谅解。因为反对曲婉婷做音乐,在近三年的时间里,母亲拒绝与女儿联系,并不再为她提供经济支持。



    做音乐或做母亲的女儿

    中学时便出国留学,不同于同龄人的离情别绪,曲婉婷只觉得轻松:终于可以离开母亲了。

    她至今记得母亲在送机时说:“你外婆在我19岁时去世,我靠自己走到今天。你现在16岁,也差不多是这个年纪了。”

    刚到加拿大时住学校宿舍,见识了女同学撒娇、化妆、搭配衣服的功力,曲婉婷惊讶原来做女孩子有这么多学问。“你们怎么会这么多?”“我妈妈就是这样子的呀。”

    她其实并不羡慕。母亲是另一种样子:朴素、坚忍、能干,头发很短,不烫不染,走路特别快,做决定特别果毅。是她欣赏的女性类型。

    但她无法忍受母亲一直在以自己的价值标准为女儿做决定,“在她面前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一表达就是顶嘴、不孝顺,不管是什么内容,一定会被否定。”曲婉婷回忆。

    从学钢琴到学商科,都是母亲的决定,到了加拿大她终于有机会自己做主一些事情。但第一次谈恋爱,她甜蜜羞涩地通过视频让母亲见见男友,只得到一句评语:“这个男人不适合你,赶紧分手吧。”

    那时候她不知道如何能做一个令母亲满意的女儿。以母亲的标准,她似乎永远只能成为别人家孩子的绿叶:家里为了她的音乐才华买了钢琴,她却中途放弃;中学时的成绩只是中游,铁定上不了好大学;费尽心思金钱送出国,成绩不好还开始谈恋爱。

    惟一让她肯定自己也收获肯定的便是做音乐,但是母亲只给她一道单选题:要么做音乐,要么做她的女儿。刚刚凭借音乐从人生低谷中爬出的曲婉婷选择了前者。

    家里断了经济援助,没有绿卡可以合法打工,而做音乐又是个花费很高的行业。2005年,她组了一个乐队,渐渐有一些演出收入,但依然要每天在网上找散工维持生计。曾有一份工作是每周末给人做小时工,干脏活累活的辛苦是一回事,年轻女孩子的安全是另一回事。到后来,雇主周末不出门,特地在家做饭给她吃,“而他是有女朋友的。我那天以后就辞工了。当时如果出事,是没有一个人会来管我的,反而会被遣返回国。”曲婉婷回忆。

    “这还是能说的,还有很多吃过的苦,说都不能说。一个人在国外十多年,被欺骗过、伤害过,但也获得了很多经验。在国内的生活不必这么苦,但我并不后悔。”

    在没有母亲指派她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的时候,曲婉婷反而乖乖交了学费、修满学分、拿到了毕业证书。到2009年,她签约加拿大Nettwerk唱片公司,母亲终于认可了她的音乐之路。“我明白她不是不让我做音乐,她原来只是担心我没法生存。”

    在母女关系冰释后,曲婉婷一次回国,一位亲戚告诉她,2000年她母亲送完机,亲戚问:你也真狠心,这么点大孩子你就不想她?

    “我母亲平静地跟她说:能不想嘛?我就这一个女儿。可我狠心才是对她好啊。”



    不顾一切追求所爱

    “对我深爱的人和事,我会不顾一切地去追求。”曲婉婷说,“那种程度的爱是一种信仰。”

    就像2005年,穿过演唱会人潮、拦下加拿大Nettwerk唱片公司老总Terry McBride毛遂自荐时,22岁的她刚开始做音乐,得到了一个非常客气的“可以让我听听你的音乐”的答复。

    4年后她才交出自己的音乐。收到CD那天,Terry早已忘记了曾有这么一个瘦小而坚持的中国女孩。十多天后,曲婉婷与Nettwerk正式签约。

    这看起来是个传奇,但只有当事人知道,并没有什么从天而降的好运:如果不是自己4年如一日的创作,争取一切演出机会以扩大影响力,就没有今天的曲婉婷。

    “在此之前,我给加拿大的环球、索尼、百代等公司都发过歌曲,没有获得回音。只有一家回复了邮件,说我的音乐不是他们目前想签的,让我继续努力。”曲婉婷说。

    Nettwerk只负责发片,为拓展亚洲市场,曲婉婷频繁往返中加,自己找唱片公司谈判,“这对我来说太正常了,我独立惯了,从没娇生惯养过。”

