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着捋一捋“艺术家”的属性。

  • t
    timtu
    在我们这个世界存在着大量艺术家,从古至今都有,无论从哪个时代的文化来看,这都是毋庸置疑的。

    有艺术家必然有分类,每个分类下又有派别。一个艺术家或者艺术作品不能用好来形容,必须用一定客观的衡量指标来量化。本文目的就是尝试(失败)量化艺术作品和艺术家。

    据说一个人如果到了35岁以后,就很难接受新的科学技术,也很难接受新的艺术形式。艺术形式可能更早就封闭了。

    所以世界上同一门艺术会生出很多流派,甚至有的流派会跨越人们通常认知的艺术门类。我们如何衡量艺术?

    艺术是一定可以测量的。别说什么曲高和寡就是高,到底为什么高,要搞清楚。


    所以评价一个艺术家(先从艺术家开始吧)

    1.其从事的艺术,大众(某个确定的文化共同体,不一定是国家)日常能接触到的大众人数比例A 和愿意主动去寻找机会接触的人口比例A'

    2.其从事的艺术,大众也会简单从事的大众人数比例B 以表示门槛高低

    3.从事该大类艺术的人口比例C

    4.该类艺术细分1000个类目,该艺术家从事的艺术涉猎到多少个类目D

    5.该艺术家从事的艺术,有多少个类目技术难度达到该类目人口前1%的难度 E

    6.这1000个类目,要经A和A'、C来评价每个类目好或者不好,来得到每个类目的社会效应、粉丝评价、同行评议。然后将该艺术家从事各门类的比例,加权得到对应的社会热度、粉丝热度、行业热度三个值。

    7.哦对了,忘了评价艺术家的知名度了。上述值好像还要和知名度进行计算。。。。不知道艺术突破的本质是什么,人脑一定有一个量化艺术突破的算法,这个算法一定可以衡量出来。
    一浪更比一浪浪,也没有永远经典的艺术家和艺术形式。你以为西方古典永远经典,那是因为中国好多文化根本没宣传过。大脑只是复读机,没有输入,怎么可能输出。

    我捋不清了。晚安
  • 段子手
  • s
    stomo
    话题太大,不予置评
  • w
    women
    话题很红。。。。机器人,ai无法替代的就是艺术和哲学
  • G
    Grayness
    为什么要量化艺术?在中文语境下连啥是艺术都没搞清楚
  • t
    timtu
    人的大脑就是复读机,输入啥就输出啥。艺术就是大家一起跟着复读和变异

    所以机器人可以胜任艺术。

    艺术最初的起源就是人类的生活元素
  • t
    timtu
    艺术的确不明确。

    艺术家的界限更清晰一点。
  • G
    Grayness
    其实有趣的一点是artist翻译过来是艺术家,但是微博上的同人画师也叫fanwork artist,家这个词感觉上升了一个层次,欧美动辄artist云云
    倒是国画书法之类的全是大师大家
  • t
    timtu
    只要制作内容吸引他人来看并谋生 就可以认为是艺术家
  • w
    women
    你自己下定义给自己做解释。。。怎么讨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