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供暖,为什么不?
- Eurydice10月21日以来冷空气大范围席卷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气温下降到5-14摄氏度,秦岭-淮河以北的北方地区将会启动集体供暖让这儿的居民度过温暖的冬天,而部分南方却依然要靠电热油汀、空调等设备自己供暖,其取暖效果并不理想且能源消耗与集中供暖并无太大差异。南方地区由于地理条件等原因导致温度比气温要低4-5度,因此人体对寒冷的感受比北方更多。而随着新能源和技术的发展,用清洁能源和智能计量的方式为南方地区供暖,并非不可行也并非浪费和不值得。
南北分界线划定已102年,最初仅为耕作参考用
中国划分南方和北方的这条分界线是1908年由中国地学会(即现在的中国地理学会)首任会长张相文,从自然地理分区的角度出发提出的,“北岭淮水”这条线,从海滨到江苏淮安,再到河南信阳,一直到陕西安康,长约上千公里宽约数十公里。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这条线也是中国南北地理气候的分界带。这种分界线两边的气候差异大,主要意义是对农作物的生长以及当地民居建筑起着参考作用。当时的这种考虑并没有从人对温度的感受出发,因此建设部并不应该以此分界线为标准,将其设定为集中供暖的分界线。当时国家建设部规定以该分界线为标准,南方不实行集中供暖,但该分界线制定到现在已过百年,这期间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厄尔尼诺等现象导致极端气候频现,最典型的案例就是2008年南方地区的大面积雪灾,这也严重考验了我国南方的冬季供暖机制。
而国家建设部规定,当时从地理上考虑,秦岭对南北冷热空气有一定的阻挡作用,南方处于温带季风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天最低温度不超过零下5度,且冬季时间持续较短,没有必要为铺设安装供暖管道大量投入人力物力。而北方背靠欧亚大陆腹地,冬季受蒙古低压冷空气影响较多,持续时间长,采用管道供暖比较经济。但其实温度“不超过零下5度”是最初制定集中供暖的时候参考的数据,据最新的统计资料显示,现在“南方”很多地区冬季平均温度经常性打破这个记录。2008年1月28日的一次冷空气袭击中,湖南全省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就已经跌至零下,其中长沙浏阳的最低气温跌至零下5度左右;2009年1月上海曾出现-8度等气温,并在零度间浮动持续一周左右。这种南北分界线一刀切来决定是否集中供暖的做法,对接近分界线的周边地区来说并不算合理。
南方冬季寒冷与湿度有关,平均室温比北方低10度
气象专家介绍,评判冷暖的标准有四个:温度、湿度、风速和光照。其中,湿度对于人体感受到的冷暖影响比较大,气象学普遍认为湿度每增加10%,人体感受到的温度则降低1摄氏度。对比我国南北方情况可看出,长江中下游城市冬天湿度平均在70%左右。以上海为例,1月、2月是上海全年最冷的季节,平均气温为3-5摄氏度,气温小于-5摄氏度的天数约为4-5天。但是上海冬季湿度较大,一般在60%左右,而北方地区平均湿度为20%左右,上海比北方地区湿度高了40%;按照湿度对温度的影响可推算得知,上海的“温度”实际是1度到-1度左右,而这一温度下,北方地区已经实行了集中供暖,将室内温度提高到标准温度16-18度。长江流域室内温度平均在10度以下,比北方地区室内温度低10度左右,极端最低气温甚至在0度以下。而科学家认为18度是人体感受最舒适的温度,11度则为人对寒冷耐受的最低限度。长江流域地区以及南北分界线以南的周边地区,冬季因为没有集中供暖的暖气,而只能采用火盆、电暖器、空调等方式取暖。南北供暖分界线以南的周边地区不供暖,是因为这些地区年日均温度低于或者等于5摄氏度的天数不到90天,而这个气温并没有考虑湿度、风速等其他相关因素。
南方地区可集中供暖分户计量
南方地区并没有所谓的“严寒期”,其温度最低的时期也只是一到两个月,这也就成为很多专家学者不建议南方使用集中供暖的理由,他们认为不足90天的严寒期,会导致能源的浪费并且给居民带来经济上的负担。但包括北欧多国在内的发达国家经验表明,我们完全可以有更新更好更经济的供暖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集中供暖,分户计量。事实上中国亦一直在论证这种方法在供暖地区大范围推广的可行性。