    而导演彭浩翔之所以用了《Drenched》作《春娇与志明》的主题曲,也正是她锲而不舍地在大大小小的音乐网站上传自己的音乐,而他遇到了其中之一。

    在她的世界里,没有一步登天的爆红,没有理所应当的被爱。因为一切都是自己亲力亲为、费劲争取的,而这也是她对盗版、侵权的反应激烈的原因。

    这种强势张扬的风格未必被每个人接受,但相比外界的看法,她更在意内心的是非标准,像她曾在微博中骄傲宣称的:“我是一个有思想并且想表达思想的人。我不是音乐公司包装出来的歌手。这就是我,不爱走开。”

    [本帖最后由 well 于 2019-2-4 02:31 编辑]
  • s
    sakerping
    你扯这个就远了,不是只看证据事实逻辑么。这不一样是一家之言。
  • l
    leica
    刚开始还感觉挺客观的,一到后面,放个南方系的文章,这,洗地的屁股还是亮出来了撒~
  • s
    slooring
    这还洗?弱智吗?
  • s
    sakerping
    明星采访这是最不可靠的依据之一了,还不如营销号可靠。营销号失信成本高,失信的营销号只能废掉,直接影响营销效果。明星失信根本不影响他们圈钱,他们就是靠欺骗各种人的感情谋生的。曲婉婷这种歌手,如果采访内容是歌曲相关的我觉得可以作为相关依据,但这种就是她明星属性的采访,毫无价值。

    我这说你这引用的是不可信的,我并不是要做判断,我也只是看看知道有此一说就完了,我没能力判断。你要注意一点,不管你屁股再端正,你发了内容,你就是有态度。你引用了那种内容,就代表你的态度。并不是说你给了我们左中右不同的材料让我们判断这么简单。所以你要是想端正立场,还是小心选择材料。
  • k
    kidthief
    美国税务局不服
  • k
    kidthief
    财产来源不明在哪一国是没有问题的?
  • y
    yaoyuef
    曲当然不可能带3.5亿出国,先不说这是涉案金额,真有3.5亿还得分是不是。包括时间线,这个看过案情概要都知道。检察官法院肯定也清楚。
    不知道的基本就是根本不在意,舆论的爆点并非吃瓜群众早麻木烂大街的权钱交易3.5亿。是最鲜活最有画面感的曲婉婷国外紫醉金迷高调和媒体渲染的东北下岗家庭各种悲惨。质疑判决时间长无数人可以问,但由说过「母亲是最伟大的人给了我很大的好处,无论她是如何得到的」的曲说出来,还是讽刺搬和新年祝福一起说,不被喷死才是奇迹。
    所以之前就说这文章自己挑靶子自娱自乐,举个不精准的例子,A和B吵架然后A对B使用了国骂十次,然后C分析A草泥B马十次的客观可能性。就是这种感觉。
  • n
    nightmare8424
    说的对。。
    3.5亿没什么人关心

    是最鲜活最有画面感的曲婉婷国外紫醉金迷高调和媒体渲染的东北下岗家庭各种悲惨。质疑判决时间长无数人可以问,但由说过「母亲是最伟大的人给了我很大的好处,无论她是如何得到的」的曲说出来,还是讽刺搬和新年祝福一起说,不被喷死才是奇迹。

    而是她在吃她妈和东北人民的人血馒头,这点简直了。
  • s
    sakerping
    我不搜,我为什么要搜这种狗血?我选择远离狗血。我觉得你也应该远离。
  • w
    well
    我是看了很多狗血以后对此深信不疑,然后发现不是这么回事,虽然无数人人云亦云众口一词,但是连基本的时间、金钱、因果关系都没搞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