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以虚岁算,还有三年半就30了。
从各方面衡量,我对电玩的兴趣已下降1/5,无法预料以后会怎样。回忆历程:在营业电脑室看别人玩为主(当时2.5元/小时,太贵)>零用钱多了(家长工资涨了)在网吧自己玩为主>在家玩>买装备花过N多钱(还有不少道具没体验过呢,比如喷黑雾的僵尸)
极端的应试教育环境,业余爱好得不到支持,正是小时候喜欢电玩的原因。
98年底疯狂迷上天文,之后半年多几乎没去过营业电脑室。03年前后超迷体育,对电玩逐渐冷漠。当时正值网游兴起,学校里热门话题。当时精力用于看报纸与杂志上的球赛新闻,上网很多用来看力量训练与格斗。尽管如此,也在一些看似不强的对手面前完败。一次被不到一米七偏瘦的人高边踢KO,一次被和我体形差不多的人PK时被直接拽倒……最期待每天下午放学后直奔球场,燃烧COSMO。场上位置“攻击后卫”谐音为公鸡,所以衍生了母鸡后卫 **后卫等词。今天回想起,硬件投入忽略不计(我买的30元足球算高档的了)+无需电费+无需点卡+健身,享受难以形容的乐趣。当时某班要组女子足球队,二三十女生一起在操场,向我借过球。只可惜后来不了了之……后来见过某班体育课近二十名女生在操场横向一对小门展开比赛。并不混乱,可惜后来什么都见不到了……这也正常,昆山业余七人制甲乙两级联赛,也从没有女子赛。
03年很喜欢这个MV,可惜歌手黄小溪仅是昙花一现
我的枪战生涯中间空白期较长,一直没大关注过CS。电脑课上十几人LAN上打得天昏地暗(也有上战网的),同时各个网吧里大呼小叫。如果水枪战网游《泡泡战士》近期不公测,我可能开始CSOL生涯。以前没怎么玩的原因在于当地从来没有举办过OL版的比赛。枪战情结使我结交玩具店老板,是军迷但并非游戏迷。除店里的手动BB弹外,也做电动与压缩气动。在房租低利润下也许是不得已,因大陆网店买不到,可哄抬出差价。货一不放店,二不放家,由熟人保管。

哥白尼 开普勒 伽利略 惠更斯 赫歇尔是我中学时心中的绝对英雄。但这些先驱者都倒下了,我正站在蓝色行星上。依然决定踏上他们未走完的路,宁可流干最后一滴血。可现在看天文论坛,却找不回当年天文小组的激情。尽管那个群体几乎是名存实无,我甚至有过仿效那个峄县人,去中学搞天文小组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