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偏误系列:经常犯基本归因错误吗?

  • l
    luoluo007
    m.psycofe.com/read/readDetail_19913.htm

    (这是一篇旧文《归因模式分析》的简单改写,需要放在这里,要不这个系列的上下意思就不连贯了。)
    读史的心得,能否获得其他学科知识的佐证呢?原来,在心理学里很早就发现了人们在归因上的这个偏差,还给了一个专门的名词,叫做“基本归因错误(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 FAE)”。
    人类作为一种智慧生物,最重要的推导任务之一就是确定事件的原因。为什么女朋友和我吹了?为什么他工作比我顺利?为什么房价这么贵?这些问号使得人们总是要努力去探寻事件背后的原因。可是,在个人生活中发生的一件又一件具体的事件,往往都很难满足定义清楚、界定条件、有参照物、概率统计这4个科学方法的要求。于是,人们在条件不完备、信息不充足的情况下,就需做出判断。归因理论就是描述人类如何利用信息去生成因果解释的一种总体方式。
    人们之所以在信息匮乏的情况下,依然不断地做出因果分析,部分原因在于人们试图全面地理解社会存在。人们不太愿意承认:“噢,糟糕!我搞不清楚这件事,我想不出来为什么。”人们不愿意承认自己的智力不够(有不少时候其实是信息不足),人们总要给事件找个原因出来。
    比如举学习为例,说实话我并不知道为啥在中学可以不太勤奋而比多数人学得好。若非得让我列出当时学得好的十大原因,并按作用大小排序,我也可以试着干一干,但是我100%保证:我所列的原因绝对是不科学的,也未必是真实的。千万别当真。可是当时就是有些亲友就希望我给他们家小孩讲讲为什么学得好(直到现在还有),而且,他们很确信你应该知道学习好的原因。我要是说我其实也不知道,他们也不信呀。然而,若要科学地分析学习好的原因,需要有良好的实验设计和严格的程序控制,而且,我作为学习者之一,在其中就是试验品。实验结果的归因应该由观察者(试验者)来得出,而不是我(试验品)。就像从现代医学的角度,长寿者总结自己长寿的原因,往往都是不科学不可靠的。
    我表弟年纪轻轻不幸癌症过世,推断其得病的原因是在亲友们当中常见的现象,甚至推断到每种原因起到多少比例的作用。极端的如爷爷奶奶就很郑重地说:“小时候吃多了巧酸梅也是原因之一。”事实上,对于癌症这种复杂疾病的致病机理,连最前沿的医学家都还不能说清楚。电视上的防癌抗癌知识,绝大多数不靠谱。靠我们这些业余选手脑子里的那点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来分析得病原因,基本上是徒劳的。不过这并不妨碍亲友们(包括表弟本人)依然要做出不懈的归因努力。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的归因会不知不觉地出现偏差。我们需要先解释一下什么是倾向性原因,什么是情境原因。海德Heider研究认为,多数归因分析中的主导性问题是:发现行为的原因在人(内在的或者倾向性原因),还是在情境(外在的或者情境原因)。因此,倾向性和情境是归因的最基本的两种,在中文里,可能和人们更常说的“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有点类似。
    人们常常低估行为的情境原因,高估倾向性原因,这种模式就是基本归因错误(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 FAE)。
    假设你和一位朋友约定7点会面,谈一件重要的事情。现在是7点半,朋友还没出现,你会如何就此事给自己一个说法呢?
    A. 我敢肯定一定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绊住了他,使他不能准时来这里。
    B. 这个烂人!!他就不能上心一点吗?
    事实上,因为信息不足,你并不能确切知道迟到原因(因为你并没能即刻飞到朋友身边,观察他现时的状况,以获得足够的信息判断到底为啥迟到)。即使如此,你还是会进行归因的,这个A/B选择其实就是情境和倾向性归因。实验研究表明,总体而言,选B的人数明显多于选A。这种倾向是如此的强烈,以至于心理学家将其标注为:基本归因错误。人们在考察原因时,具有高估倾向性因素(谴责或赞誉人)、低估情境性因素(谴责或赞誉环境)的双重倾向。
    我们应该始终如一地警惕自己出现基本归因错误。但是,这可能很难——因为往往需要做大量的深入的“科学研究”才能发现行为的情境根源。因为情境的力量常常是复杂而且无形的。而归结给个人则是简单的,一拍脑瓜就能得。我们能做什么来避免出现基本归因错误呢?尤其是当我们要做的是负面的倾向性归因(这个烂人!!)时,我们应该退后一步并问自己:会不会是情境中的某些事情导致了这个行为?这类练习通常被称为“归因宽容”。

    本帖最后由 luoluo007 于 2015-8-30 10:18 通过手机版编辑
  • d
    death5343
    楼主是想说炒股么?
  • l
    luoluo007
    文章很浅显直白虽然不专业不严密,只是让大家了解一些常识
  • E
    Eurydice
    虫片吃屎
  • 億万千
    虫片转载的文章还是可以看的
  • l
    luoluo007
    补充了点
  • 锵锵锵
    反正摄影业余圈普遍这种现象啊,照片拍的好,都是夸这模特真漂亮,风景真不错,啥镜头啊之类的情景因素,拍烂了就是你镜头后面那个头不行。但如果是自己拍的,那就肯定显摆这是我技术好才拍成这样,十分女拍成八分也是因为我技术好。
  • l
    luoluo007
    大家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