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eibo.com/5729429283/Ghv9447IL剧情发展如预期,没什么特别意外的地方,前两天特朗普首席经济顾问Larry Kudlow就说过: “They are meeting many of our demands”和“I believe they want to make a deal. And we will help them, we will guide them toward our own asks,”
当然很多人说这次的承诺会和以往一样都是空头支票,我看很难,Larry Kudlow反复提到了“ verifiable”这个词,说了“have to have a verifiable process ”和“It has to be verifiable”,必须要有一个可验证的程序,之前美帝被反复忽悠,这次吸取了经验教训,所以想故伎重演很难了, 最终的协议无论是公开的,还是私下的,反正肯定要有verifiable process美帝才会同意。
而且想再像以往那样靠一次性的大规模采购来摆平几乎也是不可能的了,美帝要的是全面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下降,是结构性的改变。美帝这次算准了中国目前所处的信贷周期位置决定了我们经不起一场全面贸易战的折腾,所以中美这次所谓的谈判其实是处于不对等的位置和形势之下的,所以Larry Kudlow说的话中透出的那种自信并不是无中生有的,原因他心里也很清楚,所以他说“I believe they want to make a deal.”。说穿了就是他认准了中国远比美国更怕打贸易战,这一点之前的微博我分析过,这和qiang内一般性的宣传基调(我们不怕打,美国怕,而且打起来美国更惨)是截然相反的。所以很有意思,双方心理都清楚这一点。后续的谈判是个艰难的过程,但总体方向没太大悬念,无非就是谈把对美贸易顺差,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下降到何种程度而已,最终将在这其中找出一个平衡点,并且设置相关的验证程序,来检测执行进度。
当然我也不认为能用“赢”或“输”来总结这波争端和调整对中国的结果,很明显的是肯定比彻底打全面贸易战好。下降的贸易顺差对国家宏观账户有一定负面影响,更低的关税和壁垒对很多国内企业和产业而言也会产生偏负面的影响,但从个人的角度看,更开放和更低的壁垒可以让普通消费者享受到更低价,更好的商品和服务,所以有利有弊,从长期看,对国内有些人,一些企业和部分群体而言不是好事,但对更多人而言可能并不是什么坏事。总体上看更开放总比更封闭好,最近这100多年来的历史已经多次证明中国很多明显的惠民的进步与被迫的改革都与外部势力施压有关,如果说内外部的利益冲突能促进内部的改革和进一步开放,从而同时重新平衡内外和内部的利益分配,那么也算是一种进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