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曹德旺美国办厂看人民币贬值的原因
- pussyhead两个月前,由福耀玻璃投资的美国俄亥俄州的汽车玻璃工厂正式竣工投产,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玻璃单体工厂。据公开资料,福耀玻璃对俄亥俄工厂的总投资约6亿美元,成为该州历史上最大的一笔中国投资。
近日,曹德旺公开谈到中美投资的利与弊。他对媒体说,“中国制造业的综合税务跟美国比高35%。”在他看来,在中国发展制造业,还意味着更高的人力、土地和运输成本。
“在美国,能源、电价是中国的一半,天然气只有中国的1/5,蓝领工资价格是中国的8倍,白领工资价格是中国的2倍多”,他说。
不论曹德旺的6亿美元是从外汇储备中购汇得到的,还是他在产品出口中得到的,理论上这些钱都是外汇储备的一部分,那么无论是谁,目前走出国门投资都是要用外汇储备的,这一点就本身对人民币贬值构成压力。但是从他们走出去办厂的目的和动机,我们能读到中国企业走出去背后的更加深层次原因,从而我们就会对人民币的强劲贬值释然于怀了。
曹德旺早在1995年就开始在美国投资,以前仅仅是几百万美元,一千万美元的小心试探,以此他对美国的政治、文化和市场观察了20年,才开始大规模投资。我们仿佛听到曹德旺说,我去美国投资是对美国文化、市场和政治投的赞成票。
曹德旺在美国投资的这个工厂面积18万平方米的工厂,占地面积675亩里,生产汽车前挡玻璃、后挡玻璃、门窗玻璃等汽车配套玻璃,具备450万套配套产品和400万片配件产品的生产能力,雇佣当地工人2000多名。
曹德旺买这个厂房花了1500万美元,改造用了1500万美元,当地政府通过各种渠道补贴我3000多万美元,曹德旺购买这个工厂根本就没花钱。
曹德旺这样算账,做一片夹层玻璃在中国要1块2,在美国要5块5,我们预算是6块5,差5块。差5块的时候我在美国做是5块5。我们出口美国,出口是先征后退,在这基础上还要交4%,这样,一块玻璃出口需要交1块多钱,这就省去了1块多。那么在美国还有电价便宜,气价便宜,还有很多优惠条件,总的来说,算起来总利润会差40%,在美国能多赚百分之十几。”
但是中国就一无是处了吗,曹德旺说,劳动生产率还是中国高,因为中国能够招到年轻的工人,只要一个细节就可以说明,他在美国的工厂“两千多工人招的是超大年纪的人。
那中国制造业的问题在哪里呢?曹德旺说,在中国最赚钱的是两个行业,一个是IT,一个是金融。
IT实际上本身没有赚钱,他就是忽悠就是从资本化利用民间钱拿来做这个事情,第二个就是私募基金、投资银行,银行这几年赚的盆满钵满。”
但是制造业“四年前跟今年比人工工资涨了三倍”,除了人工成本高,实体经济需要的有效劳工“都去做房地产,盖房子要用劳力,再加上转金融业、IT业,这些服务业的需要劳工也找不到人” 。“我们宁可继续做那些不靠谱的事情,从来没想过救了今年,明年怎么办?”
我们可以从曹德旺的观察发现,凡事高于美国的地方,都是政府垄断的行业,比如税务、
能源、电价、天然气,还有金融,正是这些东西导致在中国制造业的盈利大幅下滑,也就是说你如果投资中国的制造业,你尽管有很高的劳动生产率,但是你的投资收益率还是很低的,因为大部分都被政府通过能源、金融和税收等拿走了。
而一个经济体的投资收益率下降,就是本币贬值最基础的原因,因为他的钱进来以后不能赚钱,还可能亏损,那为什么要把自己的货币兑换成人民币呢,如果人民币的投资收益率远远低于其他货币,他当然就会拿走去投资其他的货币,这是最简单的道理。
当前,中国经济出现股汇债三杀局面,根本原因是中国制造业多年疲弱综合积累的问题在金融市场的表现,现在许多人又在寄望于央行放水,事实上央行已经放了水,但是如果根本问题不改观,央行持续放水,金融房地产一业独大,制造业被空心化,要想要维持人民币的稳定将会越来越难。 - 草泥羊所以呢,快买美元啊。
- hoon379稳,再换5万压压惊
- 汽车屁中国资本走出去当然是好事了
傻钱走出去嘛,呵呵
能成功走出去的中国资本并不多,最大阻力就是当地政府,像中国这样改革开放全国上下一致创造条件欢迎外资的是蓝星独一份
[本帖最后由 汽车屁 于 2016-12-18 17:47 编辑] - ZHHK99不对比不知道,所谓的人口红利原来是XX的红利,还以为屁民能享受红利,结果最终咱都是被宰的鹅。这文章对我有意义。
- Wbird高于美国的地方,都是政府垄断的行业,比如税务、能源、电价、天然气,还有金融
都有各自山头,动个试试?
被迫改革开放是因为缺钱,几大垄断行业是抽血快速通道。
而且现在又不缺钱,没向东朝鲜看齐就三呼万岁吧! - 老摇223每年上下打点也不需要这么多了 这么大工厂在国内哪个科长一年不得打点十几万
- 不是他蓝领工资价格是中国的8倍
- fatehe法律有没有规定私有合法?