分户计量就是将供暖管线,由原来的串联式改为并联式,即每个家庭一个阀门,如果不适用暖气就不必交费,使用暖气就可以根据安装在供暖设备上的计量表收费。而其他居民不会因为邻居没交费而受到牵连。这种供暖方式有很多优势,可以让住户自主决定每天的采暖时间、室内温度。南方地区家庭冬季可将温度调低,而当有寒潮或雨雪天极来袭时,可以将暖气温度调到标准温度;而如果天气回暖则可将暖气阀门关闭,从而节省能源的消耗,在经济上也更为合算。根据发达国家经验来看,采用集中供热计量收费的措施,可节约能源20%-30%。此外,这种供暖方式还能够解决收费的难题,如果不交钱就可以停止该用户的供暖而不影响其他住户,这将方便供暖公司的收费和管理。以北京市2002年冬季开始的“集中供暖分户计量”试点小区来看,每平方米收费26元左右,与北京市集中供暖价格相当,比单独采暖的其他小区低很多。而且每个热量表前还配有一个闭锁阀,若住户拖欠供暖费时物业公司可以将这一住户的供热管道强行单独关闭。建设部、发改委与环保总局等部门已于2003年联合出台了指导意见,目前已将东北、华北、西北以及山东河南等15个省作为开展城镇供热体制改革试点省份,以点带面地在全国推行以集中供热分户计量为主要方式的城镇供热体制改革。
南方集中供暖能源并非问题,集中供暖资源多元
对于南方地区是否应集中供暖的问题,曾有业内专家分析认为南方由于缺乏丰富的煤炭资源,且担心造成更多的空气污染而不建议推行集中式供暖,采用间歇式自给自足的取暖方式。实际上,居民分散地使用空调、电热器等取暖设施,耗电量和取暖的效果不如集中供暖。
一位长期致力于能源效率研究的学者,在回答媒体提出的“加入给南方装暖气”的问题时表示,让南方冬天更舒服不应靠大量燃烧煤炭,应以发展核电、风电等新兴清洁能源为主,应对增加南方供暖可能带来的电力负担增加。在中国经核准的三个核电站,都位于南方地区。同时西气东输二线东段等项目的开工,也保障的了我国南方地区的能源供给。而内蒙古的风电,每年冬季用电低潮期空转。辉腾锡勒风电场发出的风电,被弃用的电能则达30%。在太阳能发达的西南地区,则可以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为城镇居民供暖。其实清洁能源电力供暖也是符合中国国情、煤情的可行性方案。中电联一位专家曾表示,如果煤电双方因为价格的巨大分歧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加上国家保增长措施效果显现后工业生产逐步恢复引起的电力需求上升,则很有可能再次出现大面积缺煤停机的情况。
除此之外,“地源热泵系统”可以将冷水作为媒介,灌入地底深处(地表下40米左右)。用冷水吸收地底的热量后,再将之抽上来,通过预留的管道,将热量输送散布到相应的房间内。这样可保证室内温度在20-26度左右。在湖北一些城市中新建的建筑物已有取暖系统但因费用高昂,可以将发电厂等企业的余热和居民的供暖联在一起,实行“废物利用”式样的供暖,既能达到供暖需求又可减少能源浪费还可减少居民的负担。 - 普通法对,现在人已经不耐寒冷了,冬天都是空调,与节能减排背道而驰,应该南方集中供暖
- Redofish唉……没法子,谁让咱生在世界第一的天朝呢
- meagloria湿冷真的好冷…北方人都不懂
- flashback只要北京划在供暖范畴内,这帮人是不会考虑咱们的。
每年冬天都要熬过去。平时对北方人炫耀说,咱们经得起冻,其实是没办法。
现在有空调了,实在扛不住了,花点钱暖和一下。老家没空调,除了硬扛,一点办法都没有。 - 农农身处南方家里有暖气的路过
- kiwin南方不会自己家里弄点电热器吗,搞集中供暖那北方的土办法有毛病啊
- 百万负翁不反对北方人供暖,不过烧到家里穿汗衫裤头的温度是不是浪费了一点?
- j2j成都冬天的室内简直跟冰箱一样,毫不夸张。
- hsu广州空调都没人买制暖的。。。。。
- flashback电热器?
电热器不烧电么,随便一个就要几千瓦,效果只能一小短距离,只是是稍微缓解。每月电费还超高。
如果你感受过集中供暖的效果,你就不会认为那是土办法了。
首先,不会感觉到让人不舒服的空调热风,也不会有电热器的电磁辐射,整个房间各处的温度基本是恒定的。在屋里穿个衬衫就能看电视,而不会双脚冰凉。
现在听说有些高档的社区,已经自己搞集中供暖了。
集中供暖不土,用电热器也不洋~ - Geo我离开广州地铁前为分部成功采购了一批冷暖型空调,之前值夜班的人冷得要命都是自己想办法的,职能部门都不批,生产一线的命就是贱啊
- 心御剑每个月多几百的供暖费?
- 天空の軌跡这个基础设施建设需要超大号的预算和复杂的设计过程。。。南方人为什么总认为这个很简单。,。。。
政府认为这东西弄起来很麻烦又不划算,而且这么多年又过来了,所以就。。
另。。。南方的冬天确实很要命,我倒是理解。。。 - 九月雪花北方人,现在在重庆。理解了。其实觉得室外温度没有什么事,关键是室内,我室内又不能经常运动,不运动容易怕冻,所以屋子温度低,自然越来越冷。
- kiwin你还嫌地下管线不够挤吗?
