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这个世界存在着大量艺术家,从古至今都有,无论从哪个时代的文化来看,这都是毋庸置疑的。
有艺术家必然有分类,每个分类下又有派别。一个艺术家或者艺术作品不能用好来形容,必须用一定客观的衡量指标来量化。本文目的就是尝试(失败)量化艺术作品和艺术家。
据说一个人如果到了35岁以后,就很难接受新的科学技术,也很难接受新的艺术形式。艺术形式可能更早就封闭了。
所以世界上同一门艺术会生出很多流派,甚至有的流派会跨越人们通常认知的艺术门类。我们如何衡量艺术?
艺术是一定可以测量的。别说什么曲高和寡就是高,到底为什么高,要搞清楚。
所以评价一个艺术家(先从艺术家开始吧)
1.其从事的艺术,大众(某个确定的文化共同体,不一定是国家)日常能接触到的大众人数比例A 和愿意主动去寻找机会接触的人口比例A'
2.其从事的艺术,大众也会简单从事的大众人数比例B 以表示门槛高低
3.从事该大类艺术的人口比例C
4.该类艺术细分1000个类目,该艺术家从事的艺术涉猎到多少个类目D
5.该艺术家从事的艺术,有多少个类目技术难度达到该类目人口前1%的难度 E
6.这1000个类目,要经A和A'、C来评价每个类目好或者不好,来得到每个类目的社会效应、粉丝评价、同行评议。然后将该艺术家从事各门类的比例,加权得到对应的社会热度、粉丝热度、行业热度三个值。
7.哦对了,忘了评价艺术家的知名度了。上述值好像还要和知名度进行计算。。。。不知道艺术突破的本质是什么,人脑一定有一个量化艺术突破的算法,这个算法一定可以衡量出来。
一浪更比一浪浪,也没有永远经典的艺术家和艺术形式。你以为西方古典永远经典,那是因为中国好多文化根本没宣传过。大脑只是复读机,没有输入,怎么可能输出。
我捋不清了。晚安