- aironline曹德旺这样算账,做一片夹层玻璃在中国要1块2,在美国要5块5,我们预算是6块5,差5块。差5块的时候我在美国做是5块5。我们出口美国,出口是先征后退,在这基础上还要交4%,这样,一块玻璃出口需要交1块多钱,这就省去了1块多。那么在美国还有电价便宜,气价便宜,还有很多优惠条件,总的来说,算起来总利润会差40%,在美国能多赚百分之十几。
这一段看不懂啊。那些个数据到底说的是成本还是出厂价还是利润啊。 - linghu005记者应该是不懂财务,
- pussyhead小川决定不了啥的,pboc没有自主权,经济真正的决策权是习大下面的经济领导小组。
- zdztony这个也就看看就好。。
- kidthief美国市场大,福耀把中国生产的出口美国的这一部分产能全部移到美国生产
- aqi是不是出口退税是退的17%的增值税,这样6.5乘以17%就是1.1,等同于1块多一点。
呃,貌似我算反了。
本帖最后由 aqi 于 2016-12-18 20:41 通过手机版编辑 - cc0128利润那一块看不懂。。。。
- 睡睡平安看来继续乙烷啊
- openaq利润看不懂,另外为什么说本身没有赚钱
- ps2fan现在我国是最有钱的国家了吧,那么多钱还继续这么吸血,是不是有点杀鸡取卵的味道
- VODKA最有钱的政府。。。。。
- gowest777其实这视频里还有一段话,就是美国正在自纠去产业化这个执行了40多年前的政策,我理解以前美国觉得有没有制造业无所谓,输出技术和金融就能保证大国地位,现在看不行,返回头看看国内这几年,感觉正在走美国这条老路
- bb789国富民穷。。。
- mai84619有钱人得到的信息肯定比鹅民更快更准确。
- yfl2中国是地产立国,美国是高技术含量立国
- 动感操人实体经济乙烷,再不逃,连毛都没了怎么过冬。
- 红叶交罚款买平安。。//@陈如是说: //@冰雪兰: 做为一个奋斗在一线的财务人员,说一句,这次营改增的主力是谁,服务业,5个点变6个点,这些企业本身是靠什么增值的,怎么可能减税呢.4月匆忙一刀切,然后10月开始金税三期疯狂的查不正规的企业,很多企业一脸蒙蔽,连个过渡期都不给
- u571美国要想重回产业化之路首先就需要给制造业大量补贴,就如文中所说州政府给其3000万美元补贴
川普最近说服空调制造商Carrier保留美国工厂,代价也是当地州政府给其巨额减税和其他补贴,问题就来了这么多补贴和减税从何而来,如何长久持续?而且大企业利用资本优势逼迫政府为其买单这可是一个危险的先例。
说白了一句话,羊毛出在羊身上,川普以为就靠给大企业减税和补贴就能让工厂回到美国真是太好笑了。 - 你爹临死前凡事高于美国的地方,都是政府垄断的行业,比如税务、能源、电价、天然气,还有金融,正是这些东西导致在中国制造业的盈利大幅下滑,也就是说你如果投资中国的制造业,你尽管有很高的劳动生产率,但是你的投资收益率还是很低的,因为大部分都被政府通过能源、金融和税收等拿走了。
而一个经济体的投资收益率下降,就是本币贬值最基础的原因
原来如此,身处国内能源行业很好理解 - 你爹临死前算账那一段还请高人指点一下,没看明白,几骚伺候
- theallmighty79年改革的目的没有搞懂啊 鹅们。
- 来自六年前作为福清人 深感忧虑 我父亲的水果店也因为房租太贵租不起了
- 来自六年前税这么高 国民福利这么差 钱都被兔杂吃了
- 来自六年前福清人都知道没啥神秘的
- duryu人家福耀是具备行业垄断地位的一级供应商,去美国开厂当然是正确的决定啊!
通用和福特给他的订单都排满到2019年了,去美国开个配套工厂划算得很,不知道楼上那么多人想不通什么?
[本帖最后由 duryu 于 2016-12-19 16:16 编辑] - handsomeken美国泡泡破了才多久就忘了?
还有,去美国开厂无非是全球布局,另外给爸爸交保护费,免得哪天来个反倾销。
本帖最后由 handsomeken 于 2016-12-19 16:20 通过手机版编辑 - 玄默科学家日妓者母亲系列,我稍微转化一下白话。
我们预算六块五,从中国卖到美国,制造成本一块二要变成最终成本大概六块五,一块二到六块五差约五块。
从美国卖到美国,制造成本五块五,最终成本还是五块五(这里肯定会有上浮,不过文里没给信息,算是真值钱的消息,不过按推论不会跟六块五这个金额发生质变)就顶掉了。
这个美国玻璃厂短期内,老蓝领工人被消化完之前,他都会赚。曹德旺完全可以装逼对瞎**去美国办企业的来一句“学我者死,像我者生”。 - beterhans都去造航母 抢南海 了
- aqi请教下,曹德旺原文里的出口退税(先征后退方法),省掉的1块多怎么算出来的?
- sank2000等现在这批以前的蓝领消费完了,热情就没了。
要新一代美国人年轻人进工厂只能呵呵 - gowest777难道咱们没补贴没退税么?且不说当初各地工业园疯了一样的招商,就现在北京满地创业孵化器,这空间那空间的,政府不补?我不信
- zero3rd想多了,美国重搞制造业肯定是机器人开路,几年前美国就有过相关研究,如果工厂自动化程度高,面向本土市场的产品还是本土生产更划算,而且对市场的响应速度还大幅上升,推出新品的风险更小。
- bigbigsmallstar马克慢慢看
- 鬼冢英吉这个奋斗在一线的财务人员根本啥都不懂啊
- jinye2001自动化程度高的,本来就是美国开厂划算
美国的资源和税收什么的比国内便宜,但是工人人工贵很多
国内比美国便宜是因为以前的外资企业免税政策和聚团效应,近些年免税都快到期了,陆陆续续走了一些,聚团效应也弱了
另外营改增对于正规企业来说是减税的
营改增的主要增加的税款是原先那些小型的偷税漏税的企业和商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