设计施工,挖开全城马路来铺管道?烧煤都污染成北京那样?
哪个经济自己去想。
新建的小区可以设计地暖,那才是环保经济。 - 猫猫猫广州寒冷冬天的晚上玩游戏机最要命了.
手指头冻得招都发不出了! - 昊在南方待过 确实冷 但是同屋的冬天就一层棉被一层棉垫
- Nothing假如有一天南方供暖了,所需除了一点点资金以外只不过是把所有房子敲开墙加一根总管每家每户再加若干分管而已啊...
- Pires本人家四台空调都能制暖,不过没用过就是了
- flashback怎么实施不是咱需要考虑的,你可以代表只能部门考虑实施方案,咱是老百姓只提供税收,然后提出需求。
只能部门不满足需求,就要被批评,没什么好说的。 - 还珠楼主每到冬天就羡慕北方众,还可以享受供暖~到了冬天没有谁比谁耐冻~又不是都住海南和昆明~
- 天空の軌跡看看供热站的规模再说= =而且就算光加管子,也是超级巨大的工程了。。。
- DJC魔都.......最近换公共水表就砸了次墙,再铺管道......还是留给新建小区吧,魔都这么多年湿冷都扛下来了,也无所谓了..........
- meatbun……弄的就像北方供暖不花钱一样
我计算过 我家每年冬天假设开空调制热 人在哪开哪的空调 最多最多时供暖费的2/3 不过我老婆不同意而已 - 20150000这开挖管线对市政来说已经是驾轻就熟了 隔三差五就要来挖一趟创造及地皮 还不如顺便排取暖线哪 比花钱在铁公鸡上实在的多
- Rainheart在成都两年最受不了的就是冬天,晚上回去被子都是一层湿的
- 天空の軌跡那不一样。。。马路上没人能说什么。。。这在人家家里开挖。。肯定意见不统一。。。
而且供热站工程太大。。。我家门口就有供热站。。。一开始没注意那规模。。。后来。。
并且污染问题没法解决,经常有灰尘。。 - 20150000供热站是肯定不能用烧煤的 如果技术能行的话最好是用生物降解产生的沼气发热 原料用居民的生垃圾 这样成本就降低了 最后 彻底贯彻垃圾分类的小区才能提供的低价供热 这样还能顺便提高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
- d2loaderls觉得这套在天朝真的能推开么。。。
- 20150000楼上的朋友就这么看不起自己……
- 妹妹的G点学供暖专业不能在老家南方工作只能在北京打工的飘过
- Yitposted by wap
@Yit mark - wer.南方传统上似乎没有保暖墙,供热也浪费能量。
- 天堂任鸟飞所有住宅的管道重新铺一遍?不可能吧 。。
- kirbyx可不是这么点儿。南方房子的隔热层和密闭性在设计的时候就根本没考虑过这个问题。so……
- GAYBL南方供暖的话,工程太浩大了,主要是原先就没考虑过南方供暖,所以很多住宅的设计不适合北方这样的供暖。如果想要供暖的话,不但要把马路都撬开重新铺管道,还要挨家挨户进去砸墙,恐怕房子还得重新设计,能源的配比也成问题。而且关键的问题在于国家肯定不愿意拿出那么多钱来搞这个。
[本帖最后由 GAYBL 于 2010-11-1 08:34 编辑] - 逃啊逃啊逃妹子在北京的房子两年没住了,上周被催着回去交了两年的供暖费和滞纳金,两千八,我就草了
- xiaozhupao南方真的需要暖气吗?
这个月开始供暖的鲁南人飘过 - yykyyk777供暖不均衡 有的地方还得穿棉衣在家
- GAYBL另外北方供暖都无法做到平衡,加上南方基本就废了。
- 野生的任豚真无语,想法子又来捞钱了
- MAX18度是人体感受最舒适的温度么?
- kds168操,不要,又给相关部门割肉
- PENNYSHAW其实你们跟政府说:
高南方集体共暖,可以提高GDP。。。。
估计很快就成了 - eastwoodwest强烈要求男方供暖,冬天冰冷,夏天又酷热,从北方回来,家里根本没法呆
- PENNYSHAW恩。。
这些都属于“看不见”的东西。。
有这钱,不如去修铁路、建高速、办亚运、盖大楼。。。 - Eurydice10年前生病在瑞金医院住过1个月 正好是春节前后
供暖那个爽啊。。。 - GAYBL这种隐形的东西对上面来说不划算的。
- shramm火气大,家里冬天从来不开空调,也不喜欢呆在开暖气的房间里,